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特殊地位,长期影响着国际事务的决策方向。尤其是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更是把制裁大棒挥舞到了极致。
特朗普这次上台,半个月内便签署多项行政令,又是退出《巴黎协定》,又是退出了世卫组织。本以为他能够消停一段时间,没想到就在2月4日,特朗普再现“退群”操作,签署行政令退出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在美国横行霸道的情况下,俄罗斯、伊朗与土耳其等国,多次呼吁将联合国总部搬出美国。俄罗斯此前更是提出,可以将联合国总部搬至中国或巴西。
这样的想法能够实现吗?假如联合国总部真的搬至中国,又会对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美国的“特殊武器”?
近年来,美国频繁退出国际协议、拖欠会费、限制外交人员签证等行为,已经引发多国不满。俄罗斯等国多次提议将联合国总部迁出纽约,中国作为潜在选址引发广泛讨论。若这一设想成真,不仅将重塑全球政治格局,更会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国际角色产生深远影响。
1945年,在罗斯福总统推动下,联合国于纽约正式成立。其初衷是建立多边协商机制以维护战后和平,之所以选择在美国也是因为美国当时经济发展迅速,独占全球大部分GDP份额。谁也没想到,历史发展轨迹逐渐偏离了这一目标。
作为东道主,美国通过签证限制、会费杠杆等手段,将联合国总部转化为施加政治影响的工具。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绕过安理会授权单方面动武。2018年起,美方以“机构改革不力”为由累计拖欠会费超80亿元人民币,这些行为持续削弱着联合国的公信力。
此次特朗普上台,这种趋势更是达到顶峰。短短数周内,美国接连退出《巴黎协定》、世卫组织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甚至公开指责联合国“存在偏见”。
更具争议的是,美国多次利用东道国身份阻挠特定国家代表参会。2015年对俄罗斯议员的签证限制,2019年拒绝向伊朗外长发放签证,均暴露出联合国总部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
的确,是否退出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议可以算是美国自己的权利,但作为联合国的一员,还是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就应该按照联合国规定缴纳会费和维和摊款,而且作为总部所在地,理应为出席联合国会议的各国代表办理签证,这些都属于美国的义务。
这种既想要权利,又不愿履行义务的行为,引起国际不满自然也很正常了。俄罗斯多次提议将联合国总部迁离美国,伊朗也表示支持。
早在2015年,美国对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实施签证限制后,俄国家杜马副主席列维切夫公开提议将总部迁往中国或巴西。这一提议迅速引发国际关注。
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经济体,长期倡导多极化秩序,其地理位置横跨南北半球,外交政策相对中立;中国则凭借经济实力与全球影响力,成为新兴国家的代表。俄方认为,迁址至这两国可打破欧美对国际事务的垄断。
不过,手握联合国总部这样一个香饽饽,美国怎么会轻易放手呢?更何况迁离总部这样的大事,还需要联合国成员国进行决议。
2019年联大第一委员会针对俄罗斯提案的表决,最终结果为18国支持、69国反对、72国弃权。这一结果揭示了全球深层矛盾,发展中国家普遍对现状不满,但担忧搬迁引发的政治动荡。而欧洲国家则担心失去地缘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虽被列为备选地,但其国内基础设施与治安问题成为短板,里约热内卢犯罪率常年高居全球前列,而巴西政府用于国际事务的预算也远低于中国。
对中国的影响
倘若联合国总部迁至中国,首当其冲的挑战是国际矛盾的集中转移。
历史上,一直为中立国的瑞士就曾婉拒成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正是担忧卷入大国博弈。当前中国奉行的“韬光养晦”策略,本质上是对这种风险的规避。数据显示,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人数位居五常之首,但在安理会投票中弃权率很高,体现出谨慎介入争议事务的外交传统。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国际秩序主导权的更迭象征,联合国总部搬迁的实质,是二战以来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出现松动。对此,中国表现出清醒认知。2023年金砖国家扩容至11个成员国,上合组织覆盖亚欧大陆40%人口,这些机制均体现出“另起炉灶”的战略思路。
在经济层面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联合国总部虽然可以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但随之而来的外交人员特权、跨国犯罪治理、情报安全等问题,可能对东道国形成巨大治理负担。
目前,中国在南海、台湾等问题上面临的外部压力尚未完全化解,若成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可能激化与西方阵营的对立。
联合国总部运营也需承担安保、外交豁免权等隐性成本。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的成功运作,也证明中国更擅长通过新建平台掌握规则制定权。
因此,假设联合国总部迁至中国,对于中国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联合国总部搬迁的设想,本质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多极化格局的迫切期待。但历史经验表明,物理空间的转移并不必然带来权力结构的变革。今天的中国面临不同历史情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既要承担大国责任,又需警惕过早陷入“领导者陷阱”。
在2019年联合国搬迁提案表决中,72国的弃权票恰恰印证了国际社会的矛盾心态:既期待改变美国垄断,又担忧更换带来的混乱。
或许正如《孙子兵法》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路径,不在于是否接纳联合国总部,而在于能否持续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新能源技术合作网络,这些务实举措正在悄然重塑国际规则。当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量变积累为质变时,国际权力中心的迁移将是水到渠成的历史进程。
参考资料
美国正式退群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2-05
俄媒:俄外交部官员称,俄方支持将联合国总部从美国迁往中立国 环球网2022-03-15
联合国是不是该搬出美国了? 环球时报 2020-01-08
将联合国总部迁离纽约?俄外长:“我觉得很好” 参考消息2023-04-25
伊朗支持联合国迁出美国:它可以搬到更好的国家 观察者网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