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国援乌计划陷分裂,美战略东移普京亮剑

又菡聊 2025-03-29 15:34:07

巴黎举行的27国援乌峰会遭遇戏剧性转折,尽管英法高调宣称推进派兵计划,但意大利、克罗地亚等国明确拒绝地面军事介入。这场被马克龙称为“欧洲团结象征”的会议,最终暴露出西方阵营的深度裂痕。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全程缺席这场关键对话,却在同一天对也门发动新一轮空袭,俄总统普京则趁机宣布将对乌军发动“歼灭战”,俄乌战场的天平正加速倾斜。

3月27日的巴黎峰会本是西方协调援乌行动的重要契机,却演变成立场分歧的展示场。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会前明确表态:“任何地面军事任务都不在考虑范围内。”克罗地亚总统普连科维奇更直言,缺乏和平协议的派兵行动“注定失败”。卫星数据揭示深层矛盾:欧盟对乌军援交付率已从2023年1月的82%骤降至今年3月的47%,德国承诺的18辆豹2坦克仍有11辆滞留本土。

美国的态度加剧了欧洲困境。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公开质疑欧洲派兵计划“缺乏可行性”,五角大楼更将“卡尔·文森”号航母调往红海。这种战略重心的转移并非偶然:美军在迪戈加西亚基地部署的B-2轰炸机群,已具备对中东地区实施72小时持续打击的能力。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试图通过打击胡塞武装重掌红海航道控制权,同时向欧洲传递“安全承诺需要付费”的信号。

普京在视察北方舰队时的表态引发震动:“俄军将彻底终结乌克兰武装力量的有组织抵抗。”战场数据显示,俄军目前在卢甘斯克控制区已达99%,顿涅茨克方向推进速度同比提升40%。更值得关注的是,俄国防部宣布已组建由8个旅级单位组成的“突击集群”,配备T-90M坦克和“柳叶刀”无人机系统,重点突破恰索夫亚尔防线。

乌克兰的战争资源正濒临枯竭。泽连斯基承认前线部队军饷拖欠已达三个月,第93机械化旅等精锐部队的弹药补给量较去年同期下降70%。尽管美国国会近日批准了2.4亿美元紧急贷款,但其中60%被指定用于偿还国际债权人债务。军事专家指出,乌军现存152毫米炮弹库存仅够维持两周高强度作战,而俄罗斯军工厂的炮弹月产量已达25万枚。

美国的战略调整暗含多重算计。通过对胡塞武装的持续打击,既保障了以色列航运安全,又试探了伊朗的防御底线,德黑兰方面已有12艘商船因“安全顾虑”停靠阿曼湾。这种“东遏伊朗、西控欧洲”的策略,与特朗普政府“联俄制华”的构想形成呼应。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务院正在推动乌克兰国有资产抵押计划,贝莱德集团已获得基辅电网公司34%的股权。

欧洲的困境远未结束。德国总理朔尔茨虽承诺追加7亿欧元军援,但柏林方面坚持要求乌方提供黑海港口特许经营权作为担保。法国提出的“战争债券”方案遭波兰等六国反对,荷兰则建议动用俄央行冻结资产。随着俄军春季攻势全面展开,欧洲或将被迫在“全面介入”与“战略止损”间做出痛苦抉择。

0 阅读:2

又菡聊

简介:何其有幸,生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