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份的一天,刘少奇正在华中根据地呢,突然接到中央的通知,说是让他赶紧去延安,参加那个很重要的七大会议。
打从那天起,刘少奇就忙活着准备回延安的事儿,一直忙活到1942年3月19号,他才真正踏上旅程。但这一路上可不太平,刘少奇三月中旬动身的,磨磨蹭蹭,直到年底12月份,才总算是到了延安。
得重点提一下,刘少奇三月底那会儿去了鲁南根据地,一直待到九月才离开,也就是说,他在山东根据地足足待了有大半年呢。
刘少奇表面上是往北方走的路上顺便经过山东,但真实情况是,他带着中央的重要使命,专门来山东看看这里的工作做得怎么样,给点指导和建议。
1942年4月10号,刘少奇一到沂蒙山区,立马就开始忙活了。他先后跟朱瑞、罗荣桓、黎玉这些山东的党政军大领导聊了聊。之后,在给中央发电报时,刘少奇直接点出了山东领导班子那些主要的问题。
山东分局的头儿得为几件事儿担责,就是在执行上面的政策、动员老百姓、搞减租减息,还有除奸反特这些工作上,领导得不够到位。
刘少奇发电报时提到了“指挥欠佳”,但背后真正的问题在于,那时候山东的领导团队成员间缺乏凝聚力。
【一】
1938年刚开始那会儿,毛主席琢磨着得派些部队去山东,在那里搞起敌后的根据地来。
毛主席琢磨着要发展山东,主要是瞅准了那时候抗日的局面。
抗战一开始那会儿,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一步步往后退,咱们就得琢磨怎么跟日军斗智斗勇了。毛主席那时候出了个主意,说咱们得往敌人的后方去发展。
日军确实挺厉害,不过有个短板,那就是他们人少。打进中国后,他们只能守着铁路边、公路旁的那些小地方。这样一来,大片的地方就成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天下,他们可以大展拳脚了。
那时候,在日军占领的地盘里,他们兵力不够,没法到处驻守,所以就花大钱找那些假模假样的坏蛋来帮忙。这些家伙就欺负当地的老百姓,把大家害得苦不堪言。毛主席心里有数,他觉得只要八路军能悄悄地跑到敌人后面去壮大,老百姓肯定会站在我们这边,这样一来,咱们的队伍就能有新的转机了。
八路军115师分开行动后,聂荣臻就在五台山那块地方,把晋察冀根据地给搞起来了。另一边,师部带着115师的主力往晋南冲,打下了吕梁抗日根据地。还有刘邓领导带着129师,也开拓了晋冀鲁豫那片解放区。贺龙呢,他领着120师直奔晋西北去了。
但是,毛主席觉得这样还不够,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太行山的东边。
抗战一开始,山东就很快被占领了。这是因为国民党在山东的军事头头韩复榘,他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直接就不打就跑了。山东被占后,老百姓们过得那叫一个苦啊。没多久,这儿就出现了好几支打鬼子的队伍。后来呢,黎玉按照上面的意思,把这些队伍都整合到一起,改名叫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支队。
七七事变发生后,当时管着山东省委的黎玉,在山东搞了好几次起义,情况都还挺顺利的。不过呢,黎玉自己对打仗这些事儿不太在行。所以,他好几次跟中央说,想让中央派些军事上厉害的人过来帮他。
1938年4月份,黎玉启程去了延安,还见到了毛主席。他向中央反映了不少困难,毛主席一听,立马拍板,说要派些干部和队伍去山东帮忙。并且,毛主席还对黎玉讲:
以后啊,给你们安排个响当当的红军大将来,还带着一支精锐部队过去,看他们还敢不敢小瞧你们,叫你们“土八路”。
原本的计划是打算让罗炳辉去山东,不过因为他在新四军那边的事情实在太多,根本抽不开身,所以后来这个安排就取消了。
郭洪涛从延安调到山东后,就当上了省委书记,还兼着军事部长,这意思就是,他得一个人管着山东的党、政、军所有的事儿。
【二】
1938年11月份,罗荣桓和陈光按照上面的命令,带着115师的主力部队去了山东。这样一来,山东就有了八路军的两大队人马。
山东的抗日局面,因为有了八路军的两大队伍加入,很快就有了新气象。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问题。
1938年冬天,12月份的时候,经过中央点头,山东那边的好几股游击队伍就合到一块儿,成了八路军山东纵队。从延安调过来的干部张经武当了司令员,黎玉呢,就成了政委。
