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斯达克100指数自2025年2月20日创下历史新高22222.61后逐波回落,截至3月14日跌幅11.14%,最大回撤13.53%。目前最新PE-TTM为32.47倍,处于近十年65.64%分位值。
面对这样的市场表现,我们不禁要问:纳斯达克还香吗?还是那个值得长期托付的“黄金赛道”吗?
01 对本次回调性质的判断
1、估值泡沫的自我修正
本次回调前,纳斯达克100指数的PE-TTM一度超过38倍,虽然离2021年的最高值43.32仍有一段距离,但已经处于近十年98%以上高位,客观上有回调的需要。
2、AI信仰的阶段性动摇
作为本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力,AI技术商业化的盈利兑现能力遭遇质疑。而Deep Seek及其它中国大模型的低成本探索也对原来“模型进化迭代-算力需求暴增-模型进化迭代”的循环“故事”模式造成阶段冲击。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ichael Wilson就曾指出:“市场正在从‘AI万能论’转向‘AI实用论’,任何低于预期的产品落地都会引发抛售。”
3、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关税增加可能重新引发美国通胀,从而令本来的降息预期出现混乱,也是美股下跌的重要原因。
02 纳斯达克100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改变,但需谨慎观察
1、纳斯达克100虽有泡沫,但目前总体仍然健康
2015年3月16日,纳斯达克100指数点位和PE-TTM分别是4370.47和22.09;2025年3月14日,纳斯达克100指数点位和PE-TTM分别是19704.64和32.47。
据此计算,近十年指数涨幅为350.86%,估值涨幅为46.99%,估值涨幅仅为指数涨幅的13.39%,也就是说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上涨,仅13%左右由估值上涨驱动,约87%由业绩增长驱动,这样的上涨虽有泡沫,但总体仍然健康。
2、纳斯达克100依然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成分股多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掌握着全球最优质的科技资源,这些企业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半导体等前沿科技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AI为核心的科技赛道可以类比2000年互联网浪潮,AI有望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推动3-5年的长周期增长。
3、美股科技也有短板,需要警惕美股科技“滑铁卢”
任何前沿科技和创新都必须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最终价值,而美股科技的短板就在于产业空心化导致的生产转化即工程化能力的不足。在全球分工协作的大框架下本来不是问题,但老M的脱钩断链取向很可能自缚手脚,导致“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的结局。
在上一轮互联网泡沫中,纳斯达克也曾经有过16年才创新高的历史。也就是说,如果不幸买在2000年最高点,需要16年后才能解套。永远的神(YYDS),一不留心也可能成为“永远屌丝”(YYDS)而被人嫌弃。这种概率虽然不大,但也不能不防。

(数据来源:Choice)
03 现在还不是重仓介入纳斯达克100的好时机
如果想要介入纳斯达克100,最好等到其PE-TTM回到近十年50%分位值(中位数)以下,也就是放在十年维度“不贵”的位置。

(数据来源:WIND)
当前PE值32.47,离十年中位数28.17还有13.24%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业绩不发生变化,指数还需要下跌13.24%,点位大约是17100左右。
如果业绩下滑,就可能出现“戴维斯双杀”,多少点才能回到“不贵”就算不清了,只能且走且看。
等不到怎办?我的观点是错过就错过了。10多年的大涨都错过了,现在错过又算得了什么?
投资不是参加考试,不是每道题都必须做,而是没有安全边际就不做,因为做错了是要扣分(亏损)的。
指数和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投资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