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国企改制浪潮,导致了几千万工人下岗原因使人嘘唏

文山聊武器 2024-11-08 01:28:13

1998年,著名歌手刘欢推出了一首名叫《从头再来》的新歌,很快便红遍全国。

这首歌有这么几句歌词:“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这首歌为什么会受到全社会的追捧呢?因为在它创作的九十年代中后期,正值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之际,国企不再是铁饭碗,大批的工人纷纷下岗。为了鼓励下岗工人重新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再就业,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组以下岗再就业为题材的公益广告。《从头再来》便是为配合这组公益广告而创作的公益歌曲,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感人至深的旋律,表现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身处逆境的人们勇敢面对人生挑战的坚强。

一、

很多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听说过“下岗”这个词。它指的是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国有企业实施“减员增效”改革后,大量国企员工被强制解除用工关系产生的失业现象。

根据中国经济数据库的统计数据,1995~2003 年,中国国有企业数量从 11.8 万个下降至 3.42 万个,中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力数量从 1.126 亿下降到 0.688 亿,减少了近 4 400 万人,约 40%的国有企业职工在此期间下岗。

虽然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改革对国有企业脱困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大量下岗国企职工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下岗职工由于技能、年龄等原因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再加上由于社会保障、商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很多人难以顺利实现再就业,下岗后的收入受到较大的影响。

“下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推进一系列经济社会改革的产物。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下岗待工人员为1.6万人左右,从1990到1994年底,国有、集体企业累计下岗人员已达52.1万。”

仅仅一个上海市,从1993年开始到1995年登记的下岗职工超过100万人。而到了1998年全国工人大下岗前,上海在工会登记的下岗工人已经超过150万。”

上海劳动部门一位负责人曾回忆,1990年上海全市国有集体单位的职工总数在405万左右,而到了2001年这个数字只剩下200万左右。说明上海市的下岗工人总数应该超过200万人。”

当时上海共有1380万人,按照比例来算,有超过11%的人口失去了工作。这些冷冰冰的数字的背后,是几十万个家庭不得不面对的生存问题。

二、

下岗大潮的出现,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

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由东南亚蔓延到全世界的金融风暴。

10月20日,香港股市狂跌1400多点 。这背后是国际金融炒家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同时采取行动,狙击港元的结果,致使港币利率急升,从中获取暴利。中国政府不得不斥巨资入市, 以推动大市上扬,打赢这场港币保卫战。

虽然中国最终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中国政府坚守人民币不贬值,并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作法,也导致了中国出口大幅减少,经济发展势头出现停滞的现象。而出口订单的减少,又导致很多工厂无产品可以生产,工人没有活干,企业面临的压力急剧上升。

从内部原因上来看,当时的中国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极少部分的私营企业,很难辞退工人。虽然中国政府在1993年11月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始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但很多人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更不会想到在市场经济下,身为国家主人公的工人阶级竟然会有“下岗”的一天。

虽然当时中国的“下岗”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相比,下岗员工并没有与单位企业脱离关系,而是以“放长假”、“提前退休”等方式从劳动中劝退,多少还可以从企业得到少量的补贴和生活费,或者与企业买断工龄,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约定金额,解除劳动关系,但在当时的人们的头脑中,还是习惯了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旱涝保收”的思想,根本无法接受下岗的事实。

有很多面临下岗的工人认为,自己在国有企业干了一辈子,眼看就要退休了,却在一夜之间被企业“抛弃”,心里难免不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企业打着“减员增效”的旗号,把困难转嫁到职工身上。现在自己年龄大了,文化水平又不高,把自己推向市场,自己一家人怎么生活?

