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遇到个事:孩子刚出生,儿科医生来检查,说孩子有些不好,建议住保温箱观察。本来媳妇生产很顺利,孕期产检孩子也正常,怎么大夫却这么说?
是孩子真的有啥问题,还是像以前听说的:有些医院为了效益,孩子本来没大事,医生找理由让孩子住保温箱,住院治疗。
主要刚出生的孩子,做CT、打针真的舍不得,不住院又怕真有问题,实在不知道咋选?
对刚出生的孩子,父母是谨慎又谨慎,真的太理解了。因为我女儿出生后就住了保温箱又住了几天院。
说实话,住院、检查、治疗,是给父母的一个心理安慰,虽然花些钱,但将来不会有遗憾。因为我同事家娃就因生产时缺氧,导致孩子脑瘫。
说说同事和我女儿的亲身经历吧。
我刚毕业那年,听说同事大姐家孩子2岁多还不会走,也不会说话,去了省立医院检查,确诊是脑瘫,大姐不甘心又带孩子去北京,还是一样的诊断结果——脑瘫。
孩子5岁治了3年,走路还不行,婆家意思治也治不好要放弃这个孩,大姐舍不得,停职留薪,带孩到北京、上海继续治疗。
婆家说不听,意思大姐要是再继续治疗只能离婚,同事大姐最终选择了孩子,和爱人办了离婚手续。
陆陆续续大姐带孩子治了8年,单位工会组织了几次捐款,佩服大姐又心疼她。
事后我们问大姐,好好的孩儿咋得了这个病?她说当时她顺产,孩子在肚子里时间比较长,生产后孩子有些缺氧,导致的脑部发育不好。要是出生后就治疗下,吸些高压氧就好了。
因为同事这个例子,女儿出生时我们很注意。
因为我是妊娠糖尿病,属高危产妇,整个孕期控糖打胰岛素就怕孩子不好,38周选择了剖腹产。
鉴于我的情况,大夫怕孩子出生低血糖,出生后给女儿喂了葡萄糖,当时女儿哭得双手打颤,我们也不知孩子咋了,儿科医生检查,建议去保温箱观察,爱人办了住院手续。
女儿6斤6两,是那批保温箱里最大的孩子,护士照顾一天说孩子能吃能喝能拉,没问题。
女儿在保温箱住了一天,第二天转入普通儿科病房。
女儿后来做了CT检查,大夫说脑部有个位置发育不好,大夫建议吸高压氧和打营养针治疗。
女儿一共住了五天院,吸了3次高压氧,每天打2瓶吊针,记得打的好像都是v12补脑发育的药。
用的药其实不多,药费也不贵,费用大多是护理费,住院5天花了5千多,因为孩子刚出生没办社保,这些费用完全自费,是没法报销的。
医院里环境实在不好,女儿住了5天,观察孩子没啥问题,最后爱人签字放弃治疗,我们办了出院手续。
事后同事说,他们家娃出生后也哭的手打颤,学名拥抱惊吓,其实没大问题,大夫当时也让他们住院,他们没住,孩子长得挺好的,说我女儿其实也不用住这个院。
我知道同事好心,但当时真不敢赌,就怕因脑部的一点点问题,影响孩子的发育,女儿吸了3天氧,每次吸完氧孩子小脸红扑扑的睡着回来。虽然住院打针孩子确实遭罪,但能保证孩子的健康,这是我们最放心的。
可能我们有些过于保守,但孩子的事,真的一点都不敢赌,住院观察治疗,起码我们的心是安的,您说是不?
对于孩子刚出生是否要住保温箱,我想我们小心一些还是好,将来不留遗憾,不知您对孩子刚出生住保温箱咋看?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