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邵华嫁给毛岸青,喜欢上摄影,毛主席:我先给你定两条家规

芊芊之言 2023-05-26 15:10:30

2007年毛岸青逝世,在灵堂上一个跟随毛主席多年的工作人员悲痛地对毛新宇说,他曾问过毛主席,为什么不去看看岸青?毛主席说,他看见岸青就难受,那个时代的亲人就剩他们俩了。

据《经济生活报》报道,毛主席这个位居历史巅峰的人物,一生有10位子女,但为了革命事业,最后只留下一儿两女:毛岸青,李敏,李讷。

图|毛岸青逝世

住在京城的毛岸青

毛岸青是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的次子,1923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当年杨开慧牺牲时,他才7岁,真是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到了21世纪,毛岸青已经70高龄,多少年来他一直养成好静不好动的习惯,也很少在大众面前露面。

北京西郊西山脚下是自然风景胜地,这里有一座千年古刹,每天林涛阵阵,鸟语花香,晚年的毛岸青就生活在这周围。

据毛岸青的孩子毛新宇回忆,毛岸青在晚年深居简出,平日里就是写写毛笔字,而且还喜欢音乐,闲下来了就弹弹琴等。

更多的时候,毛岸青还是喜欢读书,他一个人在家时就读读书,看一些资料,等到毛新宇回来了,父子俩就开始下几盘象棋。

毛新宇说:“我小时候就喜欢和父亲下象棋,每次我们都是胜负难分。”

虽然年纪大了,但毛岸青的身体很好,各级领导都给予他很大的关心,尤其是邓颖超和康克清,以及王震等老革命家,他们很关心毛岸青一家的生活。

在邵华心中,他最感动的就是江泽民对他们一家的关心和爱护。

2007年毛岸青病重,江泽民得知后十分关心毛岸青的身体,以及毛主席其他子女的情况,还多次来接见他们。

邵华是毛岸青的妻子,1991年杨开慧诞辰90周年之际,邵华和家乡人民一起修复了杨开慧烈士陵园,后来还发行了自己的散文集《红杜鹃》。

邵华和毛岸青刚刚结婚的时候,毛主席曾考虑到邵华是毛家新媳妇,便嘱咐她回韶山看看父老乡亲,顺便看看90岁的外婆。

那天邵华还去给杨开慧扫了墓,她看到毛岸青跪在杨开慧的墓前痛哭,才知道原来毛家的人是如此的伟大,当时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已经牺牲10多年。

毛岸青从小跟着哥哥颠沛流离。他4岁的时候,青年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谁知道,父子俩从此天各一方,一直到20年后,父子俩才重逢。

毛岸青7岁时,杨开慧被军阀何键逮捕,当时他的哥哥毛岸英也才8岁,最后杨开慧被敌人残忍杀害,无奈之下,乡亲们把两个孩子火速送到上海避难。

由于白色恐怖,毛岸英和毛岸青在上海的一所幼稚园还没有待多久,就被迫离开。

最后走上街头流浪,他们在上海的日子十分难熬,失去了母亲,父亲也不在身边,两个人相依为命,如果没有吃的就捡垃圾,实在不行就去卖报纸。

据说有一次,毛岸英醒来发现弟弟被人追着打,他问清楚才知道,原来是毛岸青偷拿了报刊老板的一本字典,毛岸英批评弟弟:“你为什么偷拿别人的东西。”毛岸青委屈地说:“这个字典很像妈妈的字典,我以为上面有妈妈的消息,我想妈妈了。”毛岸英听到弟弟的话,不禁泪流。

还有一次,毛岸英发现弟弟被人追着打,这次居然是特务,毛岸英背着弟弟,躲在了一个废弃的山神庙,他们就在破烂不堪的山神庙过了好几天。

他们多么希望父亲可以在身边啊。

一直到1936年,他们兄弟俩才被组织找到,后来被紧急送到苏联,毛主席得知后感动不已,他给孩子们写信:“爸爸很好,很想念你们,你们在苏联好好学习,期盼你们早点回来。”

1945年,毛岸英率先回到中国,毛岸青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苏联治病。

毛主席十分喜欢毛岸英,还让他去基层锻炼,在毛主席的培养下,毛岸英不仅学习了一身的军事本领,还学习了基层劳动人民的吃苦精神。

图|毛岸英(左)、毛岸青(中)在莫斯科合影

新中国成立前,毛岸青回到毛主席身边,他们一家终于团聚了。

但遗憾的是,抗美援朝开始后,毛岸英上了战场,不久便壮烈牺牲,他成为了毛家为革命献身的第六位烈士。

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曾问过毛主席,毛家还牺牲了谁,毛主席一一列出来,毛泽覃,毛泽民,毛泽建,这都是毛主席的至亲,他们兄妹四个人,就剩他一个人了。

所以毛主席说,他看见毛岸青就难受,那个时代的亲人就剩他们俩了。

父亲关心儿子的婚事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一直在中宣部从事翻译工作,因为他的俄语水平还可以,所以在工作上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每逢节假日,机关都会搞舞会,对于从小生活在苏联的毛岸青来说,这些都再简单不过了,所以他常常会参加跳舞,这也避免不了闲言碎语。

