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毛岸英鲜为人知的故事:“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纪实文学百家谈 2024-09-26 19:12:45

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毛岸英从一名流浪儿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光荣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是和他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在毛岸英的身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是毛泽东平凡而伟大的父爱。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由于革命的需要,毛泽东的工作职务经常变动,年幼的毛岸英随父母到过上海、广州和武汉等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带着5岁的毛岸英和他的两个弟弟毛岸青、毛岸龙,回到长沙县板仓镇杨家,跟着母亲生活了3年。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抓捕,毛岸英也随母亲一起被关进监狱。在狱中杨开慧坚贞不屈,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英勇就义,毛岸英从此失去了母亲。毛岸英在家人努力下被保释,又回到板仓随外祖母生活。当时白色恐怖情况危险,毛泽民向党中央汇报情况后,党组织同意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接到上海。后由于顾顺章的叛变,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泽民被迫离开上海,毛岸英兄弟一度过着流浪生活。直到1936年党组织才重新联络上他们,并经过多方努力安排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前往苏联莫斯科读书接受教育。

爱子心切 谆谆教诲

毛岸英于1937年初到达莫斯科,一开始住在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宿舍,不久后便学习俄语。这时,毛泽东已率领红军结束长征,在延安建立革命根据地。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十分关心远在苏联的儿子们的成长,急于与儿子取得联系。听闻有人要去苏联,毛泽东急忙写好一封信,信中急切地询问他们的境况,盼望他们能来信回复, 不久后毛泽东又写了一封信并附上自己的照片。信一开头就问:“早一月给你们的信收到没有?收到了,写点回信给我……”对儿子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毛泽东还十分关心毛岸英的学习情况,经常在百忙中写信给予指导与鼓励,还多次托人给他们寄书。

岸英、岸青二儿:

你们上次信收到了,十分欢喜!你们近来好否?有进步否?我还好,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为你们及所有小同志,托林伯渠老同志买了一批书,寄给你们,不知收到否?来信告我。下次再写。

祝你们发展,向上,愉快!

毛泽东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1941年1月,毛泽东写了一封较长的信给毛岸英,肯定了他的进步,并对他的学业方向和学习重点进行了指导,表达他对儿子成长的期盼。

岸英、岸青二儿: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长信,岸青的信,岸英寄来的照片本,单张相片,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

毛泽东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毛岸英遵循父亲的教导,刻苦学习,德智体诸方面都很好,苏联的老师和在苏联的中国同志都很喜欢他。1940年4月12日,延安《新中华报》登载了一封毛岸英写的信。信中描述了他在苏联的生活,信的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百倍的努力完成我的学习。我很注重于政治和军事,并且愿意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家,成为一个很好的宣传家,以便将来为伟大的新中国的事业而斗争。”此时毛岸英已经具有革命理想和远大志向了。

1941年6月,毛岸英忙碌学业的时候,苏德战争爆发了。毛岸英写信给斯大林要求参战,苏联批准他转入军事学校,1943年进入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并且被授予中尉军衔,1944年成为联共(布)正式党员。1945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国内革命形势大变,毛岸英迫切要求投身到国内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去。1946年1月,毛岸英结束了在苏联的学习生活,乘飞机回到延安,开始了在祖国的学习和战斗。

实践锻炼 不搞特殊

毛岸英回到延安后,毛泽东非常高兴,像寻常父亲一样接机,陪他吃饭,和他话家常,并详细询问了毛岸英这些年在外学习和生活的情况。

毛岸英向父亲诉说了离别这些年的种种遭遇和在苏联的生活,毛泽东沉思一会,说:“你在苏联长大,读的是洋学堂。对国内的生活你还不了解,缺乏实践,应补上这一课,理论只是知识的一半,你光有外国的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行。中国还有个学堂,就是‘农业大学’‘劳动大学’,你应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能学到外国学不到的有益的东西。过些时候,我给你找个校长。”对于父亲的良苦用心,毛岸英连声答应到:“好,我也想去农村,参加劳动,向群众学习,锻炼锻炼……”

不久,毛泽东把毛岸英带到陕甘宁边区的劳动模范吴友良面前:“这就是校长,你过去吃的是面包牛奶,回来要吃中国的小米,可养人哩。”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叮嘱毛岸英说:“你要和老乡们一同吃、一同住、一同劳动,从开荒一直到收割后再回来,等你‘劳动大学’毕业了,再上‘延安大学’,好不好?”

“嗯,很好。”毛岸英痛快地答应着。毛岸英换上毛泽东送他的打补丁的衣服和鞋子,背上一斗半小米和几斤菜籽,来到南泥湾开始上“劳动大学”。

直到毛岸英从“劳动大学”大学毕业后,毛泽东才让他到中央宣传部机关边学习边工作。1947年3月,胡宗南部队大肆进攻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毛岸英随中央机关转战于陕北的瓦窑堡等地。就在这样艰苦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毛岸英仍抓紧时间学习,并不时把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写信向父亲报告。这期间,毛岸英又收到了父亲给他的回信,称赞他 “不但文字有进步,思想品质也有进步”。

为了在实际斗争中锻炼毛岸英,1947年4月,毛泽东又要毛岸英参加中央土地改革工作团,到山西临县郝家坡进行土改试点工作。在郝家坡,毛岸英同样很注意学习和总结。“我在郝家坡两个多月的土改工作中,学得了如下东西:第一,最重要的一点,认清了自己所站的无产阶级立场。第二,群众路线就是阶级路线加上民主作风。第三,不把农村中的阶级斗争掀起到最高程度,是不能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第四,没有群众的监督,没有民主,干部便必然变坏,必然会站在人民头上为所欲为,哪怕这干部在未当干部时成分是很好的,人也是很好的。第五,只有用群众的力量才能彻底改造我们的党、政、军。”

