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党的情报史,潘汉年算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其实情报战线的斗争特点就是隐蔽、残酷而且激烈。很多红色特工,都没能活到新中国成立。而潘汉年虽然活到了新中国成立,但是在之后没多久,就遭到了逮捕,之后被关押长达22年——当然对于中国历史来说,22年可能昙花一现,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一辈子有几个22年啊?

那么,潘汉年被关押22年,到底冤不冤?
其实个人觉得, 这件事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
1、擅自会见汪精卫潘汉年是江苏宜兴人,生于1906年。大概在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后期,参加了我党。当然那时候的我党主要的工作是发展各种工人运动、学生运动,也因此,潘汉年接触到了我党。国共合作期间,潘汉年还在革命政府里面担任职务。不过,随着1927年老蒋在上海清党,我党和国民党开始走向对立。当时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党务调查科”成立,这个部门就是后来中统的前身,主要的工作就是迫害我党成员和进步群众。当然我党也针锋相对,成立了特科。潘汉年在这个时期被安排到特科担任科长。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潘汉年都负责情报方面的工作。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

事情还得从1939年说起。当时日本人其实也陷入高度焦虑的状态:随着国民党把首都迁移到重庆,日本人虽然陆续占领南京、武汉等城市,但是幻想继续追击到重庆,已经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了。因此日本人开始网络国民党内部的一些动摇分子,打算重组一个国民党的党政体系(说白了就是伪政权)来对冲重庆方面的影响力。日本人也确实招纳了诸如汪精卫、李士群这些人物,充当伪政权各个部门的负责人。
当时潘汉年在从事情报过程中,和李士群有联系。当时新四军在苏北有根据地。新四军需要关于日本人和伪军方面的情报,所以潘汉年在1939年的9月会见李士群,打算套取关于日本军队的军事情报问题。
当然李士群作为汪伪特务组织的头目,哪里会被潘汉年轻易套路?李士群表示:汪先生成立的政府,其实和老蒋不同的。汪先生打算搞一个议会,想给贵党留下席位,但是需要潘先生和汪先生面谈。
当然客观来说,会见汪精卫这样的大事儿,潘汉年不能擅自做主,而应该请示。但是潘汉年没有这样——有说法认为,潘汉年是被李士群挟持见得汪精卫,但是这个说法在历史上争议极大——也就是说,也有人认为并非挟持。但是不管咋说,有一点不能否认,那就是,潘汉年确实见了汪精卫。
而这也是后来主席最恼火潘汉年的原因之一——当然说之一是因为之前潘汉年也有一些擅自行动甚至不符合组织规矩的行为,但是这些相对来说,无法和擅自会见汪精卫相提并论。
2、潘汉年被捕与平反汪精卫会见潘汉年的事情本来是秘密会见,但却被国民党的情报部门发现,所以国民党方面趁机大做文章,声称我党和汪伪秘密联络,甚至还造谣声称新四军勾结日本军队打击国民党军队。而秘密会见汪精卫的事情,潘汉年隐瞒不报——之前没有请示,之后隐瞒不报。这个行为,其实属于严重违规。

而当时主席以为这就是国民党造谣,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一些特殊的背景原因,有人提到了潘汉年属实见过汪精卫,而且迟迟没有上报。为此主席大为光火,指示相关部门的人严查潘汉年,就这样,潘汉年被捕了,大约在1977年的时候,潘汉年去世,1982年的时候,当时的中央首长经过研究,为潘汉年做出平反。
3、结语潘汉年从1955年被捕,到1977年去世,前后经历22年时间。那么,这22年的关押,潘汉年冤不冤?
其实多数网友觉得,虽然潘汉年事后得到了平反,但是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潘汉年在工作操作中,确实出现了太多的失误,因此这22年时间,其实就是潘汉年为自己的失误买单。
当然,以史为鉴,潘汉年的教训相信对于多数人都是一种启示:那就是发现工作出现失误,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止损,而不要让失误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最终难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