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总总,记得梁晓声的许多样子。年轻时他细瘦、好读书,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惊叹号”。当他抱膝蹲在校园篮球架下看热闹的时候,这个“惊叹号”就把自己“折叠”起来了。其实,眼前的热闹与他的眼神无关,他的生活在别处。
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在同一个学校——哈尔滨第29中学念书,那时我初三,他初一。学校是一栋简朴的三层红砖楼,在道里区抚顺街,街两边都是灰突突的平房。据说,抚顺街原是一条土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军车、坦克常在这里张牙舞爪地通过,老百姓们恨之入骨,入夜常在路上搞些陷阱,弄得车辆七仰八翻,日本军队头破血流。无奈,伪政府便运来许多不规则的大石头砌成路基,上面再铺上两条窄窄的水泥道。不过,我和晓声上学走的是相对的方向,他家住的是下坎,即地势较低的一大片贫民区,人称“地德里”,俗称“偏脸子”。到现在我也想不明白,“偏脸子”这个古怪的地名是怎样叫出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太穷,老百姓见缝插针,搭个土坯房或偏厦子房,就算脸面了。
在第29中学,我和晓声同校一年,但相互不认识。再见面,已是知青时代。当时,威名赫赫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多次办过有关新闻写作、文学创作之类的知青学习班,各师团许多青年才俊被吸收进来参加学习,晓声也来参加过。当时我已从基层调入兵团政治部,因为发表了一些诗作,便常到学习班去看看。和晓声聊起来,才知道是哈尔滨老乡,初中且在一个母校,关系自然就较为亲近了。有一年,我去黑河的一师一团搞调研,特意去团部看望晓声,那时我们都穿着“兵团服”,他的脚上却是一双在知青中很流行的黑条纹、有松紧的北京布鞋,显见他的生活已有了改善。晓声告诉我,他在团部的主要任务是为宣传队写节目,快板书、三句半、朗诵词之类。我们一边散步一边聊,我发现,那时晓声就对文学十分痴迷,反正聊到哪儿他都会拐回来,唯一的主题就是他的命根子——文学。
多年以后,看到晓声的小说不断地涌现。下乡之初,一封家信就能引爆全宿舍知青的失声痛哭,长时间泡在这样的情境里,再加上从小经历的清苦家境,这一切把晓声全然淹没,那颗敏感的心自然无法平静。他几乎是本能的——从那片充满苦难和血性的生活大海中探出头来,文学就成了他顽强的呼吸。
一直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他的呼吸。
如今,翻读他的《不装深刻》,感受到的,依然是晓声从“偏脸子”、从北大荒、从读大学开始的激烈而执着的呼吸,透着他的深情和悟道。正如封面印着他的一句话:“活到今天,我的一个清醒是,再也不装深刻了。”我以为,这确是一个作家的“清醒”,正如歌德所说:“生活就是上帝的作坊,任何艺术创作都无法超越生活本身。”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有源泉才能源远流长,这是千古不灭的真理。
众所周知,从改革开放伊始到世纪之交的那些年,由于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和影响,文学界出现了大量以“反思”为主题的作品,也被称为五四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以《班主任》《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很多优秀作品,因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和思想锋芒而广为传颂,甚至走到思想界的前头,《人民文学》等文学类刊物发行达到上百万册。文学,对全社会突破僵化的思想樊篱、拓展改革开放之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直面现实、发声先锐、启迪蒙昧,成为作家普遍的追求。
但事物的发展常常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当作家特别执着于表达“先知先觉”“思想深刻”之后,文学的母体——即生活本身却被淡化了,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艺术魅力也被大大弱化了,它们好似成了某种“工具”,成了作者手中的“真理放大器”。它们被制作出来,只是为了传递作者的“深刻”。故而许多评论家给这类作品下了一个结论:“思想大于形象。”在文学界举办的某一次研讨会上,我曾说,我们拿出时间来读一部文学作品,要的是一种感动的情绪、一次审美的体验、一段难忘的经历。只要感动了读者,阅读就是艺术享受了!至于作品的思考是否深刻,那是更进一步的、更高的要求。
在我看来,梁晓声的作品一直保持着来自生活的底色,如同“人世间”的底层,如同“偏脸子”父老乡亲给予他的喜怒哀乐。在《不装深刻》中,他以笔记的方式,谈论了古今中外很多文学经典的阅读感受。让我惊讶的是,从文中可以看到,在青少年时代,他的读书清单与我的阅读范畴,大体是相同的。完全可以想见,在同一所中学就读的时候,在各自的家中,在北大荒的知青大宿舍里,在同一时间,我俩翻开的可能就是同一本书!
因为那个封闭匮乏的时代,只有这些书。
我们甚至还要深深记住那个时代,证明文明不死、文化不死、文学不死,灵魂不死。不过,从书中能够看到,自晓声进入大学教书,他的阅读就是“拿来主义”了,出于终生爱好也出于职业需要,他把中国和欧洲各国的浩繁书坛几乎深耕了一遍。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地道的“享乐主义”——因为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有书在手,知识多多,古今中外都在一掌之中,就像猫有了九条命。故而我写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书籍做灵魂的枕头,人的一生就是个闲逛。”
翻读《不装深刻》,几乎把我所有的阅读记忆都牵回来了。比如《浮士德》,宁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也要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爱到疯狂而不能得的莎乐美,终于设法砍下所爱之人的头,从而留下一句名言:“现在,我终于可以吻你高贵的唇了。”这让我不禁想起曾倾倒整个罗马帝国的那位埃及妖后,有史家称:“如果她的鼻子长得短一点,欧洲的版图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总之,文学经典留给人类的不仅仅是伊甸园,还有道义、选择、警训和梦想,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文学给予你的王国,你就是国王。
自然,史上还有浩如烟海的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普希金……还有中国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乃至曹雪芹、鲁迅、巴金、茅盾,等等。我们从小就受着这些巨星的照耀,引导着真善美的追求,就像我们每次听《黄河大合唱》都热血沸腾、无比激动,我们的灵魂该是怎样的昂扬和明亮啊!
数字时代到来了,说到底,它就是计算时间成本的时代。时光一如既往,均速前进,是我们在闪变的数码列阵中徘徊或飞驰。但是请别忘记,我们拥有一个风光旖旎的精神家园,那就是书籍。人类共同价值、民族自强精神,都在源远流长的文化经典中得以传续和弘扬。那就让我们重读经典吧!经典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总结,更是人类精神最崇高的呼吸。人生在世,从始至终如同走了一个环形道,而阅读就是你的生命半径,半径愈大,走得愈远。那么,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一切都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壮丽风光,而经典就是敲门砖。年轻人尤其要记住的是,金钱每时每刻都在更换自己的主人,只有知识越攒越多且不会丢失。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的阿里巴巴山洞,阅读经典就是在寻找钥匙。
文/蒋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