对于绝大多数下岗工人来说,他们以前是靠工资生活,根本没有资本积累,让他们重新创业,拿什么创?即使有些下岗人员能拿到一点点的补助金,但这些补助金十分微薄,根本不够养儿育女。特别是那些夫妻双双下岗的家庭,更是一下子陷入了绝境。很多人下岗后,不得不从事蹬三轮车、摆小吃摊、从事家政服务等收入很低的职业,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除了生活上的压力,下岗工人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中的很多人无法接受从“工厂的主人”到失业者的现实,心理落差极大,很多人都产生自卑、抑郁情绪,甚至有人走上了绝路。

三、

有学者认为,九十年代这种全国范围内的下岗潮,某种意义上是强制性的,是社会经济体制转变下的产物 。而作出巨大牺牲的,是那些曾经的企业主人——工人们。通过将他们裁撤下岗,国家换来了经济的安全着陆。

对于下岗职工来说,哭是没用的,只得自谋职业。为了安慰他们的情绪,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这么一句话“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能够想出这句话的人,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有够无耻的。

除了这句话之外,当时社会上还游行一种说法,叫做“先把蛋糕做大,再把蛋糕分好”。讽刺的是,下岗工人的利益,正是在做大市场这块蛋糕的过程里被牺牲掉的。当蛋糕做大后,下岗工人们又得到了什么?他们就应该理所应当地做出牺牲吗?

1999年,《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人是一名51岁的下岗失业职工。在信中,这位读者讲述了他作为一名大龄下岗人员的艰辛经历。

下岗时,这位读者56岁。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辛苦一辈子,在临近退休时居然成了失业人员。虽然企业会为他支付社保,但是一家人还要生活,他不能没有工作。可是一个56岁的下岗工人想要找一份工作,真的太难了。

这位读者在信中说,“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连饭碗都没了。”30多年前,他从技校毕业后,分配到这家企业,当了几年一线工人后,升为车间技术员。刚开始那些年,企业效益不错,他也顺利地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简单快乐。可进入90年代后,厂里效益大幅滑坡,搞起了下岗分流,他和妻子同时下岗,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在看到这位读者来信后,全国政协委员罗茂乡告诉记者,像这位读者一样的下岗职工很多。他们普遍年龄偏大,收入很低,如果家里有子女就学或者患上大病,很可能就此陷入贫困家庭行列。

四、

东北拥有强大重工业基础,曾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重工业配套的便是数以百万的产业工人,可以说工人是东北社会的主体。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东北有众多国有工厂和企业,而在这些工厂工作的工人,也成了下岗潮中的主力。

辽宁省本溪钢铁公司,一次性就下岗了超过十万名工人。当时的说法是,公司进行劳动力优化,把那些年老的、身体不好的、关系不够硬的“富余工人”精简掉,可有没有人想过,这些“年老的、身体不好的”工人被精简掉后,他们怎么生活?

当时有两部反映东北下岗工人的电影,一部叫《下海》,另一部叫《暴雪将至》,说的都是九十年代东北下岗工人的故事,也引起了很多东北老乡的共鸣。

《下海》中的女主角丽娜夫妻双双下岗后,为了能让儿子读大学,丽娜相信了在法国当保姆每月能拿到 2000 欧元的传闻,不惜借高利贷通过中介出国。可是到了法国发现实际上做保姆根本没有那么高的工资,还经常被雇主克扣,于是在老乡的指引下从事了不光彩的职业。

在《暴雪将至》中,余国伟是工厂的保安队长,时刻面临下岗威胁。有一次,工厂附近出了命案,余国伟认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破案立功,获得进入体制内的资格,于是不惜利用妻子作为诱饵,想找出真凶。要不是后来警察的出来,妻子差一点命丧歹徒之手。

从余国伟和丽娜的身上,很容易看到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焦虑感。其原因是下岗潮带来的社会整体环境所带给他们带来的压抑,让她时常感觉处在危机之中,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牺牲来避免家庭走上和周围人群一样的困境。可以说在那个艰难的时代,生活的困境动摇了社会原来所固守的原则,社会动荡催生了心理上的动荡。

虽然国企改革的浪潮已经过去,当年的下岗工人也有了各自新的境遇,东北地区也重新欣欣向荣起来,但这段历史给社会和一代人留下的深远影响,需要被我们铭记。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样,“下岗潮”是段沉重的历史,是新时期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温柔一刀”。这一刀的滋味,没有亲身挨过的人,是很难体会的。

参考资料:

凤凰资讯:《震惊全国的下岗潮,为何发生于90年代?》

《界面新闻》:《“铁饭碗”砸碎后,一代工人的沉浮与迷茫》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