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破冰欧盟紧随,美国关税大棒反促中欧抱团

又菡聊 2025-03-30 15:22:04

法国外长巴罗前脚刚结束对华访问,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后脚便抵达北京。这场外交接力的背后,是美国对欧盟钢铝加征25%关税的倒逼,原本剑指中国的贸易战火,意外烧穿了跨大西洋盟友的信任壁垒。

巴罗此行的紧迫性,在法国干邑白兰地出口数据中显露无遗。2023年前四个月,该品类对华出口额同比暴跌60%,美国威胁的追加关税更让法国酒商雪上加霜。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演讲中,这位外长用中文吟诵唐诗释放善意,背后是法国农业团体每小时损失120万欧元的现实压力。

中法达成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暗藏深意:中方承诺支持欧洲战略自主,法方则同意建立新能源产业对话机制。据法国财政部透露,道达尔能源已获准参与中国第四轮光伏电站竞标,作为交换,法国将放宽中资收购当地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审查限制。

谢夫乔维奇的中国行程充满戏剧性,他还在华盛顿恳请美国取消关税,得到的却是特朗普“欧盟占了美国30年便宜”的羞辱。转机降落北京时,欧盟委员会同步宣布:无限期推迟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的最终裁决。

这种转向实属无奈。美国对欧盟钢铝关税涉及每年420亿美元贸易额,而欧盟27国禁用华为5G设备的成本高达240亿欧元。德国工业联合会文件显示,14个成员国明确反对拆除现有中国设备,波兰更被爆出秘密续签华为5G维护合约。

特朗普政府的“双线作战”正在引发反噬。对欧盟加征关税后,美国通胀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美联储被迫推迟降息计划。更尴尬的是,五角大楼采购清单显示,美军F-35战机生产线仍依赖中国稀土精炼技术,所谓“对华脱钩”沦为笑谈。

欧洲的报复来得迅速且精准。法国暂停参与北约印太战略会议,德国批准中远集团收购汉堡港Tollerort码头剩余股权,意大利重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谈判。这些动作与拜登政府期待的抗中统一战线背道而驰。

北京敏锐抓住战略窗口期。在接待欧盟专员当天,中国商务部宣布放宽28类欧洲农产品准入,包括西班牙火腿、荷兰乳制品等敏感品类。作为回应,欧盟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移出“高风险实体清单”。

这种务实的利益交换,正在重塑中欧互动模式。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报告指出,2023年中欧贸易额逆势增长7.2%,达到8560亿美元,同期美欧贸易额下降4.3%。当布鲁塞尔的政策精英们开始讨论“去风险不等于去中国化”,华盛顿的离间计已然破产。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美国挥舞了四年的关税大棒,最终砸碎了自己的盟友阵营。正如柏林墙倒塌宣告冷战结束,如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欧洲政要集体缺席抗中议题,或许正预示着单极霸权的终结。

0 阅读:22

又菡聊

简介:何其有幸,生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