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不要把我当做导师,你需要追随的只有你自己的生活

书单故事文化君 2024-04-02 09:21:00

传记作家理查德森在其著作《爱默生传》中,曾对爱默生这位思想家有一个精辟的论述:爱默生并不是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给出定论,但没有人比他更能帮助你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一结论用在赫尔曼·黑塞身上或许也恰如其分。无论是在《荒原狼》还是在《悉达多》当中,黑塞都通过大量的哲学思辨来启迪读者,思考关于自我、生活等一系列本质性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恰如理查德森对爱默生的描述,黑塞也无意于做任何人的导师,他并不会帮读者得出关于生活的任何定论,更何况在黑塞看来,这样的结论也根本不存在。他在《悉达多》中写道,一个人的珍宝与智慧,另一个人听起来却觉得愚蠢。

《悉达多》首次发表于1922年,比《荒原狼》早5年,在篇幅上也比《荒原狼》简短很多,就连情节也比《荒原狼》更加通俗流畅。

这样看来,《悉达多》似乎要比《荒原狼》好读的多,但当我们深入到黑塞的文字背后,就会慢慢意识到,《悉达多》并不比《荒原狼》浅显,这两本小说同样充满哲思,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悉达多》比《荒原狼》更难概括。因为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感受的故事,而不是去阐述。

在《悉达多》中,黑塞反复表达对语言的不信任,除了上面那句“珍宝与智慧”,他还说“语言有损于隐秘的含义,一说出来总会什么都变了样,都掺了假,都有些愚蠢。”,甚至“或许正是这许多话语,妨碍你得到安宁。”

对于语言的怀疑与不信任,并非是黑塞的独特见解,其他作家也曾表述过很多类似的观念,比如圣埃克苏佩里就曾在《小王子》中写下“语言是误会的根源”。但黑塞大约是将语言的局限性表述的最透彻的作家之一。

1946年,诺奖颁给了黑塞,评委们在写给黑塞的颁奖词中,引用了黑塞另一部巨著《玻璃球游戏》中的一句话,没有什么比语言更能破坏描述。

黑塞对于语言与文字的怀疑,使得任何试图用语言或者文字的大网来捕捉黑塞思想的行为都将成为徒劳。

黑塞在《悉达多》中借主人公悉达多之口说道,乔达摩的伟大“不在于言论,不在于思想,只在于行动,只在于生活。”

这同样是赫尔曼·黑塞的伟大之处。这也再一次呼应了开头的结论,黑塞并不是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给出定论,他更想帮助你得出自己的结论。与其拘泥于黑塞的文字和思想,将他奉为导师,黑塞无疑更希望他的读者们去做出真正的行动,去触摸真正的生活,而不是只做一个生活的旁观者。

鉴于此,概括《悉达多》的情节,对于我们理解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处。但为了方便阐述,我们也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先来了解一下《悉达多》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故事的情节看上去非常简单流畅,讲述主人公悉达多的成长、漫游与顿悟之旅,悉达多经过漫长的迷失与不断地寻回,终于在垂暮之年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但就像上面说的,黑塞写下这个故事,并非是为了告诉读者何谓生活的真谛,因为“智慧是无法传达的,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

睿智的黑塞不会在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过多纠缠,但他却有足够的智慧去启迪每一个读者去寻找专属于他们自己的真谛。

在小说中,一心修行的悉达多曾有一段时间落入了世俗的泥淖之中,“声色犬马、怠惰、贪婪的尘世享乐生活俘虏了他”,摆脱了这段迷失之后,悉达多才寻到了真正的安宁。

而让悉达多感受到安宁的,却是在一条河上做一名摆渡的船夫。这种抛弃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安宁的选择在文学史上并不罕见,但却每每让读者困惑:难道真正安宁的生活,必须得像悉达多那样成为抛家舍业的苦修者?

这当然不是黑塞的本意。与其说黑塞想要读者抛弃物质享受,不如说黑塞真正的目的是让人避免落入物质的陷阱,就像落入语言的陷阱一样,从而忽视了生活本身。

从声色陷阱中醒悟的悉达多,回首过去的生活,才发现在看似富足的生活表面,他却没有留下任何堪以回味的东西,“活像个从河里打捞起来的落水者”。

黑塞在《悉达多》中提出了一个精妙的比喻,他说大多数人就像落叶,在空中飘舞、翻卷,最后摇摇摆摆落到地上;但也有一些为数不多的人,却像一条沿着一条固定轨道运行的星星,没有风吹得到它们,它们有自身的规律和轨道。

黑塞的意思是,要做一颗星星,而不是一片落叶,前者真正地做生活的主宰,后者只是生活的旁观者。

0 阅读:0

书单故事文化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