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戴维斯曾言:一旦为了台湾逼迫中国动手,美所有城市将摧毁

历史海大富 2025-04-08 03:04:08

早在2015年就有一家美国网站集合50位美国国家安全专家研究各种战争爆发潜在风险后的观点,认定北约针对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为22%,而中美军队武装冲突的爆发可能性为17%;如今美国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已经打响,依然渲染“中国威胁”,使得中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中美爆发战争最大的可能性依然是台海或南海,对此,美智库专家丹尼尔·戴维斯表示:“美国不应该冒险去争夺台湾地区。”

战争风险源于美国霸权

中美两国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军事强国,一旦发生不计后果的全面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政客却无法接受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进一步在二战后由他们奠定的世界秩序中寻找霸权的可能,对中国内政更是粗暴干涉,这表明美国政客心中与中国爆发矛盾是必然的。

他们痴迷于“拳头的力量”,在“美国词典”当中,“战争”与“霸权”就是相伴相生的。

早期的西进运动、美墨战争以及美西战争都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进程体现,二战后他们更是抓住机遇,一跃成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哪怕世界总体趋于和平,大的战争却都与美国有关。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等都展现着美国维护霸权的野心。

《国家利益》杂志就曾总结归纳道:美国平均15年就会卷入一场战争,从亚洲到美洲、从欧洲到非洲都是如此。

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任何国家花销都是要求回报的,他们为维护战争机器在全球建立的军事基地足足有800个,且军事存在不断强化。

先进的军事装备意味着战略威慑,若是没有战争发生,那么这些部署对美国而言就是无意义的。

美智库专家的想法各有千秋,有好战派、也有基于具体现实分析的务实派,无论他们如何构思,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

好战派的眼中,美国只有将世界构造成“丛林法则”才有可能以战争谋求霸权;但在务实派的分析中,一味发动战争的模式只对某些国家受用,但面对强国,战争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丹尼尔·戴维斯就曾在2018年发表过一篇分析文章,名为《美国不能继续指望靠军队解决所有事情》,他表示:华盛顿决策圈里都有太多人主张依靠军队解决一切实际存在的问题,过度依赖军事装备会产生危险后果。

尽管他是向着美国利益的,也看出了很多决策导致的后果早已脱离美国控制。

2003年美军侵入萨达姆控制的伊拉克后,看似快速结束战争,实际上却把伊拉克变成了恐怖主义的滋生地,不断对美国安全构成隐患;而在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等地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并无法导致零伤亡,“9·11”后的军事行动已经使得美军损失近7000名士兵。

丹尼尔·戴维斯最担心的事情其实还是中美之间的潜在战争风险。

那篇文章中他就提到中国用了30多年努力发展经济并有序推动军事现代化,美国政府为推动世界霸权必然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与中国相比,俄罗斯在经济、地理等问题的局限性下,只能对美国构成地区性挑战。

美国已经震慑住伊朗与朝鲜的小威胁下,也能把来自俄罗斯的威胁限定在某种框架内,只有中国崛起是美国无法遏制的。

过去几十年,美国让中国最为反感的事情就是干涉内政,只要美国与台当局的关系越密切,中美之间的关系就会越差。

问题是,美国根本无法阻挡中国人民的统一事业,再做什么都是无用功。

中美两国领导人于1972年2月签署了上海联合公报,后来还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等,那是美国官方层面承认“中国只有一个”的事实,并且同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美国阻挠两岸统一,就是背信弃义的表现,将会使得美国的国际信誉越来越低。

客观来说,中美军事差距还有一定差距,但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美国过去办不到的事情,今后更加办不到。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依然选择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靠着双腿和步枪战胜了美国的机械化部队,这件事对美国国内的冲击很大,负责参加美国板门店和谈的首席代表都感叹:“我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打赢的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

到了60年代,美国又陷入战争泥潭,引发了国内的反战运动,甚至导致了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越南能够拖住美国的背后,同样是把中国视为广阔的大后方,否则他们也很难取胜。

美国苦恼的过程中,中国拥有了核武器,在最初就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至此,美国与解放军直接开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丹尼尔·戴维斯才会据此发出警告:不要介入台海战争!

