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她对探春,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态度:当下级努力靠拢、并展示出过人才干的时候,她就会喜欢这个下级。否则呢,就是无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c2a934f287d921b7176e63ba8193b4.jpg)
第五十五回时,王熙凤和平儿说知心话:“太太又疼他(探春),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地是和宝玉一样疼呢!”前面探春对赵姨娘说:“太太满心里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两下里对照,可见所言不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3c2c9b07685cf8981555c971e4e8f92.jpg)
《红楼梦》是一部动态的小说,不用截取一个片段来代表全部。王夫人对探春,并不是从始至终、一贯如此。黛玉进贾府时,是三春一起出来;贾母嫌烦,把三春一起打发到王夫人房后小抱厦里住;贾政召见宝玉,三春和贾环都坐在王夫人屋里;宝玉和黛玉闹别扭“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时,探春惜春一起笑宝玉,可见她们都是跟着王夫人吃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d072e53091410d3b2fa39c5c4db438c.jpg)
迎春是王夫人的侄女,惜春是王夫人的堂侄女,只有探春,虽然是赵姨娘生的,在那个时代,要算是王夫人的女儿。可是王夫人对三春都是一样的,既没有因为“女儿”而厚待探春,也没因为是丈夫侍妾所生,就仇恨于她。从责任上照顾,从感情上无视,这就是王夫人对探春的态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564796769809395419da445e45e085d.jpg)
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呢?熟读《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贾赦邢夫人合谋讨鸳鸯,贾母一眼看穿“暗里地盘算我”的实质,迁怒于在场的王夫人。当然讨鸳鸯事件与王夫人无关,但是“盘算”贾母的,王夫人不能说没有。所以贾母训斥,王夫人是既冤枉,又不冤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04c52795edeb0593c5a702402a02a0.jpg)
不过,贾母毕竟是一时急怒。如果不就事论事,而把“盘算”扩大化,让众多的晚辈都成为贾母的敌对阵营,王夫人固然是挨骂没脸,贾母就胜利了吗?分化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才是高明之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a47e95e213e1909916ebb870249098.jpg)
探春就抓住这个道理,出面替王夫人辩解:“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把讨鸳鸯和“盘算”老太太分开,替王夫人解了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659a8feefd7fa00f4bd7ff1f6d5330.jpg)
贾母批评训斥王夫人,《红楼梦》八十回仅此一次。而探春挺身而出的争辩,让贾母当场道歉。虽然贾母没回答探春,王夫人也急着应付贾母的道歉、没空理探春一句,但在心里,怎么可能不受感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380312b145fd147acace8796a0c9db.jpg)
这才有了重用探春、派她协理家务之事,给她“兴利除宿弊”的展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