那时候,八路军山东纵队和115师是平级的,都由八路军总部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
这样一来,要是真动起手来,到底该听谁的指挥就成了个大难题。
重点是,那时候山东存在着两个并行的管理机构。
1938年5月,郭洪涛带着一些军政干部去了山东。到了11月,中央下了新命令,原来的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就变成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分局里头的委员有郭洪涛、徐向前、朱瑞、罗荣桓、黎玉、张经武、陈光、彭雪枫这些人,郭洪涛还当上了分局的书记。
到了1939年8月份,中共中央北方局做了个决定,说要搞个山东军政委员会。他们选了朱瑞来当这个委员会的头儿,也就是书记,然后又挑了徐、郭、陈、罗、黎这些人来做委员。
山东分局跟山东军政委员会是两个平行的管理部门,谁也不归谁管。因此,这里就有两位主要负责人,分别是郭洪涛和朱瑞。
但是,由于当时正值战乱时期,军事上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方面。
经过几场战斗,徐向前慢慢变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到了1939年快结束的时候,中央做了个决定,要把山东那边的党、政、军领导关系给统一起来。于是,郭洪涛就被调回了延安,而朱瑞呢,被派去当了山东分局的书记。这样一来,山东那边基本上就是以朱瑞为主心骨,党、政、军都由他领头。至于军事方面,主要是徐向前在负责。
根据徐向前和朱瑞的提议,山东那儿的八路军搞了个新队伍,叫八路军第一纵队。这个第一纵队的指挥部呢,就和山东纵队合到一块儿了,不过呢,在内部他们还是继续用山东纵队的名头。
原本按照这套思路,山东那边的政府、党和军队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得妥妥当当了,但没想到后面又突然冒出个岔子。
1940年6月份,徐向前接到命令要回延安,说是要参加七大会议,但那个会后来推迟了。在延安的时候,有次徐向前去送别一批要去山东的干部,不小心被马给踢伤了。那时候延安的医疗条件真的不行,徐向前的伤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结果一直在床上养病。
这样一来,山东那边原来党政军都在一起的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原本打算是,徐向前要挑起山东军事工作的大梁,为了这事儿,还专门整了个八路军第一纵队。不过呢,115师和山东纵队的名头还是保留着,而且徐向前还得兼任115师的师长。
徐向前离开后,八路军第一纵队实际上就没了真正的领头人,这个纵队的名头也就只是个摆设了,没多久就被取消了。之后,山东那边的八路军还是照旧,分成了115师和山东纵队两部分。
徐向前走后,朱瑞接过了重担,他既是中共山东分局的书记,也是山东军政委员会的书记。这下子,他得把党政军各方面的领导工作都统一起来,指挥得井井有条。
在山东那边,八路军由谁来指挥,中央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说法,就是交给罗荣桓和陈光两个人来管。
1940年8月8号,中央给八路军的大本营,那时候也叫十八集团军总部,发了封电报。
分局、山地纵队和一一五师师部得聚到一块儿,统一指挥。一一五师得帮着山地纵队变得正规点。陈和罗加入分局当委员,其实就是为了统一管军事。朱瑞得多担点分局的担子,把党政军都管起来。
这样一来,就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朱瑞呢,他是山东党组织的一把手,让他去管军事指挥,确实有点难为他。同样,陈光和罗荣桓指挥山东纵队也挺费劲,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是山东党组织的头头。
这事慢慢就变成了朱瑞和罗瑞卿之间的不同意见。
【三】
朱瑞这人性格挺强硬,说白了就是容易发火。他身为山东那边的头头儿,按理说应该擅长处理各方的关系,但在这方面,他做得确实不够好。
