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你知道多少呢?

云谈农 2024-03-26 03:00:40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该病不仅可以导致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也会影响母鸡生殖系统,造成鸡场生产损失和蛋品质量下降。而且部分毒株对雏鸡的肾脏有嗜性,导致肾炎,出现较高死亡率。该病与禽流感、新城疫等疾病一同被列为对家禽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广泛存在于各类鸡群中,并且能够在未受保护的禽类中迅速传播,给世界家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急性和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它可以感染各种日龄的鸡群,对家禽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1931年,该病首次被报道为一种雏鸡的呼吸道疾病,并于1936年确定病毒性病因。IBV 是一种有囊膜的冠状病毒,包含单股正链RNA 和病毒粒子表面称为纤突的突起,这些突起参与宿主细胞附着并诱导中和抗体。IBV 抵抗力强,可以在禽体内和肠道中持续数周或数月,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体外。据报道,在外界环境中,IBV可在垫料中存活56d。尽管IBV的天然宿主是鸡,但已有报道在家禽、鹧鸪、鹅、鸽子、珍珠鸡、鸭和孔雀等家禽和野生动物中存在 IBV-like和其它的禽类冠状病毒。

该病毒存在广泛的抗原性和不同的遗传特征,使得这种病原体的防控复杂又具有挑战性。作为单链 RNA 冠状病毒,IBV常出现自身突变和基因重组。如果自身突变和基因重组发生在纤突基因的高变区,则两者都有可能导致新变异株的出现。虽然许多新变异株无法复制或仅在短时间内存活,但一些变异株在世界或部分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IBV基因突变和重组的能力可导致抗原漂移,这也就意味着免疫计划将不断受到新的挑战。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学及毒株较多,且临床发病症状多样,主要表现为呼吸型、生殖型、肾型和腺胃型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引起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鸡发病,但以20~55日龄的雏鸡多发,本病通常发生于冬季,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饲养密度、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低等因素息息相关。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雏鸡,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雏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雏鸡和青年鸡中较为常见。产蛋母鸡较少发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但一旦发病产蛋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且蛋品质下降。

2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方法

诊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时,需要结合临床变化、剖解病变做出初步诊断,然后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确诊。常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诊断方法、病毒分离培养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法等检测方法。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等。ELISA 法由于其敏感性高且具有快速、简便的特性,是当前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接种鸡胚的方法可分离到 IBV,便于进行后续血清交叉、免疫攻毒等深度研究。病毒分离培养法:该方法是通过采样接种鸡胚获得病毒,观察鸡胚变化达到病毒分离鉴定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活鸡可采集口腔、喉头拭子,将无菌棉签插入鸡喉头内转动3~5圈取出,插入准备好的离心管内,剪去露出部分,盖紧瓶盖,做好标记;死亡或致死的鸡只可采集气管、肾脏和盲肠扁桃体。研磨病料组织,加入含有抗菌素的PBS制成体积分数20%的组织悬液,反复冻融3次,以3000g离心20min,取上清液,加入双抗,37 ℃下作用1h后用于鸡胚接种。取组织上清液通过尿囊腔接种于9~11日龄的SPF鸡胚中,每枚鸡胚接种0.2 mL。37 ℃孵育,每日照胚,弃去24h内死亡的鸡胚。

收集接种后3~7d的鸡胚尿囊液,用含1000IU/mL青霉素和1mg/mL 链霉素的PBS稀释5~10倍,继续在鸡胚内传代。典型的野毒株通常在鸡胚中传代2~3次,可见胚体卷曲和发育迟缓。但该方法具有耗时长(在观察到胚胎损伤前需要培养7d),价格昂贵,需要大量的胚胎等不足。但是,在鸡胚中的传代至今仍被用于病毒培养与鉴定。

3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IBV在世界上大部分饲养家禽的地区广泛存在,并且能够在未受保护的禽类中迅速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体外,该病毒抵抗力极强,可以在禽类肠道和粪便中持续存活数周或数月。因此,对于该病主要通过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和接种疫苗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鸡场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对于鸡群实施全进全出的制度,对病鸡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病死鸡做好无害化处理,并且在下一批鸡入舍前对鸡舍内进行彻底的清栏和消毒,空舍2~3周后再饲养下一批雏鸡。同时对鸡群开展定期的 IBV 监测,可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播,是控制该病必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尤其是鸡舍的环境控制和饲料营养。温度和湿度是传支防控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饲养管理指标,温湿适宜可防止鸡体抵抗力下降带来易感性增加的风险。据报道,温度和湿度变化均会导致上呼吸道纤毛活动受到影响,破坏呼吸道黏膜,打开病原侵入门户。

空气中的灰尘过多可诱发呼吸道问题,增加 IBV 的感染率。因此降低舍内温差、做好通风管理,降低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提高鸡舍空气质量,提高鸡群健康度,可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对鸡群进行 IBV 疫苗接种是防控该病的关键所在,通常使用弱毒活疫苗和灭活(通常是油佐剂)疫苗。活疫苗特别用于雏禽,以实现IBV早期感染的保护,也可使用灭活疫苗对后备的蛋鸡和种鸡进行初免。

在感染压力较高的地区,在产蛋期间定期使用弱毒活疫苗以维持呼吸道的局部保护力。疫苗接种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雏鸡的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的免疫原性、疫苗应用方法、野毒株的毒力、接种疫苗和感染之间的间隔以及宿主的免疫应答能力。因此,通过疾病预警监测,排除鸡场感染毒株类型,结合鸡场实际情况,选择对型的疫苗和免疫程序对于预防该病至关重要。

感谢您的耐心心阅读,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农业、养殖方面的知识,赶快关注我们!带你走进更专业的技术领域。喜欢就点个关注呗!我们致力于传播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项目编制;农场畜牧场规划设计。

0 阅读:0

云谈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