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造假:到底还有多少孙述涛?

另类评说 2025-01-09 11:51:41

年度反腐题材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播出,其中披露了孙述涛任威海市委书记期间统计造假案。

公开信息显示,孙述涛,山东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曾任山东省威海市委书记等职务,2023年3月接受审查调查。

专题片中,办案人员介绍道:“孙述涛在任市委书记期间,GDP增速排名在省内位于前列,一调走之后,GDP排名立刻就下来了。我们就果断地关注到了这一个反常的现象。”

在调查过程当中,专案组又陆续收到了关于孙述涛可能存在授意经济数据造假的反映。

资料显示,近年来威海的GDP增速数据呈现出一道相当反常的曲线。2012年之前,威海GDP增速在全省各地市中始终排在靠后的位置,而孙述涛一担任市委书记,2013年排名就陡升到了第7名,到2015年又跃升到第2名,2016年、2017年都保持在第3名。到2018年,孙述涛调离了威海市,次年排名就回落到了第13名。

专案组立即商请国家统计局派出专业队伍参与核查,发现这诡异的曲线背后,存在严重的经济数据人为注水问题。经国家统计局核实,2013年至2017年,威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严重虚报,多家企业反映在统计数据报送过程中受到当地相关部门干预。

有的企业表示,自己是被要求报得越多越好,数越大越好,还有的企业说,自己根本就没有报过,但是有关方面以企业的名义报了虚假的数据。

从经济数据造假中,孙述涛应该获得了一定的好处,至少我们知道的是,他的行政级别最终由地级上升到了副省级。而在他在政治上获得这样的进步的同时,他曾经主政的威海市毫无疑问却受到了严重伤害——如果拿孙述涛自己在锒铛入狱之后,面对镜头所说的话来说就是:“作假,说白了叫没良心。数字很好看,干部提拔快,它没有钱去投入城市的建设,用到老百姓急需要的地方。”

简言之,数据造假,获益的是贪官污吏个人,受害的却是当地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当然,与此同时,也还有我们的政府,因为其形象被玷污被扭曲。

另一方面,对于经济数据造假,这些年来媒体披露与抨击的并不少。但是,喜欢这样做的各级主政一方的行政官员依然很不少。不仅如此,尽管说老百姓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怨声载道,心里明镜儿似的,但是,相关官员却是依然故我。什么原因?这其中利益巨大,风险甚小是一个方面;而似乎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关注不够,处理的力度有限应该也是一个方面。

众所周知,过去这些年中,有关地方上数据造假的问题,我们仅仅乎从国家统计局不止一次地曾经将国家全年GDP增长数据下调中,可以约略知道问题有多严重——极有可能并不限于县、地一级,或许还有可能在更高一些政府也存在。不仅如此,比如孙述涛的经济数据造假问题,为什么他在任之时没有发现,他离职出事之后,才被揭开也挺让人沮丧的——发现他的问题是办案人员,而非经济专家;因此,当年他经济数据造假,作为上级领导部门,尤其是经济与统计部门的专家,本该第一时间发现。应该发现却没有“发现”,那是为什么?

在地雷被引爆之前,个个都是勤政为民的好官,但东窗事发之后,忽然暴露出方方面面的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似乎隐藏得并不是很深这类现象,真的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为防微杜渐与预防为主,才是我们反腐败能否有效与能否成功的关键。

看报纸看电视,是很多人了解国家的大事的主渠道。而这些年来无论是看报纸还是看电视,我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深刻印象,那就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趋势一直没变;也不仅趋势没变,而且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但是,作为普通百姓,有些时候至少是对地方媒体上宣传的那些成绩没那么强的信心,或者说总是感觉与自己的切身感受存在一定距离。这其中,有没有孙述涛们太多,经济数据造假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习惯的因素?

为什么我们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宣传不能实事求是?虚假繁荣不只不是繁荣,而且会对我们的事业造成极大的伤害:它会腐蚀我们的政风,让老百姓摇头,最终让这样的统计数据失去意义,成为一种数字游戏。因此,对于孙述涛们,我们不能仅仅乎在他们入狱之后才来倒查“数据造假”一类的问题,而应该主动出击,努力铲除产生数据造假的土壤,让它无法萌生。

0 阅读:2

另类评说

简介:评说体育、娱乐、历史、社会,与公众分享思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