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中的六大“虎将”,其中大将1人,中将3人,少将2人

史间行客聊话 2024-12-11 14:07:19

引言

建国前后,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帅,他们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这些杰出的军事家中,有六位将领因其卓越的战斗表现和英勇的精神风貌,被赋予了“老虎”将领的美誉。这六位被誉为“老虎”的开国将领中,包括一位大将、三位中将和两位少将,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战场环境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第一位:大将徐海东

开国大将徐海东的军事能力常常被很多人忽视,他在土地革命时期是四方面军的一员猛将,有着“徐老虎”的美誉。他出生于湖北大悟县的贫困家庭,他早年当过烧炭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早期的革命斗争中,徐海东带领窑工、农民组成的游击队四处转战,屡立战功。1930年,他率领的游击队被编入红军,从此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红军指战员。在反“围剿”斗争中,他身先士卒,多次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黄安战役和潢光战役中,他率领红三十六团血战三昼夜,打退了敌人疯狂的进攻,创下了歼敌万余人的壮举。随后他率领的红十五军团一度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甚至派重兵对其进行了围剿。

1935年,红一方面军在历经长达一年的艰苦跋涉后,终于成功抵达陕甘根据地。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完全驱散困境,缺衣少食的严峻现实深深困扰着毛主席。为此,他亲笔写下一张借款2500大洋的欠条,交给了红十五军团长徐海东。尽管红十五军团全军上下仅筹集到7000大洋,但徐海东在看到毛主席的欠条后,却毫不犹豫地直接拨出了5000大洋给毛主席。这一坚决拥护中央的高尚行为,不仅赢得了军中上下的尊敬,更在毛主席心中奠定了徐海东的重要地位。

1955年授衔时,即便徐海东自1940年起便因病告别战场,他依然荣列大将之席。毛主席对他给出了十个字的评价:“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这一评价,不仅是对徐海东个人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一生革命历程的深刻总结。

第二位:中将皮定均

皮定均1914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他自小家境贫寒,15岁便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军时期,他在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中,从基层战士逐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抗日战争爆发后,皮定均担任八路军第129师特务团团长,活跃在太行山区,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打击敌人,如麻雀战、破击战等,有效控制了战略要地,保卫了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的安全,对巩固和发展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起到了关键作用。

皮定均中将的“皮老虎”绰号,主要源于其在中原突围战役中的杰出表现。他指挥1个旅牵制了国民党3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顺利掩护了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的艰巨任务,尔后率部向东转移,继续迷惑、牵制国民党军对兄弟部队的追击。在这次突围中,他率部孤军奋战二十四个昼夜,行程逾千里,经历了大小战斗二十余次,最终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胜利抵达苏皖解放区。他指挥的部队也因此被被称为“皮旅”,而他个人也被誉为“皮老虎”。

在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曾亲自批示“皮有功,少晋中”,将皮定均从少将军衔直接晋升为中将,由此可见在伟人对这位将军的指挥才能和军事贡献是非常认可的。

第三位:中将王必成

开国中将有177人,其中王姓将军有10人,其中军事才能最突出当属“李云龙”角色的原型人物王近山。然而,在王姓将军之中,还有一位勇猛不输王近山的战将,他便是以“王老虎”之名威震四方的王必成。他是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村人,17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四次反“围剿”斗争、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及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指挥部队取得了竹子岗伏击战、夜袭新丰车站、突袭高资车站、竹子岗伏击战、新塘战斗和句容战斗。

在日军腹地,他犹如一只猛虎,拔据点、炸碉堡、烧军车、毁路桥,让敌人闻风丧胆,也被当地群众誉为“王老虎”。

解放战争期间,王必成是粟裕三大猛将之一,也是华野6纵的司令员。在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中,王必成率部参与了其中的五次战斗,而且每战皆胜,共歼灭敌人1.6万余人,展现了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在孟良崮战役中,正是王必成的六纵最后逼得张灵甫自杀。张灵甫的部下在回忆时提到,当得知是王必成的部队攻上来时,张灵甫不禁感叹:“我知道这个人,他是个人物。”豫东战役,欧寿年兵团据守龙王店负隅顽抗,他带领6纵一路猛冲猛打,一举攻克龙王店,活捉了欧寿年,取得了豫东战役的胜利。在淮海战役中,他两次成功阻击敌方援军,对战役的整体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单论战功的话,王必成足以授上将,但他的早期革命职务较低,再加上解放战争末期才担任兵团副司令,因此影响了他的授衔。

第四位:中将聂凤智

聂凤智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在红军中队伍中,他从基层班排长做起,逐步成长为连长、营长、副团长等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在胶东地区,他指挥了的莱阳、平度、高密等战役,有效打击了日伪军,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期间,聂凤智在济南战役中将第九纵队的“助攻”改为“主攻”,而第九纵队各师团长攻城中表现的异常凶猛,彻底打乱了王耀武城东和城西的防守策略,最终不到三天济南城破,耀武被活捉,其中聂凤智的部队功不可没。他之所以有“黑虎含珠”的绰号,主要是因为他做事雷厉风行,军事指挥决策果断且能够打硬仗,如同猛虎一般迅猛。同时从面相上来说,他的左眉中有一颗黑痣,这种勇猛的性格和军事风格以及独特的面相共同造就了这个美誉。

第五位:少将王诚汉

王诚汉1917年出生于湖北红安,13岁加入红军,成为鄂豫皖苏区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一名战士,参与了苏区的创建与保卫战以及艰苦卓绝的长征。在小金店攻坚战中,王诚汉率独立支队35团团长利用棉被覆盖在桌子上作为简易的“土坦克”,迎着敌人的猛烈扫射勇敢冲锋,最终成功攻克日军据点而一战成名。部队的勇猛表现和卓越战绩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他们把王诚汉的独立支队35团被誉为“老虎团”,他也被誉为“老虎团团长”。

解放战争期间,王诚汉历任旅长、师长等职,参与指挥了上党战役、平汉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解放大西南作战、抗美援朝和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为部队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百万大裁军”时,王诚汉作为成都军区司令员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保住了成都军区,但是却卸任了自己的军区司令。随后军委又委派他去军事科学院工作,他在这一岗位上干了近5年的时间,不仅提高了军科的研究质量,还扩大了军事科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1988年,王诚汉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六位:少将龙飞虎

龙飞虎生于1915年,是江西省永新县人,6岁丧父,13岁担任儿童团团长,14岁加入红军并入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龙飞虎参加了赣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战役以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抗战时期,龙飞虎在重庆负责周总理的人身安全,他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周恩来的高度赞誉,“老虎”的绰号也在同志们之间传开。

解放战争时期,龙飞虎陪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国共谈判,并负责保护毛泽东的安全。他连续两日守候在毛泽东的卧室外间,保持高度警惕,出色完成了任务。此后,他历任华东野战军多个职务,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漳厦等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后,他在后勤部部长职务上任职长达17年,面对粮食供应不足等问题,他组织“围海造田”,建成多个海田农场,解决了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并大力支援了地方建设。面对恶劣天气导致后勤保障面临重重困难时,他采取多种运输方式,调整作战装备和后方布置,克服了一系列难题,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这些开国将帅的丰功伟绩,更是为了传承他们那种勇于担当、敢于胜利的精神。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那在开国1614名将领中,还有哪些猛将拥有虎将的称号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