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家电行业洗牌,有人无视有人不信

家电圈 2025-01-31 21:47:46

这一轮的家电行业洗牌,因为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的突然推出,陡然提速。但是,家电圈发现,很多人对此无视,还有人表示不信。事实上,这一轮洗牌,不只是在市场层面,也不只是在商家层面,而是存在于家电产业链的全链路、多环节。

华辛||撰写

对于家电市场的洗牌,相信行业的所有企业和商家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家电产业的洗牌,众多家电厂商的经历并不算丰富。

一方面,家电市场的洗牌,基本规律就是“3年一小轮、5年一大轮”,很多家电厂商就是在一轮轮的市场洗牌中胜出;家电市场的洗牌更多只是影响家电品牌商、家电零售商的市场格局、排名和占比。

另一方面,家电行业的洗牌,则是包含市场格局、产业生态和消费需求等多个方面,涉及商业生态、产业模式,以及企业生存,与家电产业链的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零售商、服务商等息息相关。

长期以来,家电厂商经历的市场洗牌多、产业洗牌少,聚焦的更多只是“厂商之间的市场份额与占比”等抢夺,解决的只是企业经营效率、经营能力和经营质量等问题。但是,从2025年开始,一轮与家电产业所有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深度洗牌,已经悄然开启,并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这不只是家电行业内部的企业与商家市场抢夺和份额拼杀,而是一场家电产业内部所有参与者,与产业外部的用户,以及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共创共赢”。简单来说,家电厂商必须要学会抱团、合作,抢到更多的用户,赢得更多的用户信任,才能掌握家电产业经营与发展的最大主动权。所以,这是一场家电产业内部与外部的共振与再造,涉及产业价值链等生态再造。

二是,这轮家电产业的洗牌,相当于是一轮家电产业全链路的价值、逻辑与模式等重构,解决的是“进入发展成熟期、面临发展衰退期考验”的家电产业,如何找到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和增长的新空间。特别是对于行业头部企业来说,需要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和高质量发展动力。

面对这一变化,家电圈发现:行业的众多家电企业、商家,要么是无视,要么是不相信。大家普遍认为,家电产业的竞争还是处在“大鱼吃小鱼和快鱼吃慢鱼”的传统通道之中,认为只要挤压了市场同行的生存空间,自己就能“高枕无忧”。

事实上,当前及未来家电产业,所有企业的对手,早就不是同行,而是变成了用户,以及可以改变用户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发展认知等其它行业和领域的非同行们。所以,这一轮的产业洗牌,自然不是简单的家电企业、商家自向面对市场变化和消费变化的经营“提质增效”,而是面向市场上众多用户和用户生活方式的激活与创造。

同样,这也不只是家电企业、家电商家两类人群的发展压力,包括上游的家电供应商,下游的家电营销服务商、内容企划、商品企划,甚至是广告设计公司等,都面临着一轮全新的洗牌与重构压力。

第一、经营的理念。所有厂商,在一线市场上从挤压同行的竞争策略,转向瞄准用户的新周期之中。不要总盯着同行的产品、价格、渠道和营销,而是要瞄定自己的目标用户,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和策略,去赢得用户的信任和认同。真正要靠用户实现经营的破局与转型。

第二、经营的模式。头部厂商要敢于探索与试错,率先从经营的手段、渠道的布局、产品的推广、用户的服务,以及内容的策划等多个维度,带领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商业同盟们,一起围绕用户寻找更有效、更扎实的经营打法和套路。

第三、经营的边界。所有厂商必须要清楚地知道,能力是有边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产业是有门槛的,虽然家电消费市场的舞台和空间足够大,但每个厂商的能力边界都是持续受限的。所以,必须要清楚企业自身的短板与弱点,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才能在这一轮的巨浪冲击之下占据“一席之地”。

站在新一轮家电产业洗牌的起点上,家电圈认为,家电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全员调整思路,牢牢围绕用户需求的价值激活、用户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培养,并通过“对内优化组织架构、对外强化执行效率”,才能实现经营的可持续与健康化。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0 阅读:2

家电圈

简介:覆盖家电企业商家的垂直一体化价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