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部门联手推出了16条房地产政策,尤其是重提货币化安置让不少人有些惊讶。
但别搞错了,这次并不是要重复过去那种涨价去库存的套路,更不会让所有拆迁户一夜暴富。
实际上,这次政策真正的受益者,只有两类人:炒房客和城中村自建房主。
为什么自住户可能要贴钱?
首先,这次的货币化安置完全不同于2015-2018年的棚改大潮。
那时候一年棚改就超过600万套,四年累计达到2400多万套。
而这次的目标仅仅是100万套,而且并没有央行的资金大力支持。当
年可是央妈通过抵押贷款,向国开行输血了整整2万亿,再由国开行把钱借给地方政府,拆迁卖地还贷,形成了一个拆迁推动房价上涨的循环。
而如今,不可能再有这样庞大的资金来推动房价。
所以,这次货币化安置就是去库存,但不会靠涨价去库存。
城中村面积小,即便补偿单价高,总价依旧不会太高。
自住户拿到补偿款,基本买不到太好的房子,要么自己再掏一大笔钱,要么就换到条件差一点的房子,甚至不得不搬到郊区乃至远郊。
炒房客和自建房主的机会来了?
这次,货币化安置对炒房客和城中村自建房主倒是好消息。
炒房客一直苦于手上的房子不好出手,这回拆迁正好解决了他们的“库存”问题。
至于城中村的自建房主,很多房子本来就是等着拆迁补偿,他们的房子大面积又收益低,当然是拆迁越快越好。
房价和居民收入的“跷跷板”平衡,能稳住已算不错?
当前居民负债率已经高达64%,房价和居民收入这两个变量像跷跷板一样,你追我赶才能平衡。一味稳定房价只会进一步加重居民的负担,但问题是,居民收入没涨,想通过加杠杆来维持这个平衡游戏,难度不小。
这次的政策看似是组合拳,但唯一的亮点只是货币化安置的重启。
在当前就业环境和居民负债水平下,政策能做到止跌回稳已算不错了。

想要复刻过去的涨价潮?还是别指望了。
关注投资者守卫圈,少走弯路。
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