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袭人害晴雯,是真的吗?有没有证据?

栖鸿侃红楼 2025-02-04 20:36:37

害是害的,不过不像“有人”以为的那样,在抄检大观园后向王夫人告密,直接导致晴雯的被逐。

袭人害晴雯,作品中明显可见的,是跌坏扇子那回:“便是他认真的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晴雯明明是“一头碰死也不出这门儿”的,袭人却引导宝玉往“他认真的要去”方面去想,还给宝玉设计了撵晴雯的具体操作办法:“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如果晴雯不是如此尖利,没有及时挽回宝玉之心,还真就被水波不兴地打发出去了。

袭人擅长推波助澜、暗地里下工夫,但,她一定不会去告密。

为什么说袭人没有告密?时间就是证据。王夫人传唤晴雯时,晴雯说“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王夫人就“信以为实”了,还要叮嘱晴雯:“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然而我们都知道,“晴雯睡臣警醒,且举动轻便,故夜晚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皆悉委他一人。所以宝玉外床只是他睡。”长期值夜班已经很久了。

这时候王夫人对怡红院的事,不能说毫不知情,至少也是隔阂极深。但是没过几天,王夫人就宣称“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了。

不仅是宣称,王夫人也的确了解入微。比如四儿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比如芳官“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比如芳官“连你干娘都惹欺倒了”。这些大事小情,王夫人了如指掌。

这巨大的变化,就发生在几天之间。也就是说,向王夫人告密,就是在晴雯被训斥之后、被撵出去之前的几天中。

袭人得到王夫人的赏识是什么时候?第三十四回进言,第三十六回擢升月钱,第五十一回回家探母,就是用姨太太出门的排场。怎么这好几年都不告密,到七十七回,袭人才突然告起密来?

为什么不能在这时告密?第一,王夫人几年前说过“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而这几年时间,袭人坐视宝玉身边有好几个“狐狸精”却缄口不言、只图宝玉喜欢,怎么对得起王夫人的信任?

第二,王夫人前脚训斥了晴雯,还说“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袭人后脚就告密,这投机的意味也太浓重太明显了吧?在王夫人面前搞投机,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那么,王夫人已经“把他交给你了”,袭人却不报告狐狸精之事,会不会引起王夫人的反感呢?

当然会。临走之时,王夫人不是吩咐袭人麝月“你们小心!往后再有一点分外之事,我一概不饶”吗?这么严厉的话,可见王夫人对这俩人也有所不满。

可是,袭人的人设是“竭力尽忠”、“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行事大方,心地老实”、是“没嘴的葫芦”、是“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既然是“心地纯良”,那和身边伙伴相处,意识不到她们是“狐狸精”,也是情有可原吧?既然是“没嘴的葫芦”,那即使意识到宝玉的丫鬟有所不妥,却不敢向王夫人先发,也符合人设吧?

总之,不去告密,会引来王夫人不满,也只是“工作失误”;如果去告密,那就是对王夫人不忠、是投机、是左右逢源两边获利。

这还只是对王夫人而言。对宝玉而言呢?告密就有可能泄密,如果宝玉知道袭人是害死晴雯的凶手,他还会对她一如既住、不改依恋吗?

两害相权取其轻,袭人当然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

0 阅读:0

栖鸿侃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