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证监会下发通知。内容是关于普利制药两年虚增收入超10亿或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这个通知让普通投资者损失惨重。

普利制药概况
普利制药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药物研发、注册、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美国FDA、欧盟EMA及WHO等相关制剂生产质量控制标准为目标,产品包括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注射用阿奇霉素等。2017年,普利制药在创业板上市。上市后股价一度表现出色,最高涨至2021年的55.86元/股。
虚增收入事件过程
• 问题初现:2024年4月16日,海南证监局现场检查发现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同日公司收到深交所关注函。4月26日,公司公告延期披露2023年度报告。5月8日,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7月5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报,对2021年、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调减2.1亿元和1.87亿元,净利润分别调减1.12亿元和1.26亿元。
• 正式告知:2025年1月4日,普利制药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明确其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5.15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4.11%,多计利润总额3.08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65.88%;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5.16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8.56%,多计利润总额3.87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8.27%。
虚增收入手段
• 虚构销售业务:从销售合同、发货凭证到销售发票等一系列单据伪造,虚构与不存在客户的交易,或与实际客户签订虚假合同,记录未发生的销售行为,大幅虚增销售收入。
• 贸易业务核算违规:将不具有控制权的贸易业务按总额法核算,本应采用净额法核算,导致营业收入等数据虚增,还抬高了毛利率等财务指标,误导投资者。
相关处罚情况
• 对公司处罚:证监会拟对普利制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的罚款。
• 对责任人处罚: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范敏华被处以500万元罚款,禁止进入市场10年;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罗佟凝被处以400万元罚款,禁止进入市场8年。时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朱显华等其他人员也被处以不同金额罚款。
事件影响
• 公司层面:公司股票于1月6日停牌一天,自1月7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普利”。公司声誉严重受损,消费者可能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产生怀疑,合作伙伴也可能终止合作关系,对未来研发、合作等业务拓展阻碍巨大。
• 投资者层面:股价大幅下跌,截至2月6日收盘,*ST普利报2.37元/股,市值仅剩10.71亿元,较历史最高市值蒸发超100亿元。机构投资者也损失惨重,如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曾重仓普利制药,后只能割肉离场。上海国狮律师事务所于婷婷律师表示,在2022年4月26日到2024年4月16日之间买入普利制药股票且在2024年4月16日仍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可发起索赔。
• 市场层面:作为曾经的创业板明星公司,此次事件对市场信心造成冲击,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真实性的担忧,也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促使监管部门可能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