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交易是个规律游戏,失败者往往是在没有规律的地方拼命找规律,不断自我沉醉,不断尝试。成功者是在规律的源头默默分析,坚持执行。
核心观点:市场的运行不是简单的复制,抓住关键点就行了,不管市场以什么形式运行,或者看似刻意避开之前的形态,没关系,它总要横盘蓄势的,也总要突破爆发的。
正文
交易是个规律游戏,失败者往往是在没有规律的地方拼命找规律,不断自我沉醉,不断尝试。成功者是在规律的源头默默分析,坚持执行。
总是契合不了市场逻辑
在过去十几年里,我走过太多的弯路了,最大的感触是:很多的分析是我们臆想出来的,这种幻想太害人了。比如一则传闻,一个资金面的分析就能改变一个交易者的策略甚至方向,如果是这样,说明系统是非常脆弱的。
也有系统相对完善的,但依然会出现非常刻板的情况。比如这几年市场很难做,很多形态分析好像失效了,其实不是失效了,而是现在的风口变了,因为内卷,很多信息催生的行情往往是一步到位的,总有人会急着赚钱急着抢跑,根本不给布局的时间。所以行情运行的周期大大缩短,如果抓得不及时,都是接盘侠,有效行情可能10分钟结束,突破追进去慢了,回调进去,已经是下行通道。
基本面分析的几个朋友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一个反向的预期直接打到位,必须止损,可这个位置可能就是转向点。而且今年板块的分化很严重,如果按照整体趋势去跟踪,也没什么好果子。
说明了什么?我们都在追求自己的预测和市场契合,但市场大概率是走少数派的逻辑,看得见的大逻辑要么不运行,要么波动大到覆盖中小周期的单边趋势。朋友们也在研究怎么让基本面和技术结合,问题是,有时候基本面和技术都不是市场运行的依据,我们缘木求鱼能有什么结果呢?
和朋友们讨论过很多次这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无非是两种,一个是坚持大逻辑,凡是讲大预期、可能性的扰动都不予理睬,或者对冲掉。另一个就是价值+拐点法,比如棕榈油做多,不跌不多,而且是跌后企稳出拐点再做,这样一来,有估值优势,有动力优势,还容易止损,可以多次介入。
但操作起来是另一回事,刚才说的一步到位,给你机会的时候反而都不是机会。而且基本面和技术共振又会让交易的机会大大降低,得到的机会还让人亏得恼火。所以市场运行往往不是根据估值去波段运行的,而是估值修复也一步到位,剩下的是估值中性的震荡,我们就会陷入估值陷阱。
而如果完全按照低估高估去坚守,谁能受得了趋势惯性的反向冲击呢?特别是冲击后,你的分析框架和信仰都可能七零八碎了。
最后我的个人解决方法是:套利或者技术确定目标和止损,按照合适的盈亏比进行跟踪。
日内方法抓市场逻辑举例
说一个我主要在操作的方法,也是比较low的方法:反趋势日内法。这个方法是根据市场运行的现实规律打造的,我也使用到波段交易中,但效果很一般,仅供参考。
首先我会评估近几日各个板块的运行情况,比如日线上有没有共振,这里并不仅仅是日线分析,因为单个标的的日线趋势是不明显的,这里是对比分析,动力分析,甚至要看对外盘的反应。
比如确定整体偏强,化工、黑色、油脂的趋势性最好,早盘能量比较好的是油脂,那我就盯住油脂的低位机会,品种选择上,比如低位增仓、15分钟走势偏强,都是较好的信号。我不设置止损,两点四十收网,中途如果爆发了,会止盈。
不止损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日内本身不会波动很大;第二,我不会在爆发后介入,风险不大;第三,有整体、板块、品种的趋势保护。我做的是趋势胜率,过多干预只会让高胜率流失。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分析和技术分析没什么两样啊,而且市场也不一定会按照当前趋势持续运行,不还是自我预测和市场行为进行匹配吗?
交易本身就是匹配度的探索,要客观,特别是纯投机,不能自认为有道理。我之前犯过两个错误,一个是“一招鲜”、一个是主观预测,前者适应不了市场的变化,后者纯属自我沉醉。
极致的技术投机我认为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趋势性有没有保障,一个是集中度能不能找到,也就是当下是不是炒作的好时候,当下钱都进了哪里。趋势环境用板块热度去确定,炒作热点是复盘的功课。
环境+热点
因为热点只会在好的环境里持续发热,而且只有热点才会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市场很容易和我的分析匹配上,但是热点跟踪其实是很难的。
某天板块出现较大的拐点,之后几日趋势延续,这样一个方向明确的环境就生成了。突然早盘板块弱化了,日内趋势形成(之后才发现那天是大阴后的上影线)。最弱的就是黑色,外盘也是向下趋势的。这样的趋势环境非常有利于向下。
品种上找到螺纹,因为黑色在这段时间是炒作热点,外盘走势很弱,而且品种快速增仓(短期迅速增加),资金开始异动了。反转坐标一看,15分钟短期突破形成,没有完全释放能量,还有空间,在大趋势环境、当日趋势环境下,顺利走出日内行情。
市场也许不会按照我分析的去走,但板块协同作用和多日酝酿的情绪基础已经让胜率站在我这边了,而且还有早盘的趋势性帮我降低日内反转的概率。
但是这样的方法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很难找到很多介入的机会,毕竟大环境、择时、热点共振本身就很少,如果不共振就是随机摇摆,进去就是亏钱。
这种方法延伸为波段交易可以提升盈利空间,但多了反转的概率,所以我的波段交易胜率就大打折扣了。
为什么总是慢一步(刻板效应)
当我盯着一个品种,它可能最先是1小时级别的形态框架,后面发展为30分钟,第三次30分钟建立一个假平台反向波动,然后走15分钟的震荡形态框架,我们再看日线的时候,发现行情已经结束了。所以我们观察到某个框架进行交易,使用的是即时形态复制法,但下一个形态是无法预测的,这就是历史不匹配,最终导致了预期和市场的不匹配。
为了提高波段的胜率,我植入了两个日内的要点去解决上述的问题(凭什么是它涨,凭什么它可以大涨)。一个要点是必须有板块效应,无板块归属的品种不做(豆粕可以做,板块有黑色、油脂、化工的分化小板块),因为板块代表群体力量,另一个是板块形态有效且相对优势,比如这个板块在15分钟形态上是运行成功的,而且比其他板块强势,也就是说,资金都进来了,而且尝到甜头了。
横盘突破,其实解决了技术的刻板效应,横盘不需要太计较形态和时间,突破是确定“有行情”。市场的运行不是简单的复制,抓住关键点就行了,不管市场以什么形式运行,或者看似刻意避开之前的形态,没关系,它总要横盘蓄势的,也总要突破爆发的。
至于异常的暴涨暴跌不在我的技术分析框架里,都是技术陷阱,让基本面的高手去抓吧。
很关键的一点还是板块协同判断方向,这是环境判断的根本,关系到热点能不能持续,第一波吃不到,但第二波能不能给到我。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但必须追求相对高胜率,也就是对整体市场的炒作热度和方向有较高的敏感度,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在机构观点,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