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是汉朝时期职位最高、身份最尊贵的大臣,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二十三年
六月,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即汉景帝。皇太后薄姬升为太皇太后,皇后窦漪房升为皇太后,太子妃薄氏升为皇后。当时,丞相为申屠嘉,御史大夫为陶青。
薄姬,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汉景帝刘启的奶奶。
窦漪房,清河观津(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人,汉文帝皇后,汉景帝刘启的母亲。
薄氏,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太皇太后薄姬的娘家远房孙女。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二年
四月,太皇太后薄姬去世。
六月,丞相申屠嘉因晁错气死,御史大夫陶青改任丞相,晁错接任御史大夫。当时,晁错因为受皇帝宠爱,担任内史,地位很高,权力很大,丞相申屠嘉政见不一致,两人有矛盾,申屠嘉以凿开宗庙的墙门之罪要杀晁错,结果晁错提前告诉汉景帝,汉景帝为晁错求情,丞相申屠嘉因未能治晁错的罪而气死。晁错,颍川郡(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因通晓文献典故,得汉文帝赞赏,成为太子家令,是太子刘启的老师,刘启称其“智囊”。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
正月,汉景帝下达削藩令,吴王刘濞起兵反叛,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由中尉升任太尉,统领军队平叛。七国叛军声势浩大,汉景帝问计袁盎,因袁盎曾当过吴国丞相,袁盎建议斩晁错,汉景帝采纳,当月,汉景帝腰斩晁错。但七国叛军并未撤退,反而猛攻梁国,梁王刘武坚守。
周亚夫,沛人,开国功臣周勃的次子。
三月,太尉周亚夫击败叛军,吴王刘濞兵败逃至东越被杀,七国之乱结束。汉景帝重新审视晁错的政策,继续推行晁错的政策“削藩”。
本年,西门鼢接替晁错担任御史大夫。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四年
四月,刘荣立为皇太子。刘荣,汉景帝庶长子,母亲为栗姬,因皇后薄氏无子得以当太子。
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六年
九月,皇后薄氏无子失宠被废。
十一月,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刘荣生母栗姬恚恨而死。当时,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想让自己的女儿给太子刘荣做妃子,栗姬拒绝,得罪了长公主刘嫖。汉景帝的嫔妃王娡听说此事,便主动向长公主刘嫖求亲,让自己的儿子刘彻与长公主刘嫖的女儿陈阿娇结亲,长公主刘嫖和王夫人联手扳倒太子。废太子在三年后被中尉郅都问罪,自杀而死。郅都,执法严厉,不避皇亲权贵,人称“苍鹰”,因逼死废太子得罪窦太后,外放雁门太守,窦太后还是没有放过他,最后下狱处死。
本年,傅偃接替西门鼢担任御史大夫。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七年
二月,丞相陶青被罢免,太尉周亚夫改任丞相。当时,汉景帝为杀恩师晁错而后悔,丞相陶青也弹劾过晁错,因此记恨而罢免陶青。
四月,王娡立为皇后,胶东王刘彻立为皇太子。刘彻,汉景帝第十子,皇后王娡的唯一儿子。
本年,刘舍接替傅偃担任御史大夫。刘舍,楚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父亲是项氏宗族将领项襄,在定陶县归降刘邦,赐为刘氏,封为桃侯。
公元前147年,汉景帝十年
九月,丞相周亚夫被免,御史大夫刘舍接任丞相,太子太傅卫绾接任御史大夫。当时,丞相周亚夫与汉景帝政见不合,梁王因七国之乱中对梁国的求救置之不理,每次到京城都在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窦太后因此记恨丞相周亚夫,周亚夫得罪了皇帝、皇太后和皇帝的弟弟,故而被免。四年后,周亚夫被告发私藏甲盾准备要谋反,被捕下狱,周亚夫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卫绾,代郡大陵(今山西文水县)人,曾担任太子太傅,是汉景帝的老师。
公元前144年,汉景帝十三年
六月,汉景帝弟弟梁王刘武去世。汉文帝刘恒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弟弟,其母为窦太后。当时,窦太后曾要求汉景帝把皇位让刘武继承,立刘武为储君,因大臣袁盎等反对,未果,遂使人刺杀袁盎及议臣十余人。
公元前143年,汉景帝十四年
七月,丞相刘舍被免。
八月,御史大夫卫绾改任丞相,直不疑接任御史大夫。直不疑,南阳人,精通崇尚老子的黄老无为学说,由卫尉升为御史大夫。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十六年
正月,汉景帝病逝,太子刘彻继位。当时,丞相为卫绾,御史大夫为直不疑。
总结:在汉景帝手下当大臣,特别是位高权重的丞相,结局非常不好。汉景帝在位二十三年,总共任命了五位丞相,一个被气死,一个被饿死,两个因为被记恨而被罢免,就连第一个太子也被逼死,主打一个心眼小、有仇报仇。
那么,卫绾、直不疑等人的结局是什么,请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