若介入台海,美国必将自取其辱

中国热爱和平并不意味着在遭受屈辱时不会奋起抵抗,有了核武器,就意味着无论是有限战争、全面战争还是核战争,美国都不会在中国这里占到便宜。

美国侵略行为必然意味着远海作战,对中国而言则意味着近海作战,单纯的军事数据对比就不具备任何意义了。

距离中国拥有核武器又是几十年过去了,情况更是今非昔比。

其一、从战争本身看,进入21世纪后五角大楼方面就经常会进行中美两国军队在台海军事对抗的推演,其官方也承认美军获胜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

其二、一旦中美走到开战这一步,美国将会失去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广阔市场,且经济方面的影响总是比军事方面的影响更加深远,美国分得清孰轻孰重。

其三、当年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就养肥了日本,一旦在台海开战,日本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对脱离美国管控这件事就会更加着急;欧盟、俄罗斯同样会趁着这样的机会迎来历史新机遇,美国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称霸世界更是不可能。

正是因为中美开战的风险是美国无法承担的,在美国对抗中国的道路上,才有“台湾地区是棋子”的说法,因为棋子是可以完全被舍弃的。

台海局势的紧张随着台民进党当局“上台”愈演愈烈,并非蔡英文、赖清德之流不畏惧战争,而是他们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和美国深度“绑定”,从而为自己谋求利益。

一旦走向武统,上战场的不是民进党当局高官、流血牺牲的也不是他们,估计到时候他们早都会选择带着钱离开,对身后事就再也不管不顾。

蔡当局时期,她曾两次回应“武统”,尽管说法有所变化,却都难掩心虚。

心虚的同时,她又把“武统”作为政治操弄的工具。

从解放战争趋近于结束时,毛主席就有着武统构想,前线最高指挥官为“战神”粟裕,这就是万无一失的考虑,但美国横插一脚使得局势不断发生变化;后来有了“和平统一”的新形势后,大陆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是不想让战火波及同胞。

但在蔡英文当局的宣传下,台湾地区民众深受蒙蔽,同时也非常畏惧战争;蔡英文正是抓住了这种“畏惧”,欺骗民众:靠美国才能“保护”我们。

事实上,美国也很清楚,只要他们武力阻挡统一,能得到的只会是想象中的好处,失去的是超级大国的地位与世界的控制权,他们也不敢轻易让局势升温,一直在胡言乱语的过程中把火候控制到一定范围内。

当1999年李当局抛出错误论调后,美国赶忙表示不赞成,并重申“一个中国”原则。

维持局势同时渲染战争风险对美国有两个摆在明面上的好处:一是能够加大军售;二是能够牵制中国大陆发展。

到了2024年,赖当局对美国的绑定“更深”了,要说过去是美国主动去绑定台当局,现如今反倒是赖当局妄图紧紧勾住美国,到时候把美国拖入一种“来又不行,不来又不行”的境地,美国就被动了。

美国政客也分析出,赖当局上蹿下跳如此频繁势必会把台海推入混乱局面,解放军在2024年后的军演更是非常频繁,一旦下定武统决心,美国也根本反应不及。

因此,在这场博弈中,事实上台湾地区正在被美国抛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棋子”向“弃子”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它榨干。

这两年美国要求台当局加大台湾地区企业赴美投资,甚至想要把台积电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到美国本土,背后都是这种考虑。

美国放弃台湾地区的速度越快,就意味着赖当局更加着急,他们没法不听从美国的命令,又没法改变美国的决定,只好陷入苦苦哀求。

想要让美国在武统发生后出兵“救援”台当局,简直是做梦。

十几年前美《大西洋月刊》刊登的五种中美核战争原因分析非常全面,包括中菲岛屿问题、朝韩战争、中日海上冲突、中印边界问题以及东南亚冲突升级,唯独没有台海战争,这就说明美国一开始就没想着与中国爆发全面战争甚至是核战争。

真正的原因,美智库丹尼尔·戴维斯已经解释清楚了。

中美巨大的贸易合作空间是美国政客非常重视的,无法根本舍弃,哪怕爆发了贸易战也得保留很大一部分。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军事,一旦战争开始,美国想要采取何种烈度的战争是难以控制的,最起码美国派遣至中国附近海域的航母、战机、舰艇将会全部被摧毁,战争只会愈演愈烈,甚至爆发全面核战争。

正如同当年美苏核危机一样,一旦出现任意一方的决策失误,就可能导致核弹对轰,美国主要城市将会被夷为平地、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其他国家就会一跃而起,新的世界格局产生。

因此,对于务实的美国专家而言,中美之间维持博弈是最好的方式。

参考资料

1.惊人!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警告——与中俄爆发核战争存在“真实可能 环球网

2.美媒称5种方式或让中美卷入噩梦般的核战争 新华网

2 阅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