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中来了一个7岁的男孩壮壮,妈妈一脸愁容:“医生,他晚上睡觉一直张着嘴,趴着睡,还打呼噜,有时候白天也喘得厉害。去医院检查,说是腺样体肥大,建议手术,可是我还是担心手术会不会有后遗症。”
听完后,我仔细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发现壮壮除了这些症状,还总是喊肚子胀,大便两三天才解一次,甚至有时干得像羊粪球。这些问题串联起来,勾勒出一个明显的脾胃虚弱、肺气不宣的孩子。

鼻塞的根源可能在肠子
中医认为,鼻塞的根源可能在肠子
从中医理论来看,孩子的鼻塞、张口呼吸与腺样体肥大固然有直接关系,但这些表面症状的背后,还有一个关键的根源: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主宣发肃降,肺气通畅,鼻腔才通气。但如果孩子大肠积滞,导致气机不畅,肺气也会受到影响,进而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
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调理孩子的腺样体肥大,往往会从“润肠通便”入手。
壮壮的情况正是如此,他的腺样体肥大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脾虚导致运化功能下降,大肠积滞影响了肺的正常功能。

调理不要“一刀切”
整体调理,而不是“一刀切”
不少家长听到腺样体肥大,第一反应就是手术切除,但切除并不能改变孩子的体质问题,腺样体可能复发,其他健康问题也可能接踵而来。
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孩子的脏腑系统是一个密切关联的整体,不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像壮壮这样的情况,手术可能只是治标,真正要解决问题,还得从脾胃和肺气着手,通过润肠、调肺、健脾,让身体达到平衡状态。
润肠通便小甜水
一碗“小甜水”,润肠通便,鼻子通气
壮壮的症状,很适合我常推荐的“润肠通便”小甜水:
配方:
火麻仁、炒莱菔子、甘草
做法:
将火麻仁、炒莱菔子、甘草加水,煮开后小火煮15分钟,去渣取汁。
稍微晾凉后,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加入一点蜂蜜调味,每天饭后给孩子喝。

这个方子润肠通便,火麻仁滋润肠道,炒莱菔子行气消积,甘草调和诸药,还能帮助缓解大肠燥结,此方行气润肠力度比较强,建议超过5岁的孩子参考使用。
壮壮来到门诊,我自然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减了一些其他的药材,让这次的调理更有针对性,并建议家长给壮壮做了简单的推拿调理,重点是揉腹和捏脊,帮助他脾胃运化。
后面壮壮的妈妈带着他回来复诊,说他晚上睡觉已经不再张口呼吸,也不趴睡了,大便也每天一次,而且不再那么干硬了。
通过润肠通便,壮壮的肺气得以疏畅,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也逐渐缓解,这让妈妈感到很惊喜。

学会中医调养
1、多关注孩子的大便:孩子如果大便不畅,要及时调理,肠道通畅,肺气才通,鼻腔自然也会舒服。
2、避免过度寒凉饮食:脾胃虚寒的孩子,容易积滞,尽量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日常饮食要以温热为主。
3、适当推拿按摩:每天晚上给孩子揉揉肚子,轻轻顺时针按揉10分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腺样体肥大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到根本原因,调理好孩子的脾胃和肺气。

从壮壮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医的整体调理方法不仅避免了手术,也让孩子的体质得到全面改善。
家长们不妨试试今天的“小甜水”,润肠通便,清理孩子肠道的“垃圾”,让孩子的鼻腔也能顺畅呼吸,拥有更加健康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