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与南方周末商榷:小区和社区,是一回事吗?

波哥看楼市 2024-10-10 22:11:55

作者 |罗乾波出品 |波哥看楼市

10月9日,南方周末针对国内“小区衰败”的问题,在其官微发布了一篇令人深省的文章,其中提到:

“南方周末:你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王德福:我国城市社区目前遇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从2000年中国住房制度实行市场化以来,现在住宅小区的生命周期,陆续进入老化阶段。

进入了这个阶段,不管是因为自然老化,还是人为使用造成的,小区的公共设施不可避免开始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社区的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现在的市民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品质,大家对于小区公共空间与设施的关注度,跟过去相比是提升的。

这种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和小区本身的老化之间,就构成了一个矛盾。

当前社区居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我们怎么通过达成有效的合作,尽可能延缓小区的自然老化,尽可能保证居住品质不下降得那么快。”

简析:

据波哥看楼市独家观察,该文中的“小区衰败”仅为其导入角度,其核心视角是对社区治理的探讨。

咋看之下,原以为是对老旧小区及其更新的剖析,但经仔细阅读之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说了半天,还是西方众多的裹脚布里面打转转,也没有什么太多独立的思考,如此而已。

如波哥一样,大家可能有点不以为然的是——不要简单把西方的某些言论,拿来套用国内的实际,否则,大家都会 给你竖起小拇指。

因为,上述文章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逻辑漏洞,即为:

挂的是“小区”的羊头,卖的确是“社区”的狗肉,也比较奇葩。

为啥这样讲?

这些高大上的所谓教授和官媒,不可能不清楚“小区”和“社区”的异同,老祖宗说,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不可不察。

波哥个人觉得,该文章中,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在“小区”和“社区”之间进行了概念偷换,而在文章的主要内容中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令人质疑的结论:

小区=社区

虽然没有这样明示,但其字里行间,大差不离。

还装着很严肃的样子,就不太好了。

比如,按国际和历史经验,小区和社区也有很多的差异,也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难道,这些教授等搞不懂吗?

这,说不过去吧。

尤其是主流官媒,其产生的问题会更多。

社区,是国内外城市治理的基础层面,这点没毛病,大家都是认同的。

然而,忽略“小区”的差异和特质,将其模糊不清地纳入“社区”概念范畴,会产生众多的误导,就非常值得深思了。

例如,在国内,2—5栋楼不等,都叫小区,但是不一定就是社区,这一点对国人而言,基本皆是耳熟能详的事,不需要再去浪费口水了。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

社区≥小区

这是西方的理论,对那些喝惯了某些奶妈乳汁的人来说,这肯定是成立的。

可是,这个不等式,在国内会被打脸,很疼的。

比如,在国内,很多大型小区,就不是一个社区能囊括的,而上升到街道的层面和高度了。

这些客观情况,你会熟视无睹吗?

再者,按国内的治理模式,跟国外也大相径庭:

国外:是城市到社区的路径,有其必然,恰如其份;

国内:为小区到社区到城市的打法,模式不一样,也是我们老百姓的客观。

邯郸学步,和戴别人的帽子来看自己的脚,你不觉得可笑吗?

所以,上面官媒的这篇文章,波哥看楼市认为,它很难引起国人的共鸣,颇有点贻笑大方之尴尬。

写在最后:

有感于上述官媒文章的提醒和启发,各位大咖应该都可以从该文中吸取到很多有益的养料,这点毋庸置疑。

妥妥的正能量,必须为其点赞。

但是,不要进入固有的信息蚕茧之中,而被别人蒙蔽自己的眼睛和心智。

《礼记·中庸》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毕竟,在大行其道的商业和网络世界中,智商税的坑很多,姑且听之,且行且观察。

你是否认同?

一家之言,敬请斧正,为谢。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0 阅读:33

波哥看楼市

简介:中国房地产+财经独立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