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洱茶熟茶,好多刚接触的茶友总是说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对于很多熟茶的特点不清楚,而熟茶可能会有的堆味、仓味、霉味、陈味没有概念,导致无法区分,没办法入门,加之熟茶比较温和,个性比较隐晦,因此也就喝着每款都“差不多”,在此对熟茶的“味”做一个描述。
我们这里所提到的堆味、仓味、霉味、陈味,与陈气、霉气是略有不同的,气,是干茶和茶汤的气息;而味,是指茶汤的滋味。而我们却常常统一称它们为陈味、霉味。
堆味 仓味 陈味 霉味
堆味
主要针对有渥堆工艺的新熟茶,是指的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味道,因为对茶有增温增湿过程的“渥堆”工艺,在此工艺过程中茶会发酵,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闻起来略有闷积后带一丝泥腥的发酵气味,是茶叶堆积于高温高湿度下,内含物质在酶类物质和微生物作用下发酵的产物。虽然不太好闻,但它是熟茶的工艺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渥堆味,简称堆味。
堆味一般只有新熟茶才会具有,新熟茶若有一些轻微的味道,没那么刺鼻的味道堆味,能在堆味中我们可以喝到醇香的茶,正常情况下可在良好存放下2—3年退去,但若是新熟茶有浓烈的呛鼻的味道,则是很难完全消失的。
仓味
主要针对有经过长时间存放后的茶。是茶叶在仓储过程中,因环境因素而产生一些不是茶本身的味道,因茶叶的吸附力极强,如果仓库缺乏空气流通,或者设施不完善,茶叶堆放不合理,或有新具味、油漆味、铁锈味、油烟味这些味道,就属于仓味,是茶叶入仓储存后吸收其他气味而产生的味道。
通常在口感上的理解,仓味一般就是指令人不悦的些许杂味,有点像衣服在阴雨天没能及时干透的那种让人不舒服的味道。
经过长时间的仓储,茶叶或多或少都会附带一些仓味,如果仓味的程度比较轻,那么把茶叶撬散后放在湿度不高的透风无异味的容器里醒醒茶,或许可以消失。但仓味在醒茶后,是否能够退散,取决于其仓味轻重。有的轻仓味在醒茶基本就感觉不出来了,如果是在存储过程中受潮严重的茶品,那它所附带的仓味,醒茶是解决不了的。
陈味
主要针对经过长时间良存放的茶。是指茶叶陈化后所形成的香气类型,陈化初期茶叶原有的新鲜气味、滋味消失,如绿茶无清香,红茶无鲜爽感。
而对于一些具备“越陈越香”特征的茶叶来说,如普洱茶、白茶,陈味往往意味着茶是有年份的代名词,是茶在后发酵过程中,以茶多酚为主的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构成了一些新的物质所产生的综合香气,是一种令人感到舒适愉悦的气息。
陈香味普洱茶在时间慢慢的变化与雕琢之下,会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充满岁月感的陈香、陈韵,这样的呈现会随着茶品陈化的时间和茶品的醇化而变化无穷。陈味多融于茶汤,品饮时在茶汤中的表现更为淋漓尽致。
霉味
主要针对经过不恰当制作或存放的茶。是一种类似潮气浓重的似乎发霉的腐败之味,带有强烈的刺激性,闻着不舒服,喝会感到难受,甚至有恶心反胃的感觉。这是茶叶制作或者存储过程失败导致茶叶受潮霉变的结果。
茶叶本身内含物质丰富,且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霉变,和吸附空气中的杂味、异味。当茶叶的含水量达8.8%时就有可能发霉,达12%时如果温度又适宜,霉菌就会大量滋生,茶叶上出现霉花和菌丝,导致霉味产生。
霉味是茶叶已经变质的象征,是不可消除的,如果茶叶有霉味时,这茶已经不能再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