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灯随远梦,残历卷流年。当我们走向大寒节气,也就意味着即将走完又一个轮回四季。
这一年,等花开,等雪落,追月来,追风去。每一段时光流转,都留下或深或浅的生命印记。
大寒,作为一年最后一个节气,要把严寒推到极致,要把春意藏在枝头,要把新年拥入怀中。
我们沿着岁月的褶皱缓缓徐行,在最寒冷的日子,找寻最温暖的春意,点燃最浓烈的年味。
寒尽春归,旧去新来。诚如路遥所言,“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四季如此,人生亦然。不有大寒风气势,难开小朵玉精神。熬得过天寒地冻,终迎万紫千红。
一起在最后的寒冬,看风雪搁浅,待春水初生,在万家灯火里共赴美好年新。

1.沽酒煎鱼,爱这烟火寻常
半在崧台市,渔船买更鲜。
自烹香积外,相馈大寒前。
小用葱花糁,轻将酒子煎。
雪儿能劝客,歌曲有余妍。
—明·屈大均《后嘉鱼诗十二首·其九》
大寒时节,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暖胃又暖心。
诗人屈大均在大寒来临时路过崧台市集,专门跑到渔船上买鱼,因为刚打的鱼新鲜又美味。
买来的鱼,一半留给自己,配上香料烹制享用。另一半则送给朋友,分享人间烟火美味。
等到归来后,慢火煎鱼,并撒上少许葱花和加入清香美酒来细细调味。热气腾腾,美味四溢。
一旁还有佳人殷勤把酒劝,一曲笙歌绕画梁,处处飘荡着动人风韵。酒醉歌醉,身心皆醉。
此处雪儿,指代歌女。唐朝李密有一能歌善舞的爱姬名作雪儿,每遇奇文瑰句便命其歌之。
苏轼曾化用这个典故,“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可见此乃文人常有的风流雅事。
尽管此处雪儿并不指雪落,但传达的闲适意境莫过于“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只要心怀热爱,再寒冷的日子也有烟火清欢。未必轻歌曼舞,小火慢煎的鱼香即能温暖人心。
愿朋友们也能在大寒与爱的人相拥在烟火寻常,把生活嚼得有滋有味,将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2.守火书灰,盼这青云直上
人间无伯乐,谁识是龙媒。
君意青云久,吾年白发催。
大寒推守火,清夜只书灰。
消渴虽长病,还思露一杯。
—明·谢缙《荅缪撝见寄》
大寒,不只是季节轮回,更蕴含着生命的考验与沉淀。
诗人谢缙在一年最寒冷的时节,回想起自己牛马半生,正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挑战煎熬。
于是以诗寄友,这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又有谁慧眼识珠看出你我乃人中龙凤呢?
这些年我们空有青云之志,无人赏识,只能任由无情白发催人老去。流年似水,功名如梦。
大寒之夜,寒冷至极,也孤独至极。我独自围炉取暖,就着残灰漫笔书写,直到灯火阑珊。
尽管我患有消渴病不宜饮酒,可漫漫长夜实在难捱,还是想饮上一杯琼浆玉露,聊作慰藉。
此诗像极了李群玉的《火炉前坐》,“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二人皆在寒冬深夜独坐炉前,以灰上写字来慨叹怀才不遇。书灰,乃对书空典故的灵活化用。
东晋大臣殷浩被贬后,曾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咄咄怪事”来表达不满。书灰,亦是有苦难言。
而且,李群玉也患有消渴疾,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穷愁落魄又年老体弱,简直同病相怜。
饶是如此谢缙此生不曾放弃理想与希望,善诗工画,成为永乐、宣德间吴门画派名家之一。
不管人生多么艰难,愿朋友们都能跨越风雪见春山,胸中有丘壑,笔底生云烟,未来可期。

3.围炉温酒,待这梅柳争春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大寒,以冬之落幕,作春之序曲,已有无限希望孕育在枝头只待东风唤醒。
元稹在大寒这天独享喜乐无边,腊酒斟满酒杯,炭火填满炉膛,屋内温暖如春。
大寒,寒气之逆极,最宜围炉取暖。倘若无事莫要出门,冰天雪地寻常见,无风无雨亦自寒。
但很快冬去春复来,自古以来物换星移不知多少春秋,又有谁能留住光阴流转的脚步呢?
大寒过后,又是新的四季轮回和节律流转。静候春风柳上归,又见早梅新。
愿朋友们吹尽风雪上春山,共赴一场花事绚烂。

4.大寒岁除,敬将这团圆新春
年光微雨后,春发大寒初。
花片沾云湿,松声入水虚。
酒因慈母饮,诗为小儿书。
不记谁家腊,闻莺识岁除。
—明·屈大均《乙丑岁除作》
过了大寒就是年,总会些惊喜的时光轮回,让大寒与除夕浪漫相拥。
2023年的大寒就曾与除夕紧密相连,诗人屈大均也曾在一年的除夕喜迎大寒与新春。
一场微雨送走了旧岁寒冬,迎来了新年新春。微雨湿梅花,愈发雅致清新。松风过溪林,尤其空灵动听。
今夜万家灯火时,美酒祝慈母,新诗寄小儿,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昭昭如愿,岁岁安澜。
不知谁家窗外莺正啼,唤醒了枯树枝头蛰伏了一冬的无限春意,伴随着新年浩荡而来。
如今2025的大寒已在路上,春运早就开启,距离人们期待已久的春节不过一周有余。
愿寒随旧岁尽,梅柳已惊春。枝枝细看枝枝好,岁岁相逢岁岁新。
(图片来自网络,不妥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