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大概是庐山会议不久,刘思齐带着邵华来中南海,说要去大连看望毛岸青。毛主席得知后,当即同意,并给毛岸青捎去一封信。
在信中,毛主席对毛岸青说:邵华是个好孩子,你们可以好好谈一谈。
这时,敏锐的韩桂馨大概也猜到了这两个孩子可能要谈恋爱,便偷偷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笑着说:“这件事,我早有察觉啊。”
不久,在大连市委的安排下,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毛主席得知后,点头嘱咐,希望他们可以早点回来。
虽不是第一次见邵华,但毛主席还是急切地期盼着见到自己的新儿媳妇。1962年,毛岸青带着妻子邵华从大连回到北京,毛主席和他们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这是自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第一次如此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也改嫁给了杨茂之,毛主席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怪不得他如此欣慰。
图|毛主席和家人
毛岸青和邵华虽然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但小两口偶尔闹个矛盾也正常,邵华性格安稳,在这件事上经常想不开,她希望可以得到父亲的帮助。
邵华说:“我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给爸爸添乱了。”
毛主席得知后,没有一丝生气,而是给邵华写了一封信,让她闲暇之余多读读《上邪》,这是一首汉乐府诗,就是讲述两个人的忠贞不渝的故事。
邵华见信后,马上就懂了很多,为了多向毛主席请教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问题,她和毛岸青约定,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中南海看望父亲。
有一次邵华去看望毛主席,毛主席关心邵华的学习情况,便笑着问:“最近你在看什么书啊?”
邵华说:“最近在看一本英国女作家的书,叫《简·爱》写的就是一对青年男女谈恋爱,最后情定终生,忠贞不渝的故事。”
毛主席十分欣慰,她可以看这种书,说明学习态度是好的,毛主席或许是没有看过这本书,便一直在听邵华介绍,等到邵华介绍完,毛主席用笔在纸上写了“简爱”二字。
过了一些时间,邵华再去看望毛主席,发现毛主席居然正在看《简·爱》,而且从书签位置看,马上就要看完了。
邵华这才明白,毛主席原来也并不是光看那些马克思著作,他除了看一些名著,原来也会看这些书,甚至旁边还放着一本《安徒生童话》。
等到毛主席走进办公室,她还开玩笑对毛主席说:“爸爸,您怎么也看爱情小说啊。”
毛主席笑着说:“爸爸是要看看,到底什么样的一本书,会把孩子吸引成这个样子,爸爸看了,向往爱情,追求自由,情节很感人。”
邵华突发奇想,想要考考毛主席,她说:“那您说,罗切斯特是大富翁,为什么会爱上一个穷教师呢。”
毛主席点点头说:“简·爱虽不是很漂亮,但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她的心是纯洁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麻痹受压迫的人,还是要用阶级矛盾去分析。”
邵华听了毛主席的话,觉得毛主席的回答好高级,看一本爱情小说也可以分析得如此深妙,她对父亲越来越佩服了。
两个孩子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一片苦心,他们一直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最后赢得了美满的爱情和人生。
毛岸青和邵华对艺术都有浓浓的兴趣,毛岸青多才多艺,坚持读书和作词,甚至谱曲,在长期和疾病斗争过程中,他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
而邵华更是,她从小就喜欢看文学作品,小时候喜欢看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还有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等,在毛主席的引导下,邵华更加喜欢读书和写作了。
1954年,邵华就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于邵华而言,她肩上的任务似乎更重一些。
1969年,邵华才怀孕,一年后,邵华生下一个男孩。毛主席得知后,极其高兴。
毛主席给这个男孩起名“毛新宇”,这也是毛主席唯一的嫡孙。按理说,毛主席已年近80,也该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的,但并没有。
日后毛新宇回忆说,爷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根本抽不出空来和我们玩,这对于毛新宇来说,是个小小的遗憾。
1976年,毛主席在北京逝世,毛新宇站在巨大的遗像前,仿佛一夜成长了很多。
毛岸青告诉毛新宇:“毛主席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的物质财富,我们继承的,只有他伟大的精神。”
俗话说,树不扩枝不成才,毛新宇对毛主席逝世那年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
日后他回忆说:“我不可能像爷爷那样去经历战火硝烟了,也不能感受爸爸小时候那样流浪的生活,但爷爷和爸爸他们的经历和付出,换来了我现在和平的幸福生活,我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传承家风,努力学习。”
在毛岸青和邵华的教育下,毛新宇从小就学习优秀,他从小就会背诵毛主席的诗词,而且还可以把其中的含义讲述出来。
不仅如此,邵华还教毛新宇学习英语等知识,等到毛新宇开始上学读书,已经懂得了很多。
毛新宇记得,小时候毛岸青常常会把报纸上关于毛主席的故事都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这样毛新宇读书的时候就更有印象。
上初中后,毛新宇逐渐喜欢上了文史,茶余饭后,他便会拿起来一本名著去读,别人在他的身上似乎又看到了毛主席的影子。
等到毛新宇长大后,毛岸青和邵华多次带着他去全国各地的革命老区,延安,江西等等,他听到讲解员讲述当年这里发生的战役,还有那么多烈士付出生命,毛新宇感动落泪。
在父母的教育下,毛新宇逐渐长大,成为新时期的少年,后来他也成家立业,还生了孩子。
据毛新宇介绍,他的孩子出生于2003年12月26日,和毛主席的生日是同一天。
为了纪念毛主席,他给孩子取名“毛东东”,孩子出生后,江泽民还打电话来祝贺,祝贺毛家第四代的来临。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艰难而平静地走完了84年人生历程,毛新宇泪别父亲。毛岸青临终前曾嘱咐邵华,把他的骨灰葬在杨开慧身边。
邵华对爱人千呼万唤,毛岸青还是走了。她悲痛之余,把所有的思念倾注在笔端,写了著名的《又见韶山红杜鹃》。
多年来,毛新宇一直铭记爸爸的话。毛主席留下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共用的巨大资源,作为毛主席的后代,更有义务更有责任把这些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