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绍兴五年十二月,赵构累积五支主力军:张俊领行营中护军,刘光世领行营左护军,韩世忠领行营前护军,岳飞领行营后护军,吴玠领行营右护军。
这是赵构能够对抗女真大金的最坚实依仗。他拥有强大的实力基础,足以与金朝相抗衡。
但这五支大军均非赵氏,而是分别为张家军、韩家军、岳家军等。真正赵氏军队仅三衙军,其来源有两处。
一是杨沂中所率领的部队。
杨沂中本为张俊部下,被赵构强行招致麾下,其军队亦随之转投。因此,杨沂中的军队非赵构或南宋朝廷所建,实为自张俊处夺得。
王彦的八字军,经过整编后,被正式命名为行营前副护军。
该部队本应归岳飞指挥,但因王彦曾为岳飞上司且有过节,他坚决不愿归属岳飞,遂率部投靠宰相张浚的都督府,最终部队被划归三衙军。
自立国起,宋朝严禁武将与军队紧密相连。然而此时,全国军队却近乎成为将军们的私兵,原因待解。
朝廷亲建并直辖的军队,部分在战斗中消亡,部分发生叛乱,导致力量大幅削弱。
靖康之变后,北宋为金军所灭,其军队亦不复存在。赵构于应天即位,仅承大宋之名,未继大宋之军,因中央禁军早已损耗殆尽。
建炎后,赵构斥巨资组建宿卫亲军。然此军发生叛乱,即苗刘之变。这支如亲子般培育的军队,忠诚度竟不及张、刘、韩三大将的军队。
富平之战后,赵构虽名义继承大宋西军残余,却被张浚耗尽。自此,赵构与大宋朝廷实质上失去了军事力量。
赵构能在东南立足,主要靠张俊、刘光世、韩世忠三军。随后,岳飞与吴玠的军队也加入,增强了其势力。
这些军队均需赵构巨资供养,他倾尽全力,供粮发饷,还予编制。军队是否听命,取决于领兵大将。大将顺从皇帝,军队则听朝廷。大将是否顺从,尚待观察。
有利则顺从,无利则拒绝。人们往往根据是否得到好处来决定是否听从,好处存在时便顺从,无好处时则坚决不配合。
建炎四年八月,金军攻大运河。南宋拟全力抵御,然张俊违抗军令,刘光世按兵不动,朝廷指令形同虚设。
绍兴四年九月,金齐联军攻江淮,南宋竭力抵抗。然张俊摔马伤臂,刘光世遁过长江。朝廷号令无力,形同虚设。
他们拒绝与金兵交战,原因有二:一是实力不敌,二是无利可图。这伙人态度坚决,不予遵从。
岳飞首次北伐前,宋军战力远逊金军,出战即面临覆灭。军队乃将领私建,为其朝堂立威之本,岂会为赵构冒险?一旦战败,朝廷不补,且失立威之基。
若决定剿匪,这群家伙定会当仁不让,争先恐后参与其中。
除杨幺等大匪外,其余土匪与造反镇抚使战力远不及张家军、刘家军。剿匪可立功扬名,且能收其军、占其财。
张家军、刘家军等均在剿匪中壮大。岳飞、韩世忠的军队同样因剿匪而强盛。唯吴玠的川陕军队例外,主要收集溃败的陕西宋军而成。
绍兴年间,赵构精心组建的五支大军,其主要构成便是如此。这些军队体现了赵构的心血与努力,展现了其军事力量的核心成分。
唐末五代节度使模式再现,士兵从军官,军官从大将。南宋未失控至五代十国,因士大夫阶层团结,中央随赵构,地方忠大宋;且赵构朝廷财力雄厚,反叛即匪,顺则得养。
因此,张、刘、韩三将不敢在赵构前放肆,反竭力讨好,竭尽全力向赵大官家索取钱财、粮食与装备。
皇帝名正言顺,朝廷团结一致,且掌握大义与钱粮,那五大主力军队理应归属皇帝与朝廷,不是吗?
名义上确是如此,但实际上绝非如此。
军队由大将主导决策。
张俊自领兵为赵构保镖至绍兴五年。然而,赵构在此期间始终未能直接统率张俊的军队。
他需先令张俊,得其应允后,方可调动其军队。此过程中,张俊有权拒绝。
南宋二次北伐时,朝廷命张俊派兵援韩世忠于淮阳军,张俊拒之,称己处亦现金军,兵力不足,难以支援。
随后,朝廷陷入窘境。
朝廷无奈,终遣杨沂中率三衙军支援张俊。三衙军乃赵构禁卫,南宋朝廷能直接掌控的军队。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南宋建国近十年,竟无法调动自身主力军队。
二是各自具备独特的本质特征。
此因素至关重要。简而言之,五大主力各有其团队基础与历史背景。
张俊军队以信德府部曲为核心,属河北精兵,后吸纳张用、李横部众。绍兴元年江南剿匪,张俊军大获全胜,成为南宋规模最大、装备最优的第一军。
刘光世军队以鄜延路部曲为核心,属大宋西军,后纳王德、郦琼等军。其部队内战擅长,外战不精。他引领潮流,擅长通过剿匪扩编军队。
韩世忠军队以庆源府部曲为核心,含河北与西军成分,后收编张遇、曹成等镇抚使及土匪军。绍兴二年,岳飞将灭曹成时,被韩世忠抢先收编,韩在收编土匪上颇为强势。
吴玠军队以泾原路部曲为核心,为大宋西军主干。后增秦凤路军及刘子羽、关师古部,整体以西军为主,构成较为纯正。
岳飞军队以河北部曲为核心,后收编曹成、张用等人军队,更收编巨匪杨幺的洞庭湖军六万,建立水军,岳家军遂成南宋最强军。
南宋五大主力的初始特色及其后续发展态势,如上所述。
这些军队成员复杂,个体不纯粹,其发展历程极为曲折多变。
今日平镇抚使叛,收其军;明日并收合作平叛之地方官军,不顾皇室朝廷。后日剿匪,即刻行动,名剿实编,人财皆收。除吴玠部,东南四大主力皆如此建军。
何种军队最为服从命令?
组织结构单一,构成成分均匀一致。
单纯即内部无小团体,均为正规编制;均质即成员成分相近,最好是朴实农民。
但观上述军队,绝不单纯亦不均质。其内部必有诸多派系,成分亦复杂多样。以刘光世的大衙内军队为例,便可见一斑。
王德位居第二,隶属西军系,麾下聚集了一群西军兄弟。
郦琼位居第三,属开封派系,曾追随宗泽,麾下多为河北士兵。
郦琼麾下张荣,于山东梁山泊集结武装,麾下多为山东子弟。
郭仲威为南宋第三批镇抚使,与岳飞同期受任,麾下同样聚集了一批忠诚的将士。
此复杂编制,南宋朝廷难以指挥,即便是大衙内刘光世,指挥起来也相当费力。
南宋朝廷计划在绍兴七年接管主力军,首要目标是奸懦刘光世。刘光世会否让赵构得偿所愿?收编此举将引发何种政治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