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为什么可名于大、可名于小——与三棱心道友商榷

问道化鸣 2024-10-09 17:49:40

老朋友的文章《“道”为什么会可大可小?难道“道”会七十二变?》,一开始就质疑“道”的“可名于小”“可名于大”,认为事物只有演变过程意义上的大小之说,以及空间上的体量大小比较意义上的“小大之辩”。

所以,作为“万物之母”的“道”是不会“能大能小”的。

他把“道”分为“先天之道”和“后天之道”,前者不会有大小之辩,后者可以有

关于“大小之辩”的论述,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朋友所谓的先天之道,即“恒道”。好友说:第14章的“视之不见……混而为一”之道,第21章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之道,以及第25章的“有物混成”之道,这个“先天之道”是不可“大小”的。

由此,他断言:“那些把‘恒道’解读为‘可大可小’的,连‘恒道’是什么都没有搞明白,是‘一道到底’”的拥趸者和受害者。”他甚至认为:能读出来“道可大可小”这层意思的,都是神人。

他强调说,老子把“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也非大小之大,而是包容之大,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

真心请教老朋友,庄子强调道的无处不在,老子不也在强调道的无处不在吗?但是“道”的属性是多面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与“可大可小”的属性并不冲突,因为“道”尽管至大无匹,但是大而有“为大”之心,则小。

因此,“大道”是大还是小,关键在于是否“有欲”。

关于“后天之道(非恒道)”。什么是后天之道?好友认为“从先天之道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人类文明成果,包括:概念和定义、制度和文化、思想理论主义、各学科知识,等等。”这个“后天之道”在《道德经》中叫做“有或有名”。

他认为只有这个“后天之道”,才会有可大可小的属性。而是认知主体对它的主观描述、感知或者规定。”

商榷:如果说对“后天之道”的“可大可小”的评价是主观评判,那么,我们对“先天之道”的“可大可小”不同样是主观认知吗?同样是主观评判,同样是“可大可小”,为何“后天之道”被允许,而“先天之道”就不被允许了呢?

“大道泛兮”的“大道”不是“恒道(先天之道)”吗?

好友认为这个大道不是恒道,理由有二:

理由一、“先天之道”不能直接使用。“先天之道”是老子笔下第14章、第21章、第25章文字中描写的那种状态(似乎他只认为这三章才涉及恒道)。但这个先天之道没有条款、没有原则、没有逻辑,人类不能拿来就用,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从中提炼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

如果先天之道有条款、有原则、有逻辑,也就没有什么主义之争、文化之争、道路之争。

商榷:如好友所言,恒道没有具体的条款,因为它是“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它也没有要求万物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它的使命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就是说,它在方而为方,在圆而为圆,在白为白,在黑为黑,顺遂物性,能辅不能为,为小不为宰。

这样的大道属性,老子已经清晰地揭示了出来,其本质属性就是“清静”、“虚无”、“无为”、“处下”、“柔弱”、“不争”,等等。至于人类为何有“主义之争”“文化之争”等,那不是大道有没有条款、原则、逻辑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中东问题自古有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更是延续至今的地区热点问题,如果把我们总结的“有条款、原则、逻辑”的“后天之道”拿过去,被穆斯林接受,被以色列接受,是否真的就可以消除主义之争,文化之争?

理由二、老子讲的“大小”是主观看法和主观感受,而非“恒道”的状态。他认为,本章中的大小不是指体积和体量的大小,而是格局、境界之大小高下。老子“强为之名曰大”,其中的“大”指的也是包容之大,也不是大小之大。

商榷:关于“大”。老子说“域中有四大”,王没有地大,地没有天大,天没有道大,此“大”包括但不限于所谓格局的“包容、高下”之大。

况且,“恒道”根本就不存在格局、境界之说,因此也就不存在“高下”之分,更不存在人品上的大人、小人之别。

赞成王弼、河上公、苏辙等人的理解。王弼说:大也者,取乎弥纶而不可极也。这就不是朋友所理解的格局境界的意义了,而是“弥漫”内外且“逝远反”的无穷无极之大。

退一万步,即便如朋友所言,“恒道”的境界格局是“大”的,至少也承认了道是“大”的。

朋友承认老子讲的“大小”是主观看法和主观感受,这是事实。但这不仅是所谓的“后天之道”的大小出于人的主观,同样的,所谓的先天之道也不是具象的、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它同样是出于老子的“主观认定”。

下面看朋友的分句解读:如果把“大道”理解为治理之道,则“可名于大、可名于小”简直不要太容易理解!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好的治理之道会像水波漫延一般覆泽万物,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走向。左右不是方位词,而是动词,就像好的司机在前进的道路上把握着方向盘一般,不至于使车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商榷:老子这里说的还是“恒道”,这不是“一道到底”的问题,因为“大道”就是“大道”,它不是所谓的“后天之道”。且“治理之道……覆泽万物,把握……走向”是什么意思?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万物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有生存发展就有成功和希望,而成果是“万物”干出来的,这一句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转化。

商榷:什么是万物的正确发展方向?谁来为万物的发展方向定向?是道吗?不是说万物的发展成果是万物“干出来”的吗?

因为大道不干涉万物,所以万物才能自由发展,把这一道论落实在圣人之治上,那就是圣人“无为”,因此天下人自由发挥、自主创造,这才叫“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落实。而不是“万物把握方向”是无不为的实践转化。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前一句是“圣人”对“大道”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所推行的“大道”并非是自已的“个人逻辑”,把自我放在很小的位置,所以“可名于小”;后一句是“万物”从自身发展的视角对“大道”的主观评价,没有“大道”的方向性选择,就没有万物的发展,所以“可名为大”。

商榷:老子论道的对应关系是:大道对应万物,圣人对应百姓。当然老子论道最终都要落实在圣人之治上,但“衣养万物”的是大道。所以没有朋友所说的前句圣人,后句万物之说。

所以,朋友这两句的解释逻辑不通,指向不明,这才叫不知所云。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更不是“万物”对“道的评价”,而是老子的自然陈述:万物归之于大道,而大道并不为万物之主。

更重要的是对“可名于小”“可名于大”的理解问题。大道无论是体量还是格局,上文你已承认它是独一无二的“大”。

但之所以说它“小”,就因为它“无欲”不干涉,不刷存在感,故“可名于小”。如果大道找事、生事,处处以“万物主”的身份居高临下干涉万物,宰制万物,那它就不可“名于小”。

而且经文本就有“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分明说的是道柔弱细微。即便如此,天下没有谁能让它臣服。正因为说“虽小”,故有“天下莫能臣”之说。

关于“一道到底”。朋友说理解《道德经》,“一道到底”是非常被动的,是行不通的。

这一说法是好友一贯坚持的,也不敢苟同。老子论道,“道一”而已,老子只论“恒道”,所谓“为道”“闻道”“从事而道”等,“为”的正是“恒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一道而已,何来二道之说?



0 阅读:16
评论列表
  • 2024-10-09 21:46

    道,无所不在,故大,故小!

  • 2024-10-09 21:11

    佛家也有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之说

  • 2024-11-04 04:09

    道:千变万化,包罗万象,随心而在[点赞][点赞]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