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大红“喜报”,在考得不太理想的学生、家长、在其他社会公众看来是焦虑情绪的助燃剂。
全国人民都知道湖南人会读书,今年高考成绩放榜又是一个例证。
今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53.7万,预计将录取13万人。高考成绩公布后经统计,其中文化总分600分以上的考生19046人(去年10131人),其中文科类为3723人(去年2693人),理科类为15323人(去年7438人)。
可见,湖南省高考成绩又创了历史新高,直接推高了全国985院校投档线。估计不少地方“闻湘色变”,今年尤甚。湖南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省。
但是,笔者注意到,自从湖南省高考成绩放榜以来,全省各地均有学校制作“喜报”广泛传播。不少学校将学生分数张榜公布、搞排名、把可能被清华北大录取、但并未得到确定的内容写上喜报,更有学校承诺被清华北大录取奖励50万元。
学生考出了好分数,学校表示祝贺可以理解。但是,通过“喜报”的方式广泛传播、且夸大其词非常不妥。有的学校甚至通过巨额奖金来炒作高考成绩,无疑是把高考一考定终身捧上了神坛。高考固然重要,成绩固然重要,但考试成绩并非是接受教育的唯一目的,高考成绩并非是人生成长成才的唯一途径。如果全社会不形成这样的共识,素质教育的理念就难以深入人心。
学校“喜报”满天飞的实质,无非是学校之间的攀比心态在作祟。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扭曲价值观的赤裸裸体现。
多年前,教育部门就已经明令禁止学校发布状元榜、宣传状元,不能炒作高考成绩。但是,今年却又有各种变相出现,旧态复燃之势。
学校的大红“喜报”,在考得不太理想的学生、家长、在其他社会公众看来是焦虑情绪的助燃剂。湖南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应该明令予以制止,对学校及社会进行正确引导。
就是应该这样,好的不应该宣传吗?
这没有什么不妥的
高考成绩不是喜事难道是悲事? 鼓励孩子读书 这是最直接的引导
其实这种炒作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的![点赞]可以激励广大学子们去更加努力学习[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