细菌(bacterium) 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
广义:泛指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狭义:专指数量、种类最多的典型代表细菌。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大小 细菌个体微小,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大小约0.5一1.0μm,须用光学显微镜放大1000倍左右,即可清楚地观察到。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
(二)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三种
1.球菌(coccus)
形状 菌体呈圆球形或近似球形(椭园、肾形、豆形、矛头状等)。
大小 直径1μm。
排列 按其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不同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diplococcus)成双排列,如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streptococcus)成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成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tetrad)成正方形,如四联加夫基菌。
(5)八叠球菌(sarcina)成立方体,如藤黄八叠球菌。
2.杆菌(bacillus)
形状 直杆形或近似杆形,两端钝园、平截或尖细(梭状、棒状、球杆状等)。
大小 长短、粗细因菌而异,可分
(1)大杆菌长3—10μm,如炭疽芽胞杆菌。
(2)中杆菌长2—3μm,如大肠埃希菌。
(3)小杆菌长0.6一l.5μm,如布鲁菌。
排列 多数分散存在,也有链状排列或栅栏状排列。
3.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菌体弯曲。
(1)弧菌(vibrio)菌体长2-3μm,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spirillum)菌体长3-6μm,呈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
二、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细菌最外层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化学组成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较复杂,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为细菌细胞壁所特有,还有磷壁酸、脂多糖、脂蛋白等。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不完全相同。
1.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mucopeptide)、糖肽(glycopeptide)或胞壁质(murein)。
N—乙酰葡糖胺(N-acetyl glucosamine)聚糖骨架N—乙酰胞壁酸(N- acetyl muramic acid)肽聚糖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G-菌没有)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胞壁较厚(20—80nm),由内向外有
肽聚糖 含量丰富(15—50层),多层聚糖骨架通过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组成坚韧的三维立体框架,结构致密。
磷壁酸(teichoic acid)革兰阳性菌的特殊组分。大量磷壁酸以长链形式穿插于肽聚糖中,一端结合在细胞壁上的称壁磷壁酸(wall teichoic acid),结合在细胞膜上的称膜磷壁酸(membrane teichoic acid)或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另一端游离于肽聚糖层外。磷壁酸抗原性强,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有类似菌毛样的粘附特性,与致病性有关。溶菌酶可破坏肽聚糖的聚糖骨架,引起菌体裂解。青霉素能干扰五肽交联桥与四肽侧链D-丙氨酸之间的连结,导致细菌死亡。
表面蛋白 某些细菌表面存在有特殊蛋白质,例如:A族链球菌--M蛋白,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胞壁较薄(10—15nm),结构较复杂,由内向外有
肽聚糖 含量少(1—2层),无五肽交联桥,由不同聚糖骨架上的四肽侧链进行交联,呈疏松的二维结构。
外膜(outer membrane),8-10nm,为革兰阴性菌特有,包括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部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又由三种成分构成:
脂质A (Lipid A)为一种糖磷脂,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与其致病性有关。
核心多糖是属特异性抗原。
特异性多糖 革兰阴性菌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特异性。
脂寡糖(lipooligosaccharid, LOS) 少数革兰阴性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外膜糖脂含有的短链分支状聚糖组分。其与人类细胞膜的鞘糖脂成分相似,可使这些细菌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识别。LOS已成为重要的毒力因子。
周浆间隙(periplasmic space) 革兰阴性菌细胞膜和外膜脂质双层之间的空隙,含多种酶类,在细菌获得营养、解除毒性物质方面有重要作用。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显著不同,导致这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对药物敏感性等方面差异很大。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比较
结 构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厚度
较厚、较坚韧
较薄、较疏松
肽聚糖含量
丰富(占胞壁干重50%一80%)
较少(占10%左右)
磷壁酸
有
无
外 膜
无
有
对溶菌酶、青霉素敏感性
敏感
不敏感
4.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细菌固有外形;(2)保护菌体抵抗低渗;(3)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4)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5.细胞壁缺陷细菌(L型细菌)当细菌细胞壁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青霉素、溶菌酶)直接破坏或抑制时,在普通环境中会破裂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中,它们仍可存活而成为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其特点: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革兰染色为阴性,生长繁殖较缓慢,临床仍可致病,常规培养阴性,除去抑制仍可返祖。
(二)细胞膜(cell membrane)基本与真核细胞相似。
1.结构 脂质双层(磷脂、糖类)十镶嵌蛋白(载体蛋白)
2.功能
(1)控制物质交换:选择性通透,主动转运。
(2)生物合成:特殊结构的合成,酶类及菌体表层结构的合成等。
(3)呼吸作用:氧化磷酸化过程,主要靠酶类产生能量。
(4)分泌作用:产生消化酶,分解大分子物质,便于吸收;分解毒性物质,保护自身。
3.中介体(mesosome)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G+菌,l-数个/菌。
功能 类似真核细胞纺锤体的作用—— 一端与核质DNA相连。
拟线粒体作用——扩大的细胞膜,与细菌产能代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