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3年的上海,那叫一个乱啊。一边是晚上热闹得很,吃肉喝酒,尽情享乐;另一边呢,老百姓过得那叫一个苦,日子跟泡在苦水里似的。那时候的上海滩,就像个双面镜,一边的人呢,冷得哆嗦,饿得皮包骨,甚至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另一边呢,豪华得很,到处都是亮堂堂的灯光,好酒好菜摆满桌。
老上海那会儿,黑帮势力可大了,是当地最横的一伙人。说到这伙人里的头三号人物,那肯定是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战乱时候,黄金荣抱上了老蒋的大腿,一跃成了大上海的老大。
黄金荣是青帮的大当家,手下有一大堆徒弟。除了青帮里响当当的三位大佬,还有位深藏不露的高手。这人行事特别低调,跟其他人走的路线都不一样。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跟周总理以前是熟人。
陈帅到了上海后,就开始动手整顿。黄金荣倒了霉,被派去扫大街。杜月笙聪明,提前溜到香港安家了。那个大汉奸张啸林,被我们党给解决了。还有一个叫顾竹轩的大佬,他在黑道上也很有名,但居然没被追究。
【一、顾竹轩的崛起之路】
顾家条件差,顾竹轩很小就得出门谋生。他刚到上海时,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踩黄包车。他挺机灵,专门挑外国人拉,这样挣得就多一些。等钱攒够了,他通过贿赂一个外国人,谋了个英国巡捕的差事。
顾竹轩手握大权后,心思也渐渐显露出来。他身为道上响当当的人物,自然有两把刷子。利用手中的权势,他迅速把财富堆了起来,迈出了人生腾达的第一步。他先靠着权力捞了一大票,接着开了家黄包车行,算是正式起步了。
他广泛招揽人手,最多时手下聚集了一万多号人。为了能实现更大的志向,他主动送上投名状,投到了黄金荣的门下。接着,他便在闸北一带扎下根来,扩展自己的势力。手下有一万多拉黄包车的和徒弟,顾竹轩说句话,那是一呼百诺,响应众多。
顾竹轩这家伙,身为黑帮老大,做起事来那叫一个狠,只要能赚钱,啥手段都敢用。他这人,心硬手黑,谁要是惹了他,立马就得算账,绝不拖延。他的老本行是干掉那些重要人物。作为上海滩大佬黄金荣的手下,他自然是有恃无恐,做起事来毫无顾忌,横行霸道。
顾竹轩靠着自己的打拼,一步步坐上了上海大佬的交椅,他掌管着苏北帮。顾竹轩这人特别有远见,看出运输这行当大有可为,于是二话不说就投身其中。虽说在上海的名声没那三位大佬响,但他也绝对是能排得上号的人物。
顾竹轩有了地位和财富后,就开了家澡堂,大家都叫它天蟾浴室。很多上海滩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跑去那儿放松享受。那时候啊,上海最大的买卖几乎都被青帮给包圆儿了。
顾竹轩靠着自己的本事,跨越了贫富的界限,在上海滩混得风生水起,成了响当当的人物。有了地位和财富后,他始终记得自己的根,特地回了趟老家。那时候,苏北正赶上大旱。不幸的是,顾竹轩到家时,他母亲已经不在了。他二话不说,亲自穿上孝服,为母亲办理了后事。
他一看老家的人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二话不说就帮忙,把侄子送去保定陆军军校深造。他那当国军上将的亲侄子顾祝同,就是他的侄子。顾竹轩这人,特别有远见,还特别会投资,在上海他干啥都能火。他不仅本事大,看人也特别准。
顾竹轩是个大佬级的人物,在黑帮里很有地位,但他这人挺讲究义气,也很看重民族大义。听说家乡遭了水灾,他二话不说就开始筹钱,帮着家乡的乡亲们度过难关。他在苏北那一带有不少老乡,因此在帮里,顾竹轩威望特别高。
【二、天蟾剧院尽显人生变态】
顾竹轩在一路成长时,碰上个知心女性伙伴,这人在热闹的大上海帮他搞起了家超火的大戏楼,名字响当当的——天蟾戏院。这戏院一开张,上海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争着来看戏。像京剧界的大腕儿梅兰芳,都在这儿登台献艺。就连上海滩的大佬杜月笙,也来这儿演过《穆桂英挂帅》。那会儿,天蟾戏院简直就是顾竹轩手里的摇钱树,赚得盆满钵满。
顾竹轩开的戏院,之前给永安公司的发展添了不少堵。永安公司的大佬们可不含糊,四处找关系,铁了心要拆掉天蟾戏院。顾竹轩那时候可真是走投无路,好在杜月笙伸出了援手。永安公司早就跟上面的人串通好了,打算扩建,关系都打点到位了。顾竹轩没办法,只好听杜月笙的,去找了英国人开的那个联邦法院。
