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原文】
初,徐道覆闻刘裕北伐,劝卢循乘虚袭建康,循不从。道覆自至番禺说循曰:“本住岭外,岂以理极于此,传之子孙邪?
正以刘裕难与为敌故也。今裕顿兵坚城之下,未有还期,我以此思归死士掩击何、刘之徒,如反掌耳。不乘此机,而苟求一日之安,朝廷常以君为腹心之疾;若裕平齐之后,息甲岁余,以玺书征君,裕自将屯豫章,遣诸将帅锐师过岭,虽复以将军之神武,恐必不能当也。今日之机,万不可失。若先克建康,倾其根蒂。裕虽南还,无能为也。君若不同,便当帅始兴之众直指寻阳。”
循甚不乐此举,而无以夺其计,乃从之。
初,道覆使人伐船材于南康山,至始兴,贱卖之,居人争市之,船材大积而人不疑,至是,悉取以装舰,旬日而办。循自始兴寇长沙,道覆寇南康、庐陵、豫章,诸守相皆委任奔走。道覆顺流而下,舟械甚盛。
时克燕之问未至,朝廷急征刘裕。裕方议留镇下邳,经营司、雍,会得诏书,乃以韩范为都督八郡军事、燕郡太守,封融为勃海太守,檀韶为琅邪太守,戊申,引兵还。韶,祗之兄也。久之,刘穆之称范、融谋反,皆杀之。
安成忠肃公何无忌自寻阳引兵拒卢循。长史邓潜之谏曰:“国家安危,在此一举。闻循兵舰大盛。势居上流,宜决南塘,守二城以待之,彼必不敢舍我远下。蓄力养锐,俟其疲老,然后击之,此万全之策也。今决成败于一战,万一失利,悔将无及!”
参军殷阐曰:“循所将之众皆三吴旧贼,百战余勇,始兴溪子,拳捷善斗,未易轻也。将军宜留屯豫章,征兵属城,兵至合战,未为晚也。若以此众轻进,殆必有悔。”
无忌不听。三月壬申,与徐道覆遇于豫章,贼令强弩数百登西岸小山邀射之。会西风暴急,飘无忌所乘小舰向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溃。
无忌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
节至,执以督战。贼众云集,无忌辞色无挠,握节而死。于是中外震骇,朝议欲奉乘舆北走就刘裕;既而知贼未至,乃止。
【原文华译】
1当初,始兴相徐道覆听闻刘裕北伐,劝卢循乘虚袭击建康,卢循不听。
徐道覆亲自到番禺,对卢循说:“我们住在岭南,难道是因为我们理当在此,还要传之子孙吗?是因为打不过刘裕而已。如今刘裕屯兵于坚城之下,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我们的手下都是盼望着能回到家乡的死士,用他们掩击何无忌、刘毅之徒,易如反掌。不乘此机,而苟求一日之安,朝廷常以君为心腹大患;如果刘裕平定齐地之后,休养士卒一年多,再以玺书征召你进京,刘裕自己将兵屯驻于豫章,派诸将率精锐部队越过南岭,那时候就算以将军您之神武,恐怕也不能抵挡了。今日之机,万不可失。如果先克建康,倾其根本。刘裕就算南还,也无能为力了。您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我当率始兴部队直指寻阳。”(元兴三年,卢循派徐道覆攻下始兴,并留下镇守。)
卢循非常不愿意起事,但是也无法反驳,于是听从。
当初,徐道覆派人在南康山砍伐造船用的木材,运到始兴,低价贱卖,居民争相抢购,所以积累了大量船材,而没有引起人的怀疑。这时候,将木材全部征收,用于制造船舰,十天之间就办完了。卢循从始兴入寇长沙,徐道覆入寇南康、庐陵、豫章,诸郡守、郡相都弃城逃走。徐道覆顺流而下,舟舰兵器,非常壮盛。
当时,消灭南燕的捷报还没到,朝廷急征刘裕。刘裕正在谋议留军队镇守下邳,经营司州、雍州,得到诏书,于是任命韩范为都督八郡军事、燕郡太守,封融为勃海太守,檀韶为琅邪太守。二月二十六日,刘裕回军。檀韶,是檀祗的哥哥。后来,刘穆之称韩范、封融谋反,诛杀。(二人是南燕旧臣,刘穆之担心他们变乱,所以诛杀。)
2 安成忠肃公何无忌自寻阳引兵拒战卢循。长史邓潜之进谏说:“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听说卢循兵舰大盛,又居于赣江上游,顺势而下。我们应该掘开南塘堤坝(掘开南塘堤坝,则赣江水位下降,卢循的船舰就搁浅没用了),然后坚守豫章、寻阳二城,严阵以待,他必定不敢绕开我军,继续前进。我军蓄力养锐,等他疲惫,然后出击,这是万全之策也。如今决成败于一战,万一失利,后悔莫及!”
