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经历了明显调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1.58%快速攀升至1.89%,截至3月11日,中债全债指数和中证国债指数分别下跌1.10%和1.24%,中证30年期国债指数更是下跌2.29%。
债牛还可以期待吗?债基还可不可以投资?我们今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01 本轮调整的主要原因
1、资金面偏紧
2月份央行流动性净回笼10773亿;进入3月份,央行继续净回笼资金,导致流动性边际收紧。
2、降息预期落空
市场此前过度押注降息,但1-2月经济“开门红”数据(PMI连续站上50)及股市回暖削弱了降息紧迫性。尽管央行多次表态“择机降准降息”,但并未明确时点,导致市场重新定价政策节奏。这使得市场对债市的预期发生了变化,导致债市出现调整。
3、股债跷跷板效应
近期股票市场回暖,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部分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导致债市资金减少。这种股债跷跷板效应加剧了债市的下跌。
4、前期收益率下行过快后的自发纠偏
债券市场跨年行情过度透支了未来降息空间,近期产生了技术性回调的需求。前期收益率下行过快,市场需要进行自发纠偏,从而导致了债市的下跌。
02 债牛基础依然存在
1、货币政策宽松预期
尽管短期资金面偏紧,但中长期来看,货币政策仍处于宽松通道。央行已明确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的意愿。未来可能继续降准降息,为债市提供支持。
2、经济基本面尚未出现根本性好转
当前内需仍待进一步修复,外需面临不确定性,经济基本面尚未完全恢复到可以支撑利率大幅上行的水平。当前的基本面偏弱问题来源于产业结构调整,叠加外部压力加大,这也为债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3、经调整后债券配置价值凸显
经过前期调整,部分债券产品的性价比开始提升,具备了一定的配置价值。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大、风险资产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债券作为相对稳定的资产,对投资者仍具吸引力。
03 机构观点现分歧
1、乐观派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近期债市下跌是前期利率过快下行后的阶段性调整,从大方向上看,由于基本面弱预期尚未根本性扭转,货币政策仍处宽松通道,债市长期趋势难言逆转。
海富通基金认为,中期来看,当前的基本面偏弱问题来源于产业结构调整,叠加外部压力加大,货币政策或将持续维持宽松状态,债券市场中长期牛市的基础不变。
2、谨慎派
民生证券认为,于债市而言,基本面温和修复、宽货币环境未改,债市趋势难言逆转,但利率下行至当前水平,赔率逐渐弱化,债市或继续围绕基本面修复、政策预期和供给因素博弈,监管政策变化和机构止盈压力也将加大波动与风险,建议保留一份审慎,把握调整后的交易和配置机会。
04 需要降低对债券投资的收益预期
如果我们购买了凭证式储蓄国债,只需等到到期后还本付息就可以,债市牛熊与我们无关。
但可交易债券不同,它们的价格要么涨、要么跌,始终维持票面价格几乎不可能,也就是说持有它们会产生价差收益,即所谓的资本利得。价差收益为正,即可以简单理解为牛市;反之,则是熊市。而这样的牛熊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交替出现的。
3月11日,1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是1.58%、1.89%和2.04%,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以现价持有它们,每年分别可以获得1.58%、1.89%和2.04%的票息,长期持有肯定是稳赚的。
但这个票息水平作为对抗债券价格波动的安全垫是显得不太够的,前文说过中证30年期国债指数今年以来两个多月已经下跌了2.29%,一年的票息2.04%都还不够弥补这个“亏空”。
好消息是债市已经经历较大调整,经济基本面还没有好到需要加息的地步,不支持债市价格短期再现大幅下跌。但我们需要降低债券投资收益预期,像前几年那样每年还有几个百分点的资本利得加成的格局大概率不会再延续。
每年利得连百分之几都没有?还不如银行利息?那谁还买债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