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时任国民党第一兵团中将副司令兼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2.6万官兵在长春起义。不久,起义的第60军改编为第50军,曾泽生继续担任军长,隶属东北军区。
50军之后参加了鄂西战役、成都战役,1950年10月,第50军作为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率先奔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期间,第50军打得出色,汉江阻击战,与敌血战50个昼夜,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

战后,时任志愿军司令员的彭老总亲临第50军阵地,看望刚刚浴血奋战的50军全体指战员,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彭老总对军长曾泽生说:“告诉同志们,我彭德怀,向50军的英雄们鞠躬致敬!”
在50军刚成立之初,并未设立副军长,但是率部起义不久后的曾泽生因为长期劳累而病倒了,不得不暂时离开部队去休养,这就需要任命一位副军长去第50军主持军事工作。
派谁去呢?第50军作为一支刚起义的部队,对于副军长的人选自然要慎重,为此罗荣桓找到毛主席询问意见,毛主席想了一会儿,说道:“那位曾给红军送重礼的国军排长呢?”
毛主席口中的“国军排长”名叫叶长庚,他此时正在黑龙江军区担任第一副司令员,那毛主席为何会想到他?毛主席口中的“重礼”又是什么呢?

叶长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8岁的时候替人放牛,12岁开始打零工,23岁的时候给同村的地主当挑夫,去了广东韶关,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叶长庚就地扔了扁担,参加了北伐军。
到了1929年底叶长庚已经在机枪连担任了代理排长,因不满当时国民党军的做派,在吉安攻打红军的一个晚上,叶长庚带着全排22名战士以及2挺重机枪、8支步枪,投奔了红军。
当时红军武器装备差,急缺重武器,叶长庚一下子带过来两挺重机枪,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便是毛主席口中的重礼,叶长庚当时投奔的是彭老总的红5军,彭老总亲自接见了他,并把他安排在红5军特务大队担任中队长。
到了1930年10月,叶长庚已经在红三军团担任了团长,此时距离他参加红军还不到1年。在反“围剿”作战时,一次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毛主席在彭老总的陪同下来红三军团阵地检查工事,也去了叶长庚团。

彭老总向毛主席介绍了叶长庚的情况,知道他是带着“两挺重机枪”的重礼参加的红军,毛主席拉着叶长庚的双手亲切地与他交谈,叶长庚说自己是大老粗出身,没啥文化,当不好这个团长。
毛主席回答他说:“现在是战争年代,要等学好文化再当团长,怕是不可能,但彭军团长和我说,你打仗很厉害,我看你很适合当这个团长”,有了毛主席的鼓励,叶长庚顿时有了信心,勉励自己一定要好好干。
长征时期,叶长庚在红6军团担任新兵师师长,快要过雪山的时候,叶长庚突发疟疾,一开始自己还能坚持下去,后面需要有人搀扶着才能行军,到了后面更是需要躺在担架上。
一天晚上,红6军团的政委王震来看望叶长庚,因为部队马上要翻越雪山了,翻越雪山对于正常人来说都是一大挑战,更何况是患病或者受伤的人,搞不好会有生命危险。

思来想去,红6军团决定把重病号、重伤号的人先留在老乡家里养病养伤,当时红6军团打算给叶长庚留下一位警卫员,一匹马,等他养好病后再北上追赶部队,但叶长庚坚决不同意,表示自己爬也要跟上部队,而之后叶长庚以患病之身克服困难成功翻越雪山。
抗战时期叶长庚主要在晋察冀军区工作,曾任晋察冀军区4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叶长庚主要在黑龙江军区负责剿匪事宜,后被调往第50军担任副军长,建国后主要在江西军区工作,1955年叶长庚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