1940年8月份,八路军里的天宝山大队大队长廉德山突然变了心,他把八路军的一个侦察班,还有师政治部的几个负责民运的干部都给抓了起来,关在了山寨里头。
事情挺严重,陈光和罗荣桓就让115师赶紧行动,9月2号就开始打过去了。但叛匪躲在天宝山的险峻山峰南大顶上,那地方守起来容易,攻打起来难。八路军试着冲了好几次,结果损失都挺惨重。
但话说回来,廉德山那帮人说到底就是群土匪,根本没法跟咱们的正规军比,结果嘛,南大顶这块地方最后还是被我们给拿下来了。
由于攻打南大顶的行动让八路军将士心里有了不满,罗荣桓怕战士们会违反规定,就专门安排政治部的两位负责人,带着几个工作人员赶到前线去处理。
真让人意想不到,派过去的干部不但没能管住那些违纪行为,反而自己也破了规矩,更糟糕的是,他们还干出了枪杀俘虏的事儿。
罗荣桓一听这事,心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赶紧安排了人手去处理,同时还把情况上报给了上级领导。
在那种战乱的时候,出现这类事情其实挺难躲开的,再说罗荣桓后来也处理得挺周全。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朱瑞却对这事儿一直耿耿于怀。
从1940年9月起,八路军115师的干部们连着聚了三个礼拜开会。朱瑞也参加了,他在会上毫不客气地指出,115师除了卫生工作还算过得去,其他方面都没啥长进。他还说,要是想进步,那就得前面有人领着跑,后面还得有人推着走。
受到朱瑞的带动,会议里挺多人都说话很冲,把罗荣桓说得下不来台,他只好在会上当面承认错误。
说实话,115师到了山东后,确实不能说一点毛病都没有,但也不能说全都是问题,那样对人家也不公平。朱瑞提的意见吧,明显带着点个人情绪在里面。
1940年10月13号,八路军的大本营给115师发了封电报,把115师的领导狠狠训了一顿。这样一来,罗荣桓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1940年10月14号,罗荣桓给中央发了封电报,里头他承认自己犯了错,还直接说自己领导的115师“问题大得很,快没法子了”。他不光建议中央考虑让徐向前来当师长,朱瑞来当政委,还说自己要么去学习,要么换个地方干活儿。
从各方传来的消息能明显感觉到,两边之间的不和与意见不合已经非常严重。
后来,中央出面讲了句公道话,让罗荣桓心里好受了些。八路军总部也跟着收回了之前批评115师的那份电报。
说实话,八路军115师碰到的问题,主要还是在打仗这方面,特别是代理师长陈光那里。他虽然带着队伍打赢了几仗,但说实话,也犯了不少错。就像陆房战斗那会儿,陈光没瞧准敌人的动静,结果115师的师部就被敌人给围了。
中央考虑到当前的敌伪顽局势错综复杂,觉得陈光继续留在前线指挥不太合适。
此外,中央还发现朱瑞在处理山东党政领导干部间的关系上不太得力,这使得山东在落实中央政策时总是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施展。
刘少奇一到山东,就立刻开始忙活着搞调查。没多久,他就发现了山东党政军领导干部之间关系有点问题,于是就开始着手去调和。到了五月份,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朱瑞呢,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做了自我反省。
从1942年开始,上面就有打算让罗荣桓来全盘接手山东那边党、政府和军队的工作。
一开始,在1943年3月的时候,上级决定把115师和山东纵队合并起来,成立了山东军区。罗荣桓成了司令员,黎玉做了政委。不过呢,因为统战工作的需要,115师的番号还是保留着。罗荣桓就额外兼任了115师的代理师长和政委,而陈光则被调到延安去学习了。
第二步,到了1943年8月1号,中共中央给山东分局发了电报,让朱瑞回延安去进修,并且参加马上就要开的七大会议。到了9月份,中央又宣布罗荣桓为山东分局的党委书记。
罗荣桓当了山东党政军的老大后,那地方的抗日局面真的好转了不少。特别是在条件特别艰苦的时候,他还在山东稳稳地建起了抗日根据地,给全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主席一直对此感到非常自豪,后来他说道:
山东那边换上了罗荣桓后,整个局势立马就盘活了。山东这边局势一好,全国的形势也跟着活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