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是指安化黑茶或泾阳茯砖中的一种真菌,叫作“冠突散囊菌”,是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人为制作出来的。
由于冠突散囊菌具有一定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金花”也被很多茶友当做宝贝,甚至被过度神话。
而在普洱茶界,有一个常年争论不休的话题——普洱会长出金花吗?为什么有的人会说金花有益,有的人说普洱茶不可能会有金花。
金花的特征
颜色金黄,呈颗粒状,常见于黑茶茯砖。属于冠突散囊菌,是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金花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促进茶叶里的蛋白质转化为有益物质,催化茶叶中蛋白质、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物质,使茶尝起来更加香甜,提高优化口感特性。
普洱茶能出金花?
从理论上来说,若在制作处理时加入了“发花”这道工序,普洱可以出现金花。
但是现实中,普洱在加工制作时没有“发花”这一道工序,所以普洱出现金花的概率很低。
普洱发金花三条件
研究表明,普洱茶并不十分适合金花菌生存,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有可能发出金花:
1、鲜叶较粗老且茶叶渗出物浓稠,茶品外冷内热、外干内湿,也就是首先要为金花菌的生存提供营养和环境条件;
2、茶原料内必须存有“冠突散囊菌”,或在制成品后摊晾过程遇有此类微生物附着;
3、金花菌要在短期内形成最初的微小群落,才能在以后的储藏过程中逐步生长。
陈年熟茶中较陈年生茶中“冠突散囊菌”出现几率更高些,但也相当少见,毕竟“冠突散囊菌”孢子,并不十分容易介入并适合在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大量存活。
普洱茶发出金花是非常难得的,很多收藏普洱多年的茶友,也不曾一见真正的金花。
云南滇濮茶人工作室的研究团队借助学界对黑茶中优势菌“冠突散囊菌”已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对收集到的28份有“金花”的普洱茶样进行研究,发现普洱茶上的金花同样是“冠突散囊菌”,跟茯砖中的金花是同一种菌。只是这种菌一般偶然出现在陈年的茶品中,虽是相当少见,但至少证明了普洱茶同样能生长“金花菌”。简单地讲,普洱茶中的金花是自然产生的,是不可预料的。
有金花的普洱有什么不同
有人曾用几年时间对数十种同一批茶中有无“金花”的不同茶样进行品饮对比,发现无论黑茶还是普洱茶,金花越多,质量上表现为汤色更红艳明亮,口感越加甜滑甘爽,且能迅速消除普洱熟茶粗青味和发酵中产生的几年难散的“堆味”。
区分是否是真正的金花
需要注意的是,普洱茶中的黄色斑点不一定都是金花,也有可能是黄曲霉!要知道,黄曲霉素的毒性是非常大的,所以茶友们遇到了长黄点的普洱茶要先分清楚。
1.看
黄曲霉一般分布在茶叶表面,呈丝状或粉状成片分布,触摸或者吹气可将其吹成粉末状;而金花通常附着在茶饼或砖的内部,为点状颗粒,金黄饱满,附着紧实,即使快速润一遍茶也不会掉落。
2.摸
黄曲霉毒素会使茶叶摸起来黏黏的,手感明显与其它茶叶不同。
3.闻
“假金花”黄曲霉毒素会使茶叶闻起来有一股明显的发霉味,让人反胃。
4.看茶汤,有金花的普洱泡出来的汤色正常,没有异样。有黄曲霉毒素的普洱泡出来的汤色呈棕黑色,而且很浑浊。
5.显微镜
如果大家有条件的话,可用显微镜观察茶叶,你会发现“真假金花”长得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