参军殷阐说:“卢循所将之众都是三吴旧贼(孙恩旧部),身经百战,徐道覆所领的始兴兵,也是拳捷善斗,不可轻视。将军应该留屯豫章,征调各地军队到豫章集中,兵到了之后再合战,为时未晚。如果以现在的部队轻进,必定后悔。”
何无忌不听,三月二十日,与徐道覆在豫章遭遇,贼军令强弩手数百人登西岸小山射击。当时西风暴急,何无忌所乘小舰被吹向东岸,贼军乘风以大舰进逼,何无忌部队崩溃奔逃。
何无忌厉声说:“取我苏武节来!”
符节到了,何无忌手执符节督战。贼众云集,何无忌辞色不屈,握节而死。于是中外震骇,朝议想要护着皇帝向北撤退,投奔刘裕;后来知道贼军离得还远,才停止。
【学以致用】
这一段有几点值得思考
01,关于战略性思考
我们常讲一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两者之间有个区别就是,战略,是从“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是在时间上,空间上分析问题,以及进行操刀
徐道覆的这段话,就体现了战略思维的视角
并且,他还为此提前做了相应的准备
初,道覆使人伐船材于南康山,至始兴,贱卖之,居人争市之,船材大积而人不疑,至是,悉取以装舰,旬日而办
同时,还有一个情况
徐道覆对自己的现状与定位很清楚
岭南一直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一旦有强势的一方,必然把这块地盘给收回来,所以对于卢循来讲,要么早点主动靠近朝廷,要么就革命到底,把最终的权力掌控在自己手里,否则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就算不是刘裕来打他,以后也会有其他人来打他。所以他只有往前走。
这就好像一个人创业,刚开始想赚点钱,后面想让企业稍微好点,后面呢,就想让跟着的员工好一点,于是,就只能继续向前,不能停下来。你一想停下来,对手就得给你吞噬掉,这个平台的员工就得失业,另谋生路。
02,看看何无忌
无忌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
宁死不退的气节,这个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们得更进一步思考
我们有没有为“居安思危”提前做准备?
我們有没有為平叛贼军做准备?
对手徐道覆是做了很多准备的。
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我想到了一个场景
有一些人,平时不重视思考,不重视实际情况,等到组织生死存亡的危机来临的时候,他来一句:大不了一死
问题是,你死了,组织怎么办?
对于组织来讲,你死与不死,不是最核心的点,最核心的点在于,比如把对手挡在外部,确保中央的安全。
西晋时期那些高层的知识分子不就是这样吗,等到国家快灭亡了来“慷慨赴死”,最后的结果呢?
何况,对于何无忌来讲,他必须死扛,或者扛到死,不然呢? 敌人从他的地盘上过去,这个责任他也担不起。
所以,这个现象值得思考
平时就得多思考,思考上级,上上级的战略意图,你这样才能不至于盲目行动
自古两军会战,开始的时候,总是被打的一方是要吃亏的。
对于这种情况,只要能抗的住对方最初的攻击,就能摸清楚一些情况,接着就好应对了。何无忌也许没想过这个问题,冲上去就打,一打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