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及隐患排查风险管控

张海涛看房产 2024-11-30 06:19:27

事故四大因素:人的因素;车的因素;物的因素(路、环境);管理因素

人的因素:三超一疲劳、分心驾驶、判断失误、处置不当、不文明驾驶

“三超一疲劳”的定义

“三超一疲劳”是指在道路交通中常见的四种违法行为,具体包括:

超速: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车辆的行驶速度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速度。

超员:运输的乘客数量超过车辆核定的最大载客量。

超载:车辆运输的货物超过车辆的荷载总重。

疲劳驾驶: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导致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三超一疲劳”的危害

“三超一疲劳”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超速:容易导致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反应力下降、反应距离延长,如遇突发危险情况,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判断和采取紧急措施。同时,随着车速的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降低,制动距离延长,极易造成追尾、侧滑甚至翻车等交通事故。

超载:车辆超载后,由于载货质量增大,惯性随之加大,制动距离延长,危险性增大。如果严重超载,轮胎负荷过重、变形过大,易引发爆胎、突然偏驶、制动失灵、翻车等事故。另外,超载还会影响车辆的转向性能,易因转向失控而导致事故。

超员:车辆超员时,会导致车辆动力性能下降,且后部重量会变大导致车辆重心后移,从而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时,在转弯时就很容易发生侧滑或翻车。同时由于轮胎负重加大,如果长期超负荷行驶,很容易发生轮胎变形或是爆胎的情况,继而发生交通事故。而超员乘客几乎没有任何安全设施保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使他们暴露在伤亡风险中,后果也往往比较严重。

疲劳驾驶: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三超一疲劳”带来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应当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不超员、不超载,并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驾驶。

定期检查车辆: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车辆的技术状况良好,特别是制动系统和轮胎的状态。

合理安排行车时间:科学地安排行车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连续行车不得超过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使用安全带:正确使用安全带,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有效减少伤害。

综上所述,“三超一疲劳”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需要驾驶员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分心驾驶的定义

分心驾驶是一种常见的驾驶行为,指的是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与正常驾驶无关的活动上,从而导致驾驶操作能力下降的现象。这种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手机、与乘客交谈、吃东西、抽烟等,这些活动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影响他们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观察。

分心驾驶的危害

分心驾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力分散:分心驾驶会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从道路上转移,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从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反应迟缓: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驾驶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可能会反应迟缓,无法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视野变窄:例如,驾驶时玩手机会使驾驶员的视野变窄,降低了对周边视觉的感知,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降低车速和转向顿挫:分心驾驶可能导致驾驶员无法保持稳定的车速和准确的转向,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分心驾驶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分心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开车时使用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状态下的2.8倍,开车时看手机、发短信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正常驾驶的23倍。此外,分心驾驶不仅包括使用手机,还包括其他任何能够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违反这些规定的驾驶人将面临罚款和扣分的处罚。

分心驾驶不仅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降低他们的反应能力,还会导致视野变窄和其他一系列安全隐患。

操作失误:如未按规定使用转向灯、错误判断车距、超速行驶、急刹车或急转弯等。

处置不当:如在紧急情况下未能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或在车辆出现故障时未能及时安全地处理。

判断失误:主观想象或过度自信,安全意识淡薄,依靠自己的主观想象判断事务,或者过高估计自己的技术,过分自信,自认为没有危险,对周围环境未判断清楚就盲目通行。

不文明驾驶:包括未按规定让行、违法超车、违法会车、违法倒车、违法变道、违法占道行驶、违法停车、违法掉头、违法抢行和未保持安全车距。在驾驶室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影响驾驶人视线,增加事故发生风险;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挡滑行: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增加事故概率;在禁止鸣喇叭的路段鸣喇叭干扰乱交通秩序,可能引起其他驾驶人的不满或错误判断。

车辆因素

病车上路:驾驶员明知所驾驶车辆不符合安全规定,仍然驾车上路,因而造成事故。

机械故障:车辆发生机械故障如爆胎、制动失灵等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虽然占比较低,但因其突发性,可能导致重大、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车辆问题

车辆技术性能不合格:

制动不合格是常见的车辆技术性能问题,例如刹车系统老化、刹车片磨损严重等,会导致车辆在需要刹车时无法有效制动,从而引发事故。

灯光信号装置不合格,如转向灯不亮、刹车灯故障等,会影响驾驶员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判断,也容易使其他道路使用者产生误判,增加事故风险。

车辆故障:

操作系统故障可能使驾驶员失去对车辆的正常控制,例如转向系统突然失灵,车辆无法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转弯。

爆胎也是一种常见的车辆故障,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爆胎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车辆未及时保养和维修

车辆如果未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其性能会逐渐下降。例如,发动机长期未保养可能出现动力不足、抖动等问题,影响正常行驶;轮胎长期未检查和更换,磨损过度、胎压异常等情况会增加爆胎风险,进而引发事故。

物的因素(路、环境)

道路设计和维护

道路的设计和维护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合理的道路设计,如急转弯、陡坡、狭窄路段等,可能会增加事故的风险。此外,道路的维护状况,如路面损坏、标志标线不清、排水系统不完善等,也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环境

道路环境包括交通流量、交通信号、照明条件等因素。在交通流量大的情况下,如果道路容量不足,容易导致拥堵和事故。交通信号和标志的设置不合理或损坏,也会增加驾驶员判断失误的可能性。照明条件不佳,尤其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会降低驾驶员的视野,增加事故风险。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光照条件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道路的可见性和行车安全。

天气条件如雨、雪、雾等,会影响道路的抓地力和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导致连环撞车事故。

地理位置:山区、乡村道路等地形复杂的区域,由于视线受限、路面质量差等原因,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管理的因素

道路运输企业在交通事故管理中涉及的因素较为广泛,安全事项交代不清楚可能导致驾驶员在不了解具体安全要求的情况下上路,增加了事故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对车辆和车辆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可能导致责任划分不明,事故出现后无人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没有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或者没有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都可能导致安全管理效率低下,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需要建立和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企业内部有明确的安全责任分配和执行机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对驾驶员、车辆的技术状况、运输过程的安全管理等。

资质审核: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审核确保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车辆技术管理:应确保营运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通过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定期维护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措施。

驾驶员管理:包括驾驶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健康检查和心理辅导,以及对违规驾驶员的处理和调离制度。

动态监控和信息处理:实施车辆全程动态监管,实时监督和提醒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并记录存档。

隐患排查与治理: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包括车辆、驾驶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应急处置与救援:建立应急预案,包括车辆火灾、高速爆胎、危险品运输事故等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

事故报告与数据分析: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报告并配合事故调查,如实提供车辆动态监控数据和视频资料。

安全教育与培训: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诚信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将诚信考核结果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挂钩。

法规遵守与执法监督: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信息共享与部门协作: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共享信息形成合力共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技术和设施投入:加强科技装备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

通过上述管理因素的实施,道路运输企业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更多道路运输行业标准化学习交流免费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