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随想

晓枫人文 2018-09-26 23:08:08

落叶知秋,情意如酒。暮然回首,又逢一年中秋,人依旧,情深厚,道声问候:中秋快乐!月圆人长久!古人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若说最亮的月,中国人认为一定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满月。中秋是秋的节日,月光的盛宴,生命的神话,被注以思念的力量以及对圆满最深的渴望。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赏月已慢慢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祭拜仪式。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更有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佳句举不胜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中秋夜,人们沐浴同一轮月光,共享象征团圆的月饼,品尝新收获的瓜果,分享亲情与友情,是中国人极为重要的精神需要。人月两圆的意境,自古就是中国人特别追求的美好人伦境界。圆润澄澈的中秋明月,给人一种精神提示,以天上的圆月来促进人事的团圆。

依稀记得,小时候过中秋节是一件非常开心,非常兴奋,非常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在那一天,不仅可以吃到许多不同口味的美味月饼,晚饭后,朗朗星空下,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孩子们各自搬一张小凳子,来到在天井中,静静地围坐在慈祥的外婆身边,听她娓娓道来,给我们讲着各种有趣的故事:“貂蝉拜月”、“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听得如痴如醉,久久不愿离去。

今年八月十五天气很好,夜幕降临之后依然有着很好的月光,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于朗朗的夜空之中,银色的明亮的月光如流水一样,静静地洒在安静、祥和的大地上,那么可爱、令人沉醉!

又是一年中秋至,岁月无情人有情,世间最美是陪伴。想着已在天堂里的外公外婆,想着那些远方的亲人朋友,想着那快乐的童年时光,想着那些记忆中的美好回忆,思绪万千,感慨万分。让我们仰望星空,不管我们相隔千里万里,无论我们相处是近是远,抬头望,看见的是同一片夜空,这样想,我们的心就很近了吧!最圆的月亮永远在家的方向。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