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由屏弱逐渐转变为强盛、由分裂转变为空前统一的过渡时期,可以说只有揭示和科学分析清楚了这段时期生活及其演变的历史,只有了解清楚了当时人民在生活上、习惯上、思想、文化上的相互融合过程,理解隋唐时期空前统一、空前强盛的重要原因。
而南北朝时期的中下层社会,是了解是当时社会状况的一把金钥匙,透过它我们可以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阶级是以突出经济为划分标准标准,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社会可以分为很多阶级。阶层是社会演进视野下,因社会资源的占有而区分的不同社会群体。
一、百姓的服饰我国是礼仪之邦,衣冠服饰是礼仪的重要内容,穿衣不仅是为了御寒,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体现。因此对于各阶层人们的服饰有着严格的界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日常服饰与汉代相比,样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裤褶、两档衫等新式服装大为盛行。
从中我们足以看出当时服饰的变化之大、之快。再加上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时期,也把自己本民族的服饰也一并带入,与汉族原有的穿着相互融合,使得服饰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糯是汉代人常穿的衣服之一,在这个时期仍然为各阶层所穿糯的形制相当于今天的短外衣,而且中间多絮以棉花。如果没有絮棉花的则称为是单糯,制作糯的材料通常是布,也有纱、罗等丝织品。一般平民和较为清廉的官吏多穿着布糯,而社会上层人物则多穿着用丝织品制作的糯。
糯和袄,在当时不仅为男子的穿着,而且也是妇女的服装。女装的式样与男装的相似,不过在北魏前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袖子比较窄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衫是各阶层通用的服装,上自天子,下至于贫困百姓,都将其作为日常服装。
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制作衣服的布料不一样。一般的老百姓为了便于劳作,他们穿的衫的袖子要比较窄小一些。东汉时期,袍子一度成为朝服,是官吏们的专门着装。
到了后来,袍不仅作为朝服,而且一般百姓都有穿。制袍的布料有绢、布、锦、缎等。由于锦、缎的制作成本较高,故用锦、缎来做袍的人较少,只有那些高门士族、达官贵人才有财力去做。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脚下所穿的有履、屐、鞋、袜,多用丝、麻、木、皮等材料制成,让人们在不同的场合穿着。履,一般供人们在正式的场合穿着。从官员上朝,到平民百姓去拜见长辈,都应该穿着履,否则就将被视为是失礼或者是不尊重长辈。在祭祀的时候,还必须脱下履,以表示敬意。
履可以用丝、麻、皮等材料制作而成。先秦时期,人们在夏天用葛布,冬天用动物的皮革来制作履。汉代人则以丝织品为主,或者是用皮革做履,将丝织品作为装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沿着汉代的体制,但也出现了很多用锦等高级丝织品做成的履。
二、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人类在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自己生存的需要时候,寻找食物就成为了他们生存的第一需要,人类早期的很多文明都是源于寻找食物的需要。
只有吃饱了饭,才有体力去抵抗野兽的攻击,才能有体力去繁衍后代,刁一能有体力去进行生产,才能有体力去思考发展的问题。换句话说,食物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是最为基本的条件。
中华民族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水平与秦汉时期相比,有着较大的发展。食品的加工与制作方法有所增加,烹饪技术明显提高。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层,掌握着更多的国家资源,在吃的方面,对食物的种类和品质都是极为讲究的
与高门士族不一样的是中下阶层的民众,他们的食物却是非常简单的。有时候甚至是正常的食物都不能得到保证,一般人家平日的饮食多为素食,当时平时是吃素的,只有过年过节才吃荤。
以粮食和蔬菜为主的素食结构是当时一较为普遍的风俗,也符合当时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当然,在较为富裕的家庭,鱼和肉仍然在饮食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人们的日常主食所摄取量以及所包含的热量能否满足人们的要求,成为了饮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粮食作物的生产区域为:江淮以南以水稻为主,北方则以谷类、豆类及大、小麦为主。在集这一时期农学之大成的《齐民要术》中一记载的粮食作物中有谷、黍、粱、大豆、小豆、大麦、等,己经把人们日常所吃的主要粮食都包括在内。
粟粥是用小米熬成的粥,在北方比较普遍。麦粥是以没有磨过的麦子煮成的粥,如果磨碎了煮粥,就是麦屑粥,多为生活贫困者的食物。豆粥是用绿豆、红豆等豆类为主熬成的粥。用小麦磨成面粉后,制成的各种面食是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物。
在当时,不管是用面粉做的还是用米粉做的饼,到处流行,是人们的最普遍的食物。当时用饼来命名的食物很多,有胡饼、汤饼、蒸饼、乳饼、白环饼、细环饼、牢丸、截饼、豚皮饼等等。
三、百姓的住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了大量的城市被毁,人们流离失所。民族融合的加深,少数民族的习俗传入中原,佛教的传播和玄学的兴起,给当时建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城市布局、居住文化。
城市在这一时期的特点之一就是屡遭破坏,然后又逐步重建。在当时的主要城市几乎到遭受过毁灭性的破坏,随后又重建起来,并且在城市的布局方面形成了新的格局。
洛阳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洛阳作为东汉的都城,其在布局上一定程度沿袭了西汉的传统,宫殿分为两部分,即为南、北二宫,不过己开始将宫城由城市的边缘移到了城市的中轴线。
对于农村的老百姓来说,坞堡就是人们为了躲避战乱时所采取的一种聚居形式。在乡间,人们多为聚族而居,朝廷通过地方官吏来加以统治。但在战乱时期,政令无法贯通,又开始形成一种新的聚居形式—坞堡。
坞堡是以宗族、乡里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坞堡主是由控制宗族权力的士族、豪强担任,坞堡内的各项事务都是由他来主持。坞堡不仅是一个聚集起来的进行自卫的武装单位,而且还是个安排生产和生活的经济单位,甚至在有些时候还得到了封建政权的承认。
当坞堡建立在本乡时,属下的各户基本上还是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但是由于战乱而迁徙的时候,则他的住处是由坞堡主来安排和决定。坞堡这种居住的形式,在汉魏之际以及西晋“八王之乱”后尤为多见。十六国时期的战乱不停,坞堡成为了北方百姓居住的主要形式。
一直到了北魏统一以后,特别是在实行“三长制”以后,才以政权任命的三长来代替坞堡主进行管理。不过聚族而居的形式并没有得到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比较落后,宗族居住在一起,可以互相照应。
另外,当时对于血亲的认同比较高,他们都是同一个祖宗繁衍下来的。著名的大姓有清河张姓和宋姓,并州王氏,淮阳候族等,他们一支将近万户人家,烟火相接,比邻而居。
四、出行的工具车船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中国古代,乘坐车船,不仅是为了节省体力,提高出行的速度,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上至天子,下到百姓,他们乘车坐船都有严格的规定。车辆的进步,促使了道路交通的改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是各个政权都相对注意交通,以首都为中心,开辟了很多新的道路,这些道路勾连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交通网络。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秦汉时期的交通格局,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舟船的情况与车辆相似,不过在当时南方政权对于舟船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于北方,造船业和水路交通都有较大的发展。
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平民阶层,在当时相对低下的社会地位,没有过多的特权,需要承担繁重的赋役,很多平民还过着悲惨的生活。随着士族的腐化堕落,寒门庶族的地位开始上升,平民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局部的变迁。
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和科学的角度,分析清楚了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情况,以及各族人民在生活、习惯、思想和文化上的融合,才能理解这个转变的历史过程,已经南北朝时期,人民的思想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