但江青却对这件事很看重,最后在毛主席身边含沙射影,数落毛岸青。

毛岸青本身身体不好,遭到江青的数落后,身体更不好了,毛主席安排毛岸青去医院住院治疗。

一直到50年代后期,毛主席对毛岸青的婚姻十分关心,毛主席听说他和一个小护士关系不错,所以专门问过。

毛岸青说:“我和那个护士还是不合适,学历和生活习惯都有差别。”毛主席听了后说:“那就再找,找个像你嫂子的妹妹那样的。”

果然,不久毛主席就从李讷那里得知,毛岸青经常给邵华写信。邵华其实从小就把毛岸青当哥哥看待,她也很喜欢毛岸青。

1959年,毛主席得知两个孩子谈恋爱,心里很高兴,后来邵华要去大连看望毛岸青,毛主席还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写道:

岸青我儿:听说你和邵华写了很多信?你们如果有做朋友的意思就好好谈谈,邵华是个好孩子。

毛主席给毛岸青写这封信的时候,毛岸青已经37岁了,毛主席也已经67岁。

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最后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邵华和毛岸青在大连举办了婚礼。

婚后的毛岸青和邵华十分浪漫,周末回家,毛岸青也总会给她做饭,两个人吃完饭还要出去散步。

邵华说:“当时我们手挽手走在大街上,常常会招来很多异样的眼光,我还会觉得不好意思。”后来毛岸青说:“这有什么,我们是夫妻,没关系。”

毛岸青会唱歌,会拉二胡,平日里邵华喜欢摄影,就给毛岸青拍摄各种照片。

邵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在中南海时,她曾给毛主席拍摄了很多照片,毛主席也非常喜欢邵华给拍摄的照片。

但是在后来,人们却很少见到邵华为毛主席拍摄的照片,更多的都是中南海的专职摄影师拍摄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毛主席曾对邵华约法三章。当时毛主席对邵华说:“你给我拍照可以,但我要立三个规矩,第一,你给我拍的不能拿到外面,第二,这些照片也不能发表,第三,更不能送人。”

邵华作为毛主席的儿媳妇,自然有给毛主席拍照的条件,但毛主席不想让家人拿着他的幌子去做事,更不允许去产生利益。

邵华也明白这点,她说:“毛主席给我立的三条‘家规’,我一直遵守,多年来,从来没有一张照片发表过,都是自己珍藏。”

毛岸青和邵华结婚9年后,也就是1970年,邵华在北京产下一子,正是毛新宇。

这个名字是毛主席亲自给取的,日后毛新宇说:“我很喜欢爷爷给我起的这个名字。”他还说:“我不可能像爷爷那样去经历战火硝烟了,也不能感受爸爸小时候那样流浪的生活,但爷爷和爸爸他们的经历和付出,换来了我现在和平的幸福生活,我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传承家风,努力学习。”

毛新宇回忆,母亲是个摄影师,后来还出版了很多画册,此外还喜欢写散文,《我爱韶山的红杜鹃》还入选了中学课本。

说起来这些,邵华心里就一句话,做毛主席的儿媳妇,其实很幸福,很简单。

晚年的心愿

据邵华回忆,他和毛岸青的婚事,在几十年前,毛主席就和张文秋开过一个玩笑。

那是1927年4月,在中共第五次党代表大会上,毛主席对张文秋道喜,毛主席说:“别人祝你们早生贵子,我祝你们生一对千金。”

毛主席的意思是,我有两个儿子,你要是生了两个女儿,那以后我们就是亲家了。

没想到日后张文秋果然有两个女儿,最后刘思齐嫁给了毛岸英,邵华嫁给了毛岸青。这真是奇妙的缘分。

但时光不饶人,在毛岸青生前,他一直想回韶山看看,还嘱咐邵华,如果他去世了,就把他的骨灰葬在杨开慧的身边。

1977年,邵华一家来到湖南专门看望了杨开慧的保姆陈玉英,后来邵华多次和陈玉英通信,关心她的身体。

邵华多次嘱咐毛新宇,要永远记着爷爷的伟大精神,在长辈们的关心下,毛新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时光不饶人,2007年毛岸青病重,有关部门立马做出批示,让他享受国家副总理级的医疗待遇,最后,毛岸青被送入301医院。

但病魔无情,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其实近年来毛岸青的身体一直很好,这是病重突如其来,毛新宇也没有想到,但好在,毛岸青在世时看到了毛家第四代的来临。那是2003年,毛新宇的孩子出生,为了纪念伟大的毛主席,一家人给孩子起名:毛东东。

毛岸青去世后,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江泽民同志亲自去八宝山送别,并对邵华亲切慰问。

按照毛岸青生前遗愿,他的骨灰被葬在杨开慧的墓前,永远陪伴着杨开慧。

每当清明节或者纪念日,毛新宇都会带着孩子来看望,说一句:“爸爸,我带着孩子们来看您了!”

毛新宇说:永远追随爷爷,无愧于毛泽东的后代。

如今,毛新宇已经又有了一个女儿,说起来毛岸青,他说他十分想念。他说:“我的爸爸和爷爷,都是一本书,我可以阅读一辈子。”

他和李敏的女儿孔东梅,以及李讷的孩子王效芝一样,都在传承着毛家家风,传承着毛主席的伟大精神。

0 阅读: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