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庭院式住宅,存在一种怪象,宅基地面积有限,想办法来凑啊,凑来凑去,宅基地面积不就大了?而且给外人的感觉就是,他家好像也并没有侵占集体土地,可是,他家的实用面积却的的确确的扩大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农村的庭院式住宅,大门洞基本都是延续着传统的建筑模式。大门洞的大门安装在门洞墙面靠后的位置。可是,有的人突发奇想,这样不就等于家庭的庭院的使用面积减少了吗?于是乎,他改变了大门的安装方式,他将大门安装于大门洞的墙面以外,这样的话,庭院的内部空间不就变大了。
这样子安装的大门,凸出于墙之外,古人并不看好这种安装方式,认为这样的大门,对家庭的发展不吉利。俗语当中就有:大门凸墙外,钱财难入宅。那么古人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古人的理解有没有道理?

大门凸墙外,钱财难入宅。
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大门凸出于墙的外面,这种建筑模式,会导致不聚财。
关于大门凸出于墙外,其实基本就是有两种样式,第一种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将大门安装于门洞墙体之外。这种样式是比较明显的。第二种样式是比较隐晦的:就是将大门门洞外展,建一个貌似高端大气的大门洞,大门洞向外扩展了一部分,大门洞的位置远超过庭院围墙的尺寸,再将大门安装于门洞之中,这种大门凸出墙外的模式是比较隐晦的,这样做同样可以增加庭院住宅面积。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认为这样的大门不吉利呢?都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说法?
一,从古代风水学的角度来说。
1,古人认为,庭院的大门相当重要,是一个家庭的非常重要的吐纳之口,庭院的吉祥之气,都要从大门吸纳进来,比如财运,事业运等等。
而如果将庭院大门凸出到墙外,那么,等于是将大门推到了庭院式住宅的四四方方的形状的外面,就如同人在生气时翘起的小嘴。古人认为,这样的建筑风格,导致庭院大门就如同孤立无援一般,孤零零的存在于庭院之外,这如同出头鸟一般,容易受到不吉利的气的侵袭。这就导致庭院大门不能很好的藏风聚气,不能聚财旺运,导致财神过门而不入。

2,从农村的庭院式住宅来讲,一般情况下,大门洞的位置,大门都安装于门洞墙体以后,门洞前面会留有一片空地,古人认为这块空地就是庭院大门的明堂。这一块空地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流入大门的气不那么冲击力强劲。使得进入庭院的吉气速度放缓,使得庭院能很好的吸纳和接收。
二,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来分析。
1,农村的庭院式住宅,大门洞前会留有一小片空地,这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农村的交流模式,有一种是比较特殊的,就是习惯于聚在某户人家的大门口。比如炎炎夏日,周围闲来无事,聚在一起,坐在门墩,或者门槛上,乘凉,拉拉家常,打打扑克。这就给家庭增加了一个与外界交流的空间。这无形当中就增进了这个家庭的人气,换言之,就是让这个家庭的人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可是如果将大门安装于大门门洞墙体之外,大门前的这片空地也就不存在了,邻里之间的交流空间也就不存在了。邻里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就减少了,久而久之,这户人家的人气就慢慢降下来了,人缘也就不如以前那么旺了。农村是非常看重人际关系的地方,人缘不好,在农村生活,会变得异常的艰难。比如遇到婚丧嫁娶的大事件,村民们没人愿意出手帮忙。
2,前面提到的第二种比较隐晦的大门外凸的模式。

首先,这样的模式同样不可取。农村土地属于国家,归村集体管理并安排使用。如果有户人家,将大门洞外展,势必会占用集体土地,集体空间。比如,胡同的宽度是固定的,这家大门洞外凸一部分,那家大门洞外凸一部分,使得原本笔直畅通的胡同,变得如同犬牙差互一般,七扭八歪的。这不仅仅影响美观,同时还给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开车出门,总要躲避住户的门洞,如果撞在门洞上,那就是经济损失以及经济纠纷。

其次,不要认为谁傻,谁的心里都有一本经,你家将门洞外展,别以为外人看不出来,只不过是自己家人“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外人一眼就能看出个所以然来。如果给胡同的邻居带来不便,人家即使嘴上不说,也会心生怨恨,如果遇到个脾气暴躁的邻居,天天找你麻烦,不是打就是闹的,这对家庭的发展是不利的。时间久了,邻里关系会越闹越僵,僵硬的邻里关系,是不利于在农村生活的。

俗语“大门凸墙外,钱财难入宅”,虽然这句俗语当中蕴含了古人迷信的说法,但是,非常关键的是,这句俗语当中,蕴含了古人非常丰富的群居生活的经验和智慧,群居生活,就应该维系好邻里之间的社会关系,不要因为大门凸墙外那种个人行为主义,让人缘差的出奇。这些做人的道理,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