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公海豚为爱殉情:女饲养员生前揭秘与公海豚存在超越物种羁绊

森罗万象籍 2025-02-19 07:56:46
综述

我们都知道,有部分动物不仅会对人类主人产生生活依赖,也会产生责任保护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很难得知,跨物种之间会否产生超越普通的情感,比如“爱情”。而恰恰有一个实验,从侧面证实了这种说法:人类与动物,也会产生爱情。

这是在1963年来自于美国NASA资助的一项实验,是为了测试海豚能否理解人类所说的语言。其中,研究助理玛格丽特与其中一只海豚竟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这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源于“沟通”的实验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正处于科技大爆发的热潮当中,在各方面的科学领域都在进行突破,而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也受到关注与支持。

其中,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解决,人类遇到外星生物该如何沟通的问题。便发起了一些离奇古怪的研究项目,其中有一项是由莉莉博士发起的,尝试与高智力动物的沟通实验。

这个实验的动物选中了海豚,海豚的脑容量仅次于人类,并且也证实了海豚拥有着极高的智商,是这个实验最合适的物种。实验内容是尝试与海豚建立起语言沟通,并且教他们说英语。

既然教英语就需要英语老师,通过严格的筛选,最终选定了一名叫做玛格丽特的年轻助理老师。实验的地点选在了美属维京群岛的圣托马斯岛,现场搭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群,除了实验办公楼外,还有一个可以容纳三万加仑的盐水池,很明显,这就是为实验对象海豚做准备的。

作为研究助理的英语老师玛格丽特,当时只有21岁,她本身就是一名自然学家,她的学生是三只海豚,分别是彼得、帕梅拉和茜茜,彼得是唯一一只雄性海豚。

为了让实验更具效果,莉莉博士将玛格丽特的住所独立在水池的中心,并且设置了悬挂的桌子和床垫,并且用一圈浴帘给围起来。让玛格丽特能够沉浸式的教授海豚英语。

玛格丽特便开始了课程,而三头海豚刚开始也很顺利,从听不懂指令,到后来学会了用他们的气孔模拟单词发音。除了日常教学外,玛格丽特还需要照顾海豚的日常生活,由于这种24小时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海豚对她的强烈依赖,从老师逐渐到朋友。

但是,对于玛格丽特来说,长期的潮湿环境对她的身体无疑是一种灾难,不仅让她难以入睡,身体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但玛格丽特还是坚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因为她不愿放弃这份工作。

“超感情”的变化

但实验开展到第五周的时候,玛格丽特发现彼得的学习表现得越来越缓慢,专注力越来越差,甚至她发现,彼得的行为越来越奇怪。

彼得喜欢贴着玛格丽特的双腿,并且围着她的身体转圈,表现出异常的亢奋,完全不理睬玛格丽特的教学。刚开始玛格丽特还认为这仅仅只是一只健康活力的雄性海豚的表现,但后来,彼得会将她推到角落,不停蹭着玛格丽特的膝盖、手脚等位置,并且发出呜呜的声音。

这个时候,玛格丽特才发现不对劲,这应该是彼得非常旺盛的性亢奋,与其他的研究人员商讨后得出结论,应该到了海豚的性成熟阶段,并且创造彼得与其他两只雌性海豚交配的环境。

可即便如此,彼得还是缠着玛格丽特并且在她身上轻蹭。这个时候玛格丽特完全不知所措,她隐隐约约猜到了彼得的感情,但她完全不知如何应对。在以往驯化师的经验,只有安抚和亲吻才能缓解这种情绪,可是当采取这种方式,彼得就会用更加渴望的眼神望着她。

这个时候,实验的效果越来越差,玛格丽特只能用手更加亲昵的方式安抚着彼得,消除着彼得的浮躁焦虑。这种亲密的接触,刚开始玛格丽特是拒接的,毕竟是跨物种的接触是有心理排斥的,可为了工作,她也只能硬着去做。

可当彼得得到满足后,就会成为一名认真学习的好学生,认真的听讲,学习也进步迅速。玛格丽特发现,彼得的学习进步,其实是为了换取对自己的特殊奖励。

同时她也发现了,彼得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畴,甚至出现了“吃醋”“发脾气”这些情况。可能她们之间的友谊,已经超越了师生的关系,或许变成了“恋爱关系”。她将信将疑的将这种情况记录在了实验备忘录里,这也为可随后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深情”的终点

玛格丽特渐渐地习惯了这种行为,将它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去处理,她当时并没有预料到这种接触对彼得会造成大多的影响。

而短时间的教学成果却让莉莉博士兴奋不已,她甚至在报告中写下了十年内就能实现人类与海豚的对话。可她却忽略了一点,那怕彼得越来越像人类,但它终究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随着时间推移,教学效果又遭遇瓶颈。

莉莉博士非常急躁,从而做出了一个决定,给海豚注射LSD的药物,以寻求突破。这种药物是一种致幻剂,这类药物用来缓解患者因为精神障碍引发的意识状态、感知觉,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可哪怕使用了药物,对海豚也没产生任何作用。

由于这种行为被曝光后,实验就遭到了社会各界的指控。随后NASA便派来专员听取了莉莉博士的实验汇报,不仅对实验结果大失所望,还从玛格丽特的实验备忘录里发现了这段人与动物之间的异常情感。没过几天,便中断了这项实验。

因此,玛格丽特被迫与彼得分开。彼得被转移到了莉莉博士位于迈阿密的实验室水箱里,他不仅失去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也失去了玛格丽特的陪伴。

很快,彼得就变得抑郁,不愿进食,并且反复生病,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对所有的事物都失去了兴趣,大多数就这漂浮着。

就在几周后,玛格丽特突然接到了莉莉博士的电话,电话里面告诉她,彼得离世了。而且,他采用了自杀的形式结束了生命。

跟人类不同,海豚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呼吸的,而彼得在深入水底后,就选择了不再进行呼吸。这从生物学上可以界定为有计划的自杀行为。彼得就是故意让自己在水底窒息。

玛格丽特尽管伤心不已,但鉴于研究实验的保密条约和NASA的封锁,直到50年后,玛格丽特才将这件事情公诸于世。而对于与彼得那段特殊的深厚情感,玛格丽特在接受采访,承认了亲密接触的事实,但也仅仅简单的回应,我并无太多可说。

而如今让我们去思考的是,对于海豚来说,这真的是为了自己的爱情而“殉情”的吗?一只动物真的能够去理解“爱情”和“生死”吗?这种超越物种的感情让我们不仅去考虑“意识”与“情感”的存在。

结语

这是一次让人心碎的实验,也由于这场实验,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去审视,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的特殊情感。或许,在动物的眼中,还存在着我们还未能够理解的东西。

希望以后能够在友好自然的方式下,利用更先进的科技,发现更多动物世界里的秘密。

0 阅读:202
评论列表
  • 2025-02-20 09:58

    震撼人心,人与动物之间真正的存有情感的,譬如说小电影中人和狗的深层次更深入的交流,其中一些不乏于人类[呲牙笑]

森罗万象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