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穷台政策进入高潮,台巨额保护费换来高关税,大陆躺赢

初八没烦恼 2025-04-09 14:54:07

4月2日,白宫一纸关税令让台湾岛内炸开了锅。美国政府宣布对多个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其中台湾地区“喜提”32%的惩罚性税率。消息一出,岛内民众直呼“离谱”。

要知道在过去几年,民进党当局又是送台积电赴美建厂,又是豪掷重金购买美国武器,如今换来的却是还是被加征巨额关税。台湾网友怒嘲民进党:“钱白花了,厂白搬了,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台积电成“美积电”

若论台湾最引以为傲的“护岛神山”,非台积电莫属。这家全球芯片代工巨头,常年占据台股半壁江山,更是台湾出口经济的顶梁柱。不过,这座“神山”近年却逐渐成了民进党当局向美国表忠心的“投名状”。

2025年3月,台积电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在美投资,计划新建5座芯片厂。加上此前已开工的3座工厂,其在美总投入高达1650亿美元,创下美国史上最大外资项目纪录。

岛内舆论痛心疾首,台积电变“美积电”,技术、就业、税收全送人,台湾还剩什么?

更讽刺的是,民进党当局将台积电赴美称为“深化台美关系”,但现实却是“热脸贴冷屁股”。美国并未因此对台湾手下留情,反而在关税清单上毫不客气。

由此可见,台积电的妥协,非但没换来豁免,反而让美国看清了台湾的软肋,产业命脉一旦外移,便再无谈判筹码。

32%关税重击

根据彭博社测算,32%的关税将直接导致台湾对美出口暴跌63%,GDP缩水3.8%。若叠加此前台当局预估的2025年3.14%的经济增长率,台湾经济将陷入负增长泥潭。

台湾受到关税冲击重灾区首当其冲是电子产业,台湾出口美国的电子零组件、网络设备等产品占比超55%,而这些品类全被纳入加税范围。尽管半导体芯片未被单独征税,但其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最终仍会因终端产品涨价而间接“中枪”。

以苹果、英伟达为例,其产品在台湾制造后运往大陆或东南亚组装,再销往美国,整个链条上的台湾企业无一幸免。

更糟糕的是,台湾出口市场高度集中。美国作为台湾占比23.4%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一旦订单腰斩,台湾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买家。

东盟、欧洲等地虽能分流部分需求,但缺乏自贸协定的台湾,出口成本劣势尽显。

面对关税重压,台湾的应对策略堪称“绝望”,除了继续举债去讨好美国,几乎无牌可打。

若GDP下滑3.8%,叠加美国要求将军费开支提至GDP的5%,再加上台企赴美投资的500亿美元“跑路费”,台湾财政窟窿瞬间突破千亿。

关键台当局年度总预算仅约1000亿美元,债务占比已逼近25%。未来几年,岛内很可能通过大举借债来填补“保护费缺口”,而这将进一步推高物价、压低薪资,让普通民众生活雪上加霜。

很显然,美国对此乐见其成。台湾负债空间越大,越能通过军售和投资持续榨取利益,这与特朗普主张的“穷台”计划完美贴合。由此可见,台湾此前交出台积电,大幅购买美武器,再加上如今的巨额关税,已经把“穷台”计划推至高潮。

讽刺的是,这种“保护”反而加速了台湾经济价值的贬值,当产业和资金外流成常态,台湾对美国的地缘意义将愈发稀薄。

特朗普的“穷台”策略,表面上是一场关税战,实则是赤裸裸的利益收割。台湾在缺乏反制能力的情况下,只能任由美国将其作为“提款机”。而民进党当局的“亲美抗中”路线,非但没换来安全保障,反而让台湾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从长远看,这场关税风暴或许加速了历史进程。当台湾的产业、资金、债务全面绑上美国战车,其自主性将愈发脆弱。而大陆则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容量,在风波中稳坐钓鱼台。

无论是台积电的出走,还是台湾经济的失血,最终都可能成为推动统一的“催化剂”。简单来说,大陆就是躺赢了,美国的举动很快就能让台湾意识到倚美谋独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特朗普“故意”让美国经济衰退

不过,别看美国在关税政策后乱成了一锅粥,股市崩盘,但特朗普其实是在一盘大棋!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常被比作“经济领域的氧气”,各国贸易、投资、外汇储备都离不开它。

但是,这种特权并非免费午餐。美国享受“美元收割”红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向世界持续输出美元的义务,这直接导致其长期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的累积。简单来说,美国印钞票买全世界的商品,其他国家赚美元后再借给美国花。

这套循环看似稳固,实则暗藏矛盾,美国既要靠逆差输出美元维持霸权,又要承受赤字膨胀带来的经济风险。

特朗普此次的算盘很明确,既要保住美元“硬通货”的王者地位,又想甩掉输出美元带来的“包袱”。于是,关税成了他眼中的助力。通过加征关税减少进口,理论上能抑制美元外流。

如果其他国家为了维持美元储备,不得不在国际贸易中更依赖美元结算,那么即便全球去美元化声浪渐起,美元的地位仍能稳如泰山。

但特朗普能够如愿吗?其实不然。

早在2018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中美贸易逆差确实从4192亿美元降至2020年的3108亿美元。但这组数据背后藏着猫腻,部分企业通过“转口贸易”绕开关税,且美国消费者为进口商品多支付了约550亿美元关税。

可见,逆差收窄更像是统计游戏,而非实体经济结构的实质改变。

特朗普的逻辑链条颇为跳跃,关税战引发经济放缓,倒逼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贬值,因此刺激出口。这套自残式疗法在2019年部分应验,当美联储迫于压力三度降息,美元指数确实从98高位回落至96。

自残终归是自残,关税战的副作用同样明显。2020年美国在疫情初期,美元作为避险货币飙升至103,导致剧本严重偏离预设轨道。

不过,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0万亿美元,每年利息支出就要吃掉联邦预算的8%。若能迫使中国、欧盟等债权国将短期美债置换为长期债券,相当于把“信用卡账单”从下个月推迟到十年后。

更妙的是,若这些国家因担忧美元贬值而抛售美债,反而可能压低债券收益率,进一步减轻美国的偿债压力。

说到底,这场豪赌的最大输家可能是美国自己。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模拟显示,若中美全面脱钩,美国芯片行业将损失830亿美元收入。而美联储的研究更指出,关税战导致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数千美元。

当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变成“美国独行”,所谓的货币战略反而可能加速美元霸权的瓦解。

不过,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再响,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统一是历史必然,无论美国如何作妖,解放台湾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参考资料

雁默:特朗普的“解放日”,应视为“大陆解放台湾日”

观察者网2025-04-06

“台积电白给了,武器白买了” 台湾巨额保护费换来美国高关税

央视新闻2025-04-04

0 阅读:1

初八没烦恼

简介:大哥大姐你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