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东和美团要帮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新闻冲上了热搜,很多人纷纷称赞这是企业有责任心的表现。
京东提出的缴纳五险一金是明确将外卖骑手纳入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美团没有明确“社保”的缴纳范围,措辞是“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对于大多数工作稳定的全职白领来说,社保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福利,有的人甚至就是为了有公司缴纳社保选择去上班。然而对于骑手以及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缴纳社保。
“社保的缴费基数过高、缴费太多、负担不起”是问卷调查中占比最高的回答。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3000元收入的人按照最低缴费基数7000元来缴纳养老保险,就会减少到手收入,造成生活上的困难。
另外,外卖骑手的短工龄和社保制度需要的长缴费年限之间存在矛盾。以养老保险为例,目前缴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延迟退休后最低缴费年限将渐进式提高到20年,如果外卖骑手无法满足最低缴费年限,退休时只能领回个人账户缴纳的部分,而享受不到退休金。
所以,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利弊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分析,其效果受就业稳定性、收入水平、地域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
以下是分场景的详细阐释:
场景一:全职稳定骑手(长期就业、收入较高)
有利性显著
1. 长期保障:若骑手计划长期从事该职业,缴纳职工社保可积累养老和医疗权益,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2. 工伤风险覆盖:骑手职业风险高,工伤保险能有效应对交通事故等意外,降低个人负担。
3. 公积金福利:若平台缴纳公积金(如京东方案),可为未来购房或租房提供资金支持。
4. 收入匹配:对月收入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骑手(如一线城市月入过万者),缴费压力相对较小,长期收益大于短期损失。潜在问题 若平台通过降低工资转嫁社保成本(如将底薪从7000元降至5000元+社保),可能导致实际收入下降。
场景二:兼职或短期骑手(流动性强、收入低)
弊大于利
1. 缴费负担过重:若月收入仅3000元,按最低基数(如7000元)缴纳,个人需承担约15%的养老保险费用(约1050元),当期收入锐减35%,可能影响基本生活。
2. 权益难以兑现:流动性强导致社保频繁断缴,无法满足15-20年缴费年限要求,退休时只能退回个人账户部分(约缴费基数的8%),损失统筹账户资金。
3. 地域转移障碍:跨省就业时社保转移手续复杂,部分权益可能无法完全衔接。替代方案选择城乡居民社保(缴费低、无年限累计压力),或依赖平台购买的商业意外险。
场景三:外来务工人员(户籍与工作地分离)
结构性矛盾突出
1. 户籍限制:部分城市社保与落户、子女教育等挂钩,但外来骑手通常无法达到积分落户要求,社保投入难以转化为附加福利。
2. “用脚投票”倾向:更倾向当期现金收入,而非未来不确定的养老金(尤其年轻骑手)。
3. 政策排斥效应:若平台强制参保,可能导致骑手转向未规范缴纳社保的小平台或众包模式。
场景四:中高龄骑手(临近退休年龄)
风险极高
1. 缴费年限不足:45岁以上新入职骑手需连续工作至65岁才能缴满20年,职业体力要求与年龄增长矛盾显著。
2. 养老金缩水:若退休时未达年限,仅能领取个人账户储存额(无社会统筹部分),相当于损失约2/3的养老金。 政策建议允许补缴或按比例折算缴费年限,或推动新业态职业年金等补充制度。
场景五:经济发达地区 vs. 欠发达地区地域差异显著
1. 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有利:社平工资高,养老金未来领取额度更高;医保报销比例高。 挑战:最低缴费基数可能远超骑手实际收入(如上海2023年下限7310元)。
2. 欠发达地区(如三四线城市) 有利:缴费基数较低(如2000-3000元),负担相对较轻。 挑战:平台订单量和收入更低,社保挤压可支配收入的问题更突出。
总结:制度适配性决定利弊
1. 对骑手有利的条件:长期稳定就业、收入高于缴费基数、年龄较轻、工作地户籍匹配。
2. 对骑手不利的条件:短期灵活就业、收入低于缴费基数、跨省流动频繁、临近退休年龄。
改革方向建议: 建立“新业态社保分层制度”,允许按实际收入比例缴费并累积权益。 推动全国社保统筹,解决跨省转移难题。 探索“工伤保险单险种强制参保+养老医疗自愿选择”模式,平衡风险覆盖与灵活性。
外卖骑手社保问题本质是传统职工社保制度与零工经济特征的冲突,需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权益保护与就业灵活性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