经过实践的锻炼,毛岸英在思想上的这些收获和认识,闪烁着真理的光芒。7月17日至9月13日,由刘少奇、朱德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毛岸英也结束了在郝家坡的工作,参加土地会议,并在分组讨论会上介绍了郝家坡土改工作的经验。其间,他再次总结了自己参加实际斗争的体会,写信向父亲作了汇报。他还创作了一首题为《鞋下一层土》的很长的顺口溜,其中有几句是“郝家坡土改两个月,人问我最贵何所得?是不是金、是不是银,是不是地位和美名?我说一样也不是,是那鞋下一层土!今后的方针很明白:下乡去搞土地改革,永不离群众永不离土,埋头苦干把力努,但望我到鞋下之土层层加,但望群众真正变成我亲妈妈,步步登高据此而来,幸福的大门由此而开”。不久,毛岸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

岸英儿:

晋西北一信,平山一信,均已收到。看你的信,你在进步中,甚为喜慰。永寿这孩子有很大进步,他的信写得很好。复他一信,请你译成外国语,连同原文,托便带去。我们在此很好,我的身体比在延安要好得多,主要是脑子休息了。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明以前笔记不必多看),可托周扬同志设法,或能找到一些。我们这里打了胜仗,打得敌人很怕我们。

问你好!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二日

毛泽东对毛岸英在生活上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毛岸英刚从苏联学习回到延安时,有同志想让他在机关吃小灶。毛泽东说:“不行,一定要吃大灶,不能有任何的优待和照顾!”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婚礼是在中南海举行,毛泽东也只是请了几位亲近的革命老人吃了顿饭,把自己一件大衣作为新婚礼物送给孩子们,婚房是机关普通房间,房内只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简单朴素。

毛岸英心中敬佩和深爱着父亲毛泽东,正是父亲在各方面对毛岸英的严格要求并以身作则,使得他没有半点优越感,办事也一切按规矩来,不搞特殊。新中国成立前后,家乡不少亲友找到毛岸英解决困难、安排工作等。毛岸英总是根据党的原则来处理这些问题,从不讲个人情面。1949年10月24日,他在给表舅向立三的复信中,坦诚地谈了他反对利用亲属关系谋私利的看法:来信中提到舅舅“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

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毛岸英正是在毛泽东的悉心教导和严格要求下,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中。

光荣牺牲 怜子深情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在北京机器厂任党总支副书记。1950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发布正式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随即,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奋起响应。

毛岸英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要求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作战是有风险的,有不少人劝阻,但是毛泽东则说“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毛岸英匆匆告别了正在生病住院的新婚妻子刘思齐,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国土。毛岸英被分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司令员的办公室,承担着俄语翻译和机要秘书等工作。他对自己的工作十分认真负责,受到了战友们的赞许和认可。1950年11月25日,几架美军轰炸机从志愿军总部的天空掠过,总部的同志连忙布置防空。但是,还没有等人们完全做好准备,这些轰炸机很快又飞了回来,紧接着,投下几十枚凝固汽油弹,作战室瞬间被大火吞噬,毛岸英光荣牺牲了,年仅28岁。

告知毛岸英牺牲的电报,虽然只有三十几个字,彭德怀总司令写了整整一个小时。当时中央军委在接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时,毛泽东正感冒身体欠佳,又忙于处理国内外重大事务,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暂时瞒着毛泽东,怕他知道后精神上受不了。直到1951年1月2日才将电报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怔在那儿半天,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他承受着无以言状的剧痛。

后来,他强忍住悲痛,抬起头缓慢地说道:“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反抗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儿女,前仆后继,牺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岸英就是属于牺牲了的成千上万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大事。不能因为是我、党的主席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而牺牲,哪有这样的道理呀?!”沉默片刻后,他又提醒大家说:“这个事,先不要告诉思齐,晚点,尽量晚点……”

1951年底,毛泽东接到彭德怀要求将毛岸英遗体葬于朝鲜的信后,马上批示:同意彭的意见。后来刘思齐要求将毛岸英遗体运回国内时,他摇摇头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不是还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毛泽东把对儿子的爱深深地埋在了心中。朝鲜的平安道桧仓郡,在志愿军烈士陵园,增修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坟墓,墓前立着一块三尺高的花岗岩石碑,碑上刻着这样几个大字:毛岸英烈士之墓。从此,我们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

1990年,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泽东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柜子里装的是毛岸英的几件随身衣物。按照毛泽东家乡湖南的习俗,这些衣物是要随逝者烧掉的,但毛泽东瞒住了身边所有人偷偷藏着,一藏就是26年。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思念被默默压在衣柜里几十年,多少个夜晚毛泽东是不是偷偷把他们拿出看看、摸摸?回想在战争中牺牲的儿子,是否会被泪水侵染?这些衣物见证着的是一位普通的父亲对自己孩子深沉的爱。

毛岸英是不幸的,他还小的时候,毛泽东便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他。他的童年一度流落街头,尝尽世间冷暖,被送去苏联后与亲人分离十多年才回国,已经成为领袖的父亲事事严格要求他锻炼他,他甚至在朝鲜战争中献出了自己宝贵年轻的生命。但是毛岸英又是幸运的,作为共和国伟大领袖的长子,在坎坷的生活中成长,在严父的关爱下努力,最终却不负所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份荣光属于毛岸英更属于他的父亲毛泽东。

0 阅读:2

纪实文学百家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