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照中,一人悬空吊挂,遍体弹孔,口含黑物,旁书“处决民贼陈兆棠以谢天下”。此人非盗匪,乃晚清潮州知府。何以称贼、遭此酷刑?其生平究竟如何?
【一、从名门之子到屠伯之称】陈兆棠出身名门,父为曾国藩幕僚陈士杰,参与过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他自幼受良好教育,中进士入仕,历任惠州、潮州知府,表面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在他的管辖下,百姓饱受暴政之苦。陈兆棠借清剿匪患之名,用残暴手段镇压反抗者与无辜者,滥杀无辜,误杀忠良,惠州任内更杀数千人,被百姓称为“屠伯”,革命党人视其为“民贼”。
【二、从民贼之罪到血债血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揭开辛亥革命序幕。革命风潮迅速波及全国,包括广东。11月9日,广东光复军占领广州,宣布军政府成立,并继续向东南潮州进军。潮州知府陈兆棠闻革命军至,未降未逃,决意抵抗。他动员所有兵力,城外布防,并下令诛杀涉嫌革命者。此外,他还遣刺客暗杀革命将领林觉民,但未遂。
11月21日,革命军占领潮州城。陈兆棠携亲信逃向海边欲乘船逃离,却被革命党人察觉并围困于海滩。虽奋力抵抗,陈兆棠最终还是被捕获。革命军押陈兆棠回潮州城审判,指其为清走狗,残杀百姓,民族罪人。其罪行累累,不可饶恕。革命军遂判其极刑,既惩其恶,亦警世人。
【三、从极刑示众到历史警示】1911年11月22日清晨,陈兆棠被带至潮州知府衙门前的照壁下,此地昔为其执政、屠戮百姓之所,今却变为其即将受刑之地。革命军在此筑高台,悬牌示众,书“处决民贼陈兆棠以谢天下”。这是对陈兆棠的最终审判与羞辱,他被绑绳吊于长杆之上,如活死人般悬空,任人围观嘲弄。
然而,更重的惩罚还在后头。革命军迫他吞粪噤声,让他体味自食恶果之苦。这已是极大侮辱,他们还开枪射击,据说他身中13至19枪才倒下。此残酷处决引来众人围观议论。有人为陈兆棠惋惜,视其为有才德之官,仅因忠于朝廷而罹难,深感同情。有人愤怒厌恶陈兆棠,视其为残暴暴君,因贪权而滥杀无辜。亦有人视其为历史罪人,警醒世人,因其违逆民心终遭报应。
陈兆棠之死系历史事件,亦成历史谜团。他忠君爱国或是残害百姓?有功国家还是民族罪人?答案复杂多面,需依不同角度与立场评判。此事件如历史之镜,映照晚清社会多样复杂性。彼时,人物风貌各异,生活故事多元,权力与利益交织,理想与抱负并存,共铸时代特色与魅力。
历史由人民创造并书写,不可用黑白两分,而应以多彩描绘。评价历史不应仅分好坏,需多元视角。断定历史不可仅凭对错,应多维思考探索。亲爱的读者,您如何看待此事?请在评论区分享见解。感谢您的阅读,期望您能喜欢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