经过一番漫长的法律斗争,从初审到二审,再到最后的判决,顾竹轩请来了上海顶尖的大律师。他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赢得了这场官司。这样一来,天蟾戏院得以保住,而且顾竹轩还因此事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可以说,他这次不光是赢了官司,还赚足了名声,让他的名气又一次冲上了顶峰。
天蟾戏院现在可是当地超火的上海大剧院之一,全国京剧界的顶尖高手们都梦想着能站上这个舞台。这里也变成了检验京剧名旦水平的一个地方,那些有名的京剧大师们,都争着抢着要来这儿表演。
天蟾戏院就这么火了起来,成了上海滩最热闹的地界儿之一,天天赚得盆满钵满,简直就成了顾竹轩的摇钱树。在这个台子上,数不清的名角儿都来露过脸,戏里戏外,啥人生故事都演了个遍。台上演员卖力表演,台下观众看完就走,天蟾戏院里,人来人往,啥世态炎凉都看得一清二楚。
在青帮里头,那三个大佬都跟蒋介石关系铁。其中有个姓郭的,抗战那会儿投靠了日本人,后来被我们队伍给收拾了。顾竹轩跟他们仨不一样,他跟共产党走得近,好几次我党遇到困难,他都毫不犹豫地帮忙。
抗日战争一打响,淞沪会战打完以后,上海就被日军给占了。原本热闹的天蟾戏院,不再只是唱戏的地方,它变成了上海老百姓的避难所。只要你能迈进天蟾戏院的大门,就能找到个安全地儿。
顾竹轩是上海有名的大人物,他帮了上海好多老百姓。他和其他只想着自己的黑道头目不一样,这人眼光长远,心里有大格局。
【三、顾竹轩帮助新四军】
1943年那会儿,盐阜地区的中共组织部头头接到任务,得赶去延安。为了确保一路顺风,组织就派了顾叔平同志来帮忙,护送两位地区的大哥去延安。这两位大哥一到上海,顾叔平立马就把他们带到了顾竹轩住的那个院子里头,让他们先住下歇歇脚。
顾竹轩以前就对新四军的事情有所耳闻,也跟我党的人有过交道,不过当他侄子顾书平跟他细说了一番后,他更是心生敬意。这次听说有两位代表要来上海,他特意吩咐侄子去把人接来见个面。虽说顾竹轩在上海势力挺大,但那时候还是国民党说了算,媒体也都向着他们。那时候的老蒋,正是势力最强的时候。
顾书平给顾竹轩细细讲了讲,让他明白新四军真是支了不起的队伍,顾竹轩心里就更向着新四军、向着共产党了。他二话不说,立马筹备了好多物资,还找了个在上海路子很广的走私高手,把货物和人一起交给他,让他安全送到延安去。
两位代表一到延安,就跟周总理谈起了顾竹轩。他们说:“顾竹轩虽然是青帮的人,但他心里想着国家,明白国家大事的重要性。他虽然带着点江湖气,但做起事来特别有正义感。”周总理听了后点点头:“他确实有过贡献,心里装着咱们民族的大事儿。”
这次事情结束后,顾竹轩引起了党中央的注意,党中央决定跟他打交道。起初,党中央把一些在上海的物资运送工作交给了顾竹轩来负责。到了1945年,江苏省委书记的夫人林立得了甲状腺肿大,因为当地的医疗水平有限,情况十分危急。党组织见状,便安排林立去上海看病。
顾竹轩一听侄子传来的消息,二话不说,马上联系了上海那边的西医大牛,给林立看病。林立住进医院后,顾竹轩还特地派了人去照料。有了顾竹轩的帮忙照看,林立的治疗挺顺利,病好了之后就开开心心地出院了。
林立住在顾家那会儿,碰到了顾竹轩的小儿子顾乃瑾。他发现这孩子特别好动,老爱往人前凑,想让他去部队锻炼锻炼。林立跟顾竹轩一提这想法,顾竹轩听完觉得挺好,就点头让林立带着儿子去延安当兵了。
他为了不让敌人找到对付我们的机会,悄悄帮了我党的好多同志。在那个革命求新的时候,姜维新同志碰到了大麻烦,是顾竹轩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得失。
解放战争结束后,陈毅元帅接到了管理上海的重任。那时候,头等大事就是彻底整治上海,把城里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随着打击黑恶势力的行动推进,曾经风光无限的青帮也落魄了,不再像从前那样嚣张。
【结语】
解放军战士们整理好后,把上海那些黑帮大佬的名单交给了陈毅。他翻看着名单,注意到里面有个叫顾竹轩的,这家伙对我党有过帮助,他的侄子和儿子还是共产党员。所以在那次大规模清理行动中,顾竹轩竟然没被牵扯进去,安然无恙。
那时候的上海黑帮大佬们,有的逃亡了,有的被处决了。但其中一位,到了晚年,居然接到了陈毅的邀请,让他去代表并出席上海解放后的头一回人民代表大会。他儿子顾乃瑾,后来也出息了,当上了上海文化局的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