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家电零售业态的变局,出现至少已经有2年的时间。但,进入2025年后,在一线市场上,家电圈发现,仍然有大量的企业和经销商们,要么是搞不懂,要么是没感觉,甚至还认为就是“胡扯一通”。
常伟||撰写
对于“新一轮家电零售变革”这个既定事实,家电圈发现,市场上仍然有大量的家电经销商群体,不只是乡镇经销商、个体户,还有城市的运营商、分销商等群体,仍然表示:不清楚、不了解,甚至还有不认同,认为是胡扯乱扯。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一部分家电经销商们,受困于自身的实力、认知,以及经营水平,确实不了解,或者不愿意了解。家电圈认为,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有两个:
一是,新一轮的家电零售业态变革,更为复杂、多元,不是简单的渠道“更新迭代”变化,而是商业生态的蜕变,不单单是经销商一方的事情;二是,众多家电渠道经销商的发展惯性过于强势,以及经营舒适区过于宽广,主观上不愿意转变且客观上没有思路和方法。
零售变革不只是渠道变革
当前,众多家电厂商必须要清楚一点,零售变革不是简单的渠道变革,取消代理商、分销商,出现新的商家和渠道形态。家电圈认为,这一轮的零售变革,最大变化就是:所有家电人,都要跳出,或者摆脱“渠道为王”的经营和发展思路,彻底迈入用户为王和用户驱动的新赛道之中。
在用户为王的时代,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轮零售变革的核心,不再是渠道主导,也不是企业主导,而是用户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购物方式等变化,倒逼所有的家电厂商必须要“围绕用户这个中心”,去重构企业的生意模式、用户的交易模式和产业的经营模式。
生意模式是什么?就是基于“卖商品”赚差价的一锤子买卖,通过产品经营结构的调整,面对出货数量减少下的企业盈利提升;这只是基本功,更大的挑战在于,要建立与用户的“持续性交易模式”,不只是卖商品,还可以在专业化的设计、服务等环节,探索和培养更多的商品,形成用户需求的洞察和满足后,探索新的商品和交易频率。这种生意模式,不是家电企业亲自下场,必须要各地的商家提供综合性、持续性的服务能力。
交易模式是什么?过去用户的交易,被家电厂商的线上或线下渠道所主导,要么网店,要么实体店。事实上,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只要用户买单,什么模式都可以;对于用户来说,品质、品牌和服务有保障,不管哪个渠道,方便快捷就行。这就意味着,围绕用户的需求,家电厂商要打通线上与线下的渠道门槛限制,建立“靠近用户身边”以及“一步到位、一点即成”的全新交易模式,将麻烦留给厂商,将方便带给用户。
经营模式是什么?长期以来,家电厂商的经营模式,就是“卖商品”赚钱,那是在“市场供不应求”的周期下,有产品就能卖货。现在,市场供过于求,以及产业竞争全面白热化和持续化,只有抢到用户才能胜出。但是,用户的加速年轻化,他们买的是家电产品,但追求的却是轻松、智慧的品质生活。所以,经营模式就要从卖产品向卖解决方案、卖生活方式的升级,将产品的研发、制造与用户的生活需求全面拉通,实现“以销定产”和“精准定制”。
显然,对于家电厂商来说,新一轮零售变革的核心,是围绕用户建立全新的生态,而不只是卖货渠道“多与少”和产品价格“高与低”。这就意味着,家电产业新一轮的零售变革,不只是渠道商家的事情,而是家电企业与渠道商家共同的挑战与探索。
零售变革只有一个核心
过去,在家电行业出现的多次零售变革,利益相关方更多是家电企业,渠道商家主导和交替,比如说苏宁、国美,或者京东、天猫、拼多多,期间还包括海尔、美的、格力、长虹、海信、TCL、创维等企业,也一直在打造自营渠道,与用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简单来说,这是家电行业内部的事情。
现在,这次的家电零售变革,则完全不一样了!家电厂商必须要敞开大门谋变革与创新了:一是,这一轮零售变革的核心,就是要让用户有获得感,让用户有价值,让市场有升级。所以,厂商必须要联手围绕用户建立新的体验、商品和生意模式;
二是,这一轮零售变革的关键,是家电厂商要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和认同感,面向用户在一线市场上实现经营的“同频共振”;家电厂商任何一方都不能“孤军奋战”,而是应该同心协力,将支付、仓储、送装一体、设计施工等环节全面打通,将麻烦留给自己,将更多的方便和舒服带给用户。
三是,这一轮零售变革的核心,不是从卖商品向卖方案升级和突破,也不是拿场景体验取代低价格竞争,而是要聚焦用户动态需求和品质生活追求,探索并寻找更多的内容、服务和体验,拓宽企业的视野和商家的能力,让用户“离不开、信得过”。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