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辉煌天王府,今已颓败成荒庄,昔日繁华不再现,唯有野鸽空中飞,昔日盛景难追寻,一片荒凉映眼帘。1864年7月19日午时,湘军用火药炸毁了南京太平门附近的城墙。随着呐喊,湘军迅速冲入城内,与太平军展开肉搏。同时,各路湘军也对其他城门发起总攻,疲惫的太平军虽奋力抵抗,但仍无法抵挡。
傍晚,湘军四面攻入南京,持刀剑地图,猛攻天王府及各大王府。混乱中,李秀成率小队扮湘军,携幼天王破围东逃。曾国荃心知,抢宝次要,关键是捕获太平天国领袖。
李秀成若逃脱,能迅速集结数十万军,战争将旷日持久。但他因让好马给幼天王,在南京城外被捕,标志着太平天国走向衰败。湘军更兴奋的是占领太平天国11年都城。
日军侵占南京,大肆屠杀无辜平民,掠夺财物,无恶不作,将繁华都市变为人间炼狱,罪行罄竹难书。湘军曾以纪律严明著称,太平天国前期确如此。但南京陷落时,湘军却如匪盗,抢劫屠城,安庆之战亦如此。军纪成空,军士疲惫且欠饷,无视禁令抢掠,军官亦遭殴抢,南京之状惨烈空前。
城中太平军无遗全遭屠戮,青年男子不是被迫运战利品即被杀。湘军掠夺王府金银珠宝、玉器字画。先入城者得“战利品”,后至者严刑逼问百姓财宝下落,终在天王府掘出洪秀全遗体并捣毁。
7月26日,赵烈文入南京,见城几成废墟,道路尸横遍野,通行艰难。存活者皆为湘军苦力,或运财宝,或掘地寻宝。其日记载,死者多为老弱病残,幼婴亦遭戮,妇女无年轻者。赵怒斥曾国荃,后者遂令埋骨,路始通。
仓促处决李秀成,意图遮掩屠城恶行。此举虽欲灭迹,但真相终难掩藏,罪证昭彰,历史自有公论。两日后,曾国藩自安庆抵南京。途中,部属屡赞湘军战功,皆欢腾。曾首问李秀成,二人闻名已久,终战场外相见。曾欲审其口供,探天国兴亡及败因,后删不利湘军之处,上呈朝廷,私斩秀成。
处决李秀成非因惧其逃脱,实为杀人灭口。此后,南京陷落时的太平军高层尽除,真相难寻,财宝、伤亡皆成谜。曾国藩虽品德高尚,但手下屠杀成其污点,印证“兴亡皆苦”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