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诩超级大国,嘲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专家:一派胡言!

森罗万象籍 2025-04-10 10:53:54

世界格局不断变换,各国一直在试图跻身超级大国行列,但只有少数国家能够满足这样的条件。

美国、俄罗斯、中国,是其他国家公认的超级大国。

然而我们的邻居,印度,却不这么认为。

曾有印度网友大放厥词:“当今世界只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印度。”

这番言论一出,瞬间便在网络上引发惊涛骇浪。

各国网友纷纷指责印度就是在白日做梦,连中国的发展都无法赶超,还好意思称自己是超级大国。

为什么印度成不了超级大国?印度和中国的差距又在哪里呢?

人口过载,是红利还是负担?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时期内,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负担较低,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象。

在人口红利的背景下,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入市场,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因此这阶段也被看做是有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

2024年印度的人口14.38亿,相较于中国高出0.3个亿,按理论来说,这样的人口数量应该使印度经济突飞猛进。

但人口红利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吗?

不一定。

理论上来讲,所有完成人口结构转变的国家都会经历人口红利期。

发达国家的人口并不多,加之转变周期较久,因此人口红利并不十分明显。

同样的情况放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转变的周期往往就比较短,且转变过程明显,但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不尽相同。

以中国和印度为例,据中国经济网统计,2024年中国的GDP达到了18.94万亿美元,人均GDP 1.32万美元。

而一直和中国做对比的印度GDP只有3.84万亿美元,人均GDP也只有2740美元。

虽然同比2023年印度的GDP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人口的涨幅并不成正比。

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红利受到人口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影响,且需要工业发展的支撑。

虽然印度人口众多,但受到种姓制度的影响,只有高种姓的人能够接受教育。

因此印度的基础教育普及率非常低,文盲率在全球大国中居于最高位。

这导致大量的劳动力无法进入制造业,只能在低端的服务业勉强维持温饱,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处于失业状态。

同时印度的工业水平总体较低,制造业在印度GDP中的占比仅有14.2%,大部分工业产出需要仰仗建筑业和采矿业。

尽管总理莫迪提出“生产挂钩激励计划”,希望能够振兴制造业,但总体结果并不理想,反而导致制造业的占比进一步下降。

如果印度无法解决教育和就业的问题,那么即便人口再多,也不会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反而因为过多的人口导致社会极度不稳定,造成很多潜在的隐患。

科技行业能否带动经济发展?

印度在IT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会选择将软件开发以及后台维护等工作外包给印度公司。

班加罗尔的科技园区更是名声在外,被誉为“亚洲硅谷”,每年会吸纳数十万的IT人才。

这主要是由于印度地区的英语普及率较高,且劳动力成本低,外国企业更愿意在印度投资。

但大量接手外包也给印度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无法发展核心科技、创新不足等情况明显。

且过于单一的工作,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十分容易被人工智能代替。

更为重要的是,现如今以及未来的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半导体、5G、量子计算等高端科技领域才是发展重点。

中国在5G、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领域早就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而印度在这些方面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发展不足,因此缺乏核心竞争力。

印度还有一项自以为十分成功的行业——航天。

2013年,印度发射了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成为亚洲首个、全球第四个对火星进行探测的国家。

时间上来看,印度的发射时间比中国早了七年。

但实际上“曼加里安号”的成本极低,仅有7400万美元,功能也十分简陋。

此后的十年期间,印度一直在试图发展航天领域,并始终试图与中国做对比,可惜不但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反而导致民生问题一再加剧。

截止2023年,印度进完成6次航天发射,仅仅是中国的1/11,因此印度的航天发展也一度被诟病为“政治噱头”。

印度对此并未放在心上,仍旧试图和中国做对比,且在低成本航天器的路上一去不返,甚至还计划在未来实现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建设。

然而印度的这一想法,实在是天方夜谭,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都要打好基础。

像印度这样五十步笑百步,好高骛远的国家,注定会被中国远远的甩在后面。

军事能否占据优势?

印度的现役兵力达到了114.5万,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且印度拥有航母、核潜艇,还将第五代战斗机列入军事发展计划之中。

这样看来,印度的军事力量似乎很强大。

可惜全都是表面功夫。

前文已经提过,印度的工业发展并不好,因此在武器生产方面比较落后。

想要保证兵力和战力,印度只能通过进口的方式购置武器。

据相关统计,印度90%以上的武器都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国家,这意味着,如果供应链缺失,或是受到一定阻碍,印度的军事力量将大打折扣。

同时工业的落后,导致印度部分武装力量设备陈旧,维护能力差,十分影响战斗力。

相比之下,中国强大的工业链不但保证了武器的自我供给,甚至还能够在全球武器出口大国中占据一席之地。

现代战争早就脱离了人海战术,所比拼的是现代化作战能力以及自主研发、维护的能力,这正是印度的缺陷。

总结

不可否认,印度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确有发展的储备和底气。

但现如今的印度,和他们自认的“超级大国”之间,仍旧隔着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国际关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就曾评价过,印度还没有资格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虽然中国在军事、科技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公认的超级大国,但中国从不以这个名号标榜自己。

因此真正决定印度能否有资格和中国进行对比的,绝不是空想,而是实干。

如果印度还整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不对产业进行升级改革,不进行科技突破,那印度永远也没办法赶超中国。

0 阅读:0

森罗万象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