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训⑬|决定比赛快慢的重点课!

九八跑起来 2024-03-06 09:49:53

专业运动训练,是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当前运动能力,结合下一阶段比赛目标而展开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的训练过程。到了比赛前,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够通过自己的训练数据,摸清自己到底具备怎样的运动水平,从而在比赛中执行最利于自己创造好成绩的技战术。

例如:对于速度优势比较明显的运动员,喜欢在比赛中是采取跟随跑战术,而速度不好的运动员,只能在比赛中采取主动领跑战术,从而提前拖垮对手等。

​当然,对于大众跑者,参加马拉松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并非是为了争取名次养家糊口,换句话说大家不会太在意名次,而是更在意自己的比赛成绩。那么,在进入赛前训练阶段,大众跑者该如何科学制定自己的比赛目标,或者说该如何分析自己到底具备怎样的运动能力?

从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结合运动生理适应角度分析,距离3月24日(无锡/重庆/武汉等马拉松比赛)还有2周的时间,现阶段需要围绕着比赛项目进行一堂专项训练课。

​以参加全程马拉松的跑者为例,需要按照比赛目标配速进行一次混氧强度的30~35公里长距离训练,这堂课的训练数据(结合训练过程中的体感),基本可以作为比赛的目标配速。

​那么这次的赛前重点课(专项课),对于跑者来说都有哪些重要意义?

机体适应与刺激是运动训练强调的基本训练理念,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断变化中,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因此,对于参加全程马拉松的跑者,周期训练中必须经常安排接近马拉松比赛距离的3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训练。

​特别是到了赛前2周左右,不仅要安排一次接近于比赛距离的专项训练课,训练强度也要接近于比赛强度,从而让机体能够适应和应对比赛强度,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训练水平。

无论是训练目标的制定,还是比赛目标的制定,均需要在练好每一堂训练课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的训练数据做详细分析。例如:对于准备“破3”的跑者,至少要拿出半马126,10公里38分,以及有多次30公里以上训练的经历的训练数据。

​当然,是否真正具备“破3”实力,赛前2周的30公里以上长距离训练数据最为关键。这堂训练课不仅能够看出具备怎样的运动水平,也能检验出当前的竞技状态,从而为最后2周的训练计划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比赛,而比赛才能真正检验运动员的训练成果。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比赛距离长,强度大,运动员体能消耗大,任何一个比赛细节没有处理好,都有可能导致比赛崩盘。

​因此,为了避免在比赛中出现各种小插曲,在日常的长距离训练中就应该按照正式比赛的标准去准备(一旦出现问题,后续可以改进),从而达到模拟真实比赛场景的目的。

​例如:比赛装备的磨合,补给时间的合理分配,技战术跑法(起跑前2公里,慢5秒/公里),以及跑前饮食(提前90分钟,5~6成饱)等。

总之,越到临近比赛时,越要放平心态,注重各种训练细节。在认真分析近期训练数据,积极观察身体变化,以及吃好、睡好的基础上,按照比赛目标练好赛前每一次训练课,静等比赛的到来,从而在赛道上享受自己的努力成果。

0 阅读:0

九八跑起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