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肆又称作酒店、酒楼、酒家、酒舍、酒馆、旗亭等名称虽多,但都属于售酒单位,从酒业经营的角度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酒肆行业特色。接下来,赤水谷酒带您追溯各朝酒肆文化,领略彼时酒肆风情。
商周-酒肆?祭祀活动的专属
酒肆在商代时就已存在,只是规模较小,服务项目也比较单一。在《周礼》中有记载:“凡建国,佐后立市。肆,市中陈物处也。”据了解,建国指的就是筑围墙,周人在建了围墙之后,分出地方设立市场,并且“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陈其货贿”。
商朝时,每次举行大型活动人们总会搬出大容量的酒品进行饮用,而按照周朝的思想观念,酒则被多用于祭祀中作为主要祭品。
汉代时期-私营酒家
到了汉代之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已经遍布了酒肆。主要以私营为主,都是各家开的小酒垆,规模不大但是分布极广。比较贫穷的百姓开设酒肆,会像现在的流动摊位一样,推着小车在街上走来走去。稍微大一点的酒肆,则会招收帮工,也就是古代的酒保。那时候还开始流行美女营业,不少颇具异域风情的漂亮姑娘都在街道上贩卖美酒,让酒品的销售更加兴盛。
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需求,酒肆不断进化的同时,消费人群也越来越广泛。来喝酒的顾客不再限于上层的有钱人,而变成了“士农工商”各行人士都会到酒肆饮酒聊天、消遣作乐。
唐代时期-彻夜喝酒不是难题
唐代酒肆具备了两个最突出的特征,一是用酒作为主产品来吸引顾客,酒肆通常自己酿酒,二是营业时间从不间断,许多酒肆从上午启门,直到深夜客散为止,中间从不停止营业另外,唐代的酒肆行业已经深入到城乡的各个角落,凡有人烟的地方就可能有酒肆。这些酒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饮食生活,而且促进和带动了其他饮食行业乃至整个城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宋朝-层出不穷的各类酒肆
宋代以来,从官方取得经销权的酒肆称为“正店”,分销者称为“脚店”或称“拍户”,由官府直接开办的酒肆,叫“官库”或“子库”,宋朝开办的酒肆更是形式多样,如茶饭店、包子酒店,宅子酒店、花园酒店等,从而使酒肆的营业范围全方位扩展。
明清时期-美食与酒的相辅相成
到了明朝,随着大中城市数量的增加,不少乡村也因商业的繁荣而变成市镇,消费生活得到进一步提高,并首次有了“酒店”的说法。不仅经济发达的南方城镇处处是歌楼酒馆,就是北方的小县城同样如此。
清代,酒肆文化维持了繁荣的局面。乾隆年间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就展现了清代苏州繁盛的城市画面,其中所绘饭店、酒楼有18家之多。到了晚清,各地甚至还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地方风味酒楼。明清时期,以菜品为主酒类为辅的营业模式,推广到了整个饮食业。
酒肆的演变升级之路
不只是展现了酒肆的变迁
更阐述着酒在人们日常中的重要性
酒与生活日益紧密起来
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已然成为了中华文化
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时此刻
与赤水谷酒一起
畅谈酒